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梅
【摘 要】本文結合人教版《Go for it!》七、八、九年級的教材,尤其是閱讀材料,從對閱讀的理解,閱讀教學后活動的作用,以及讀后活動的設計思路方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閱讀 讀后活動 作用 設計思路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026-01
一、對閱讀的理解
閱讀,作為獲取語言文化知識,了解外部信息,提高語言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2011《英語課程標準》規定了閱讀的量化標準,即閱讀生詞率不超過3%,《課標》還規定,初中三年課外閱讀量累計應達到15萬詞以上。
楊連瑞教授在其《英語教育學》一書中指出,閱讀是一個主動的、語言與思維相互作用的創造性地學習運用語言的過程,它是英語的重要技能之一,而閱讀課也是英語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
二、讀后活動的作用
目前, 我們使用的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語教材中,一般把閱讀課分為三個部分:Before you read(閱讀前),While you read(閱讀中)和After you read(閱讀后)。
前兩個部分是閱讀后活動開展的基礎,是信息的輸入過程,在After you read(閱讀后)部分,教師會通過各種活動檢測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并且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教師會讓學生通過口語練習、句子連線、判斷正誤、書面表達等形式,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內化與遷移,從而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和英語技能,使他們陶冶情操、開闊視野,從而豐富它們的生活經歷,發展它們的思維能力,為他們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由此看來,而閱讀后部分是教師用來檢測前兩部分學生學習效果的手段,是信息的輸出與反饋過程。閱讀后部分活動的設計在閱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讀后活動設計思路
根據在新目標英語《Go for it!》七至九年級的教材,Section A和Section B以及Reading部分特點,為了實現前文出現的After you read(閱讀后)部分的鞏固作用,本文從兩大方面對讀后活動的設計展開論述,從而使讀后活動成為課堂教學的點睛之筆。
1.以說為主線的活動
(1)Role play
Role play是英語課堂上經常開展的活動,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為學生創造真實的語言情境,使學生在實際運用中鞏固所學知識。此外,Role play還可以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Text-retelling
Text-retelling就是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用自己的話把課文的內容敘述出來,這也是閱讀課后老師們常用的方法。這種復述的方式不是對課文的機械背誦,也不是單純的介紹大意,而是讓學生通過相關的關鍵詞、重點句提示提示或問題串聯的方式,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整理、記憶與表達。
(3)Interview
Interview是主要是讓學生分組根據課文內容進行采訪問答,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問和回答。這樣既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促發學生學會思考從而善于思考。
(4)Discuss
讓學生內化語言知識并運用已學知識參與課堂教學的另一種有效形式是Discuss。閱讀后進行discuss 是最為恰當的。這樣做,既可以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又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口才。
2.以寫為主線的活動
(1)Blank-filling
為了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語言形式的運用。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文的語境、內容等信息,對文章結構和詞匯語境進行適度變化。其中Blank-filling這種基于課文的語篇填空也是老師們在閱讀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式。這樣做不但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還能強化他們對詞匯的認知、理解和運用。
(2)Poster-designing
Poster-designing一般通過Group work來進行,小組成員可以根據組員的特長進行分工:書寫漂亮的學生可以負責書寫,擅長繪畫的學生可以設計版面,語言表達能力強、口語較好的學生可以負責句子的設計……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各盡其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充分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這也是和我們的新課標相符的。
(3)Story-rewriting
Story-rewriting即讓學生發揮想象續寫一段文章的結尾。對于有故事情節的課文,這種活動最合適不過了。該活動能夠給學生提供合適的平臺,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4)Survey-making
Survey-making也是教師經常使用的讀后活動之一。在開展調查活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活動,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在班內進行調查,在調查之后要求各小組應要求學生對調查內容作總結報告。
總之,閱讀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體驗。閱讀是一種對話和交流活動,并在不斷的交流中交流中體驗。因此,教師應通過指導學生閱讀來訓練學生的閱讀技能,通過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結構以及作者的寫作目的等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應巧妙地設計各種讀后活動,充分激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感知、理解、鞏固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各種閱讀策略和技能,不斷地提高閱讀效果。
參考文獻:
[1]楊連瑞. 1995. 英語教育學[M].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2]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Go for It!新目標)[T].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 義務教育 英語課程標準 (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4]張獻臣. 2009. 加強英語語篇教學,提高英語閱讀效率[J]. 課程·教材·教法,(6):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