周婭敏 林景路
摘要 本文針對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積極探索提升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的方法,在校期間,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黨員進行教育培養;實習期間,加強校企合作共贏,對學生思想教育問題校企雙方要高度重視,共抓共管,保證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從而探索出高職學生黨建工作的新方法。
關鍵詞 工學結合 高職院校 頂崗實習 學生黨員 教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6.085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加強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建立健全高校基層黨組織,加強教師黨支部、學生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認真做好在高校優秀青年教師、高校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加強黨員日常管理監督。相對于普通高校而言,高職院校學制較短,學生在校的時間最多只有兩年半,按照黨員發展的程序,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考察必須在一年以上,從而影響了入黨積極分子后期的教育管理工作,對高職院校的學生黨建工作也帶來了很多問題,造成學生黨員的整個管理機制都不是很完善。
由于學制的特殊性,導致畢業班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的考察和培養工作切實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一是因學制短,有許多同志剛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就要離開學校進入企業參加頂崗實習,實習單位量大且地域分散,根本沒有辦法安排專人到實習單位對每一位同志進行傳統模式的跟蹤培養教育工作,以致后續的發展工作可能會因缺乏依據而流于形式,顯得過于草率:二是很多黨員同志也因為入黨時間較短,接受學習培訓的時間較短,導致思想狀況不夠成熟、穩定,黨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不牢固,且沒有黨務工作者及時給予批評指引,比較容易受到不良風氣、錯誤思想的影響;三是頂崗實習的很多單位并不都是國企或事業單位,很多單位根本沒有設立黨組織機構,有些單位即便是黨支部,也因為頂崗實習學生的黨組織關系仍然在學校,無需實習單位來進行這部分實習黨員或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工作,這都導致他們沒有辦法按照“三會一課”制度參加組織教育和學習活動。因此,對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的探索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有效解決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諸多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教育為國家現代化建設輸送了生產、服務、管理第一線所需要的大批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科技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勞動崗位的復合、職業變動的頻繁都影響著職業教育生存與發展,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能夠更好地幫助高職院校培養出既能滿足社會需求,又能滿足個性需求的職業人才,但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就給高職院校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傳統的培養模式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頂崗實習階段學生黨員的培養成長需求,因此,針對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創新有利于促進高職院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向一個新的高度。
筆者結合平日黨務工作經驗積極探索提升學生黨員素質的方法,爭取利用學生在校期間的黨課培訓、兩課教育、社會實踐等平臺強化理論教育,筑牢其思想防線。
在實習期間通過與實習單位的合力監管,讓學生在企業參加組織活動和政治學習,對學生思想教育問題校企雙方要高度重視,共抓共管,企業及時向學校反饋溝通,學生在企業期間的表現便于考察學生黨員在預備期的表現,保證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從而探索出高職學生黨建工作的新方法。
此方法的實施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入學后黨員意識養成階段;二是成為入黨積極分子后黨員責任強化階段;三是進入企業后黨性牢固階段。
第一階段,把握住新生入校的有利時機培養黨員意識,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端正入黨動機。從新生入學教育開始,利用學生黨員交流、影視宣傳等多種形式及時宣傳普及黨的基本知識,啟發他們的入黨熱情和自覺自愿向黨組織靠攏的意識。現今,很多學校在黨員培養過程中都存在著黨課形式單一、內容枯燥,黨員活動走過場、不走心,這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讓很多學生不僅不會形成積極的正能量,反而會產生排斥情緒,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創新黨員教育的形式,讓學生能夠多渠道獲取知識,了解我黨艱苦奮斗的歷程,吸取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寶貴精神,堅定共產主義信念。
第二階段,成立團小組、黨小組,將企業文化和班級文化建設相融合,給學生們灌輸“學校相當于企業,上課相當于上班”的理念,縮短學生到員工的轉換期,這就必須依靠制度做到事前有動員,事中有監督,事后有評價,從而提高對頂崗實習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管理實效性。首先,要建立事前專題培訓制度。在實習動員中必須加入“牢記身份不忘初心”等以加強黨性修養為專題的動員培訓,詳細介紹在企業里會遇到很多學校里從沒有遇到過的人和事,作為積極要求進步的一員如何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履行黨員義務,愛崗敬業,積極參加黨組織的活動,行使黨員權利,自覺幫助其他同學抵御不良思想的影響,時刻不忘自身的標桿作用,加強黨員的組織觀念教育。
其次,要建立事中聯系、監督制度。在頂崗實習前需要建立線上線下的聯系網,線上線下有專人負責,可以使在校學生黨員,也可以是頂崗實習地的學生黨員,并且需定期匯報每個同學的工作、學習狀況。建立的QQ、微博、微信群,學校、學生和企業三方都要參與,及時有效地了解頂崗實習學生的情況。這種方式保證了學校和學生之間的信息暢通,有利于學校黨組織全面及時掌握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員的表現,為以后的發展工作提供依據,同時也有利于學校根據不同狀況及時調整管理方式和手段,還能充分發揮學生黨員自我管理與服務的主人翁意識。在頂崗實習之前,還需要發放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日志,實習期間按照要求認真填寫,及時匯報實習期間的學習、工作情況以及思想狀況,實習結束后與實習記錄表一起上交存檔。把填寫日志作為實習期間的一項常規工作,這樣可以讓學生黨員不會因為外出實習而間斷對黨的理論知識的學習,也不會因為時間和空間的原因不能向培養人匯報思想狀況。
最后,要建立事后評價制度。針對頂崗實習返校的學生黨員發展工作要有嚴格的審查過程,不論是需要轉正的同志,還是需要發展的同志,都要認真聽取實習單位、入黨培養人、實習同學及輔導員的意見,綜合實習期間的表現作出決定。對于收取上來的日志要認真檢查評閱,對于敷衍了事和沒有完成任務的同學要予以批評教育,可以建議支部大會針對這部分同學延長其預備考察時間。
第三階段,對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進行頂崗實習期間黨建分類化管理。首先按照頂崗實習學生性格特點和專業特點成立黨小組,性格外向和性格內向的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同專業的學生搭配成組,與在校的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一起開展學習和活動,這樣校外的頂崗實習的學生可以幫助校內低年級的學生解答他們對職業和專業的困惑,從而達到校內外學生互相督促、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其次,與頂崗實習企業進行溝通,共同管理。有些企業學生去的人數較多,只要是同一個學校的學生,可以共同管理,在企業成立臨時黨小組;而學生黨支部也需要深入了解頂崗實習企業的各方面情況,與企業進行溝通,對于有黨組織的企業,請企業也安排培養人與校內培養人共同管理,參與企業黨支部活動;對于沒有黨組織的企業,學生黨支部可與企業所在社區聯系,請社區黨員與校內培養人共同管理,參與社區黨支部活動,建立“校內培養聯系人為主,企業或社區黨員為輔”的培養聯系人制度,這樣一來,校企黨組織雙方確立好合作關系,在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就能夠不間斷地接受黨組織的教育和培養,從而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了在外實習學生的培養和考察問題,開創了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黨建工作的新方法。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對黨的建設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載體,通過QQ群、微信、微博、博客等方式建立網絡黨小組,創新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更好地適應新環境的變化,提高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黨員培養教育管理工作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