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
【摘 要】目前,雖然素質教育極力推進,但是傳統教育的身影依然存在。特別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還是以講解為主,總是忽視學生自身的心理特征以及知識經驗,這就違背了學生的求知意愿,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筆者認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依據學生的心理特征,投其所好組織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方能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習興趣 自主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097-0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以想象,如果我們教師不想方設法,還沒有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開場布局、傳授知識,急于完成當堂教學任務,那么這種“填鴨式”的知識灌輸形式,只能使學生態度冷漠、無所適從,從而使一堂課教學無功而返。那么如何才能改變這種局面呢?筆者結合自己在萬全區第三小學從教積累的經驗,立足于激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提出幾點策略。
一、以“真情”入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心體貼學生,首先應從生活上開始。目前,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占絕大部分,還有一些單親兒童,這些學生往往得不到家人足夠的照顧,他們需要教師的愛,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需要和諧的師生情感去誘發,從而帶動數學學習興趣的產生。小學生的好勝心表現得極其強烈,但是他們缺乏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毅力。課堂上,他們一旦遇到自己能夠回答的問題便會爭先恐后地回答,并且表現出一種獨占鰲頭的欲望,可見好勝心也是興趣產生的內驅力。然而,他們一旦對學習感到吃力的時候,便會垂頭喪氣、鴉雀無聲,生怕教師提問,被人嘲笑,這時好勝感就促使了自卑觀的產生。所以,課上留心發現學習吃力的學生,課下及時輔導、表揚鼓勵,幫助他們盡早樹立自信心,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幫助學生彌補數學知識上的缺陷時,我堅持由易到難的原則,逐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創設富有情境的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在學習形式上最忌諱枯燥無味、令人昏昏入睡的那種傳統說教,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說毫無有效性而言。我們應該如何創新這種教法呢?筆者認為避免這種狀況的有效方法是教師善于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生動形象的童話故事,營造一種富有趣味性的問題情境,就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例如我在教學“年、月、日”一節課時,就采用了這樣一種導入形式:“同學們喜歡過生日嗎?”學生們最感興趣了,都高興地回答:“喜歡!”接著又問了幾個學生:“你幾歲了?過了幾個生日?”學生依次回答后,我立即導入課題,故作神秘地說:“同學們,一般情況下,一個人有幾歲,就過了幾個生日?可是小明滿12歲的時候,只過了3個生日。這是為什么呢?你們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學生們聽了,覺得非常驚奇,個個充滿了疑惑。此時的學生個個情緒高漲,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抓住這一點展開教學,在一步一步的釋疑解惑中,學生的學習熱情貫穿整節課的始終。
三、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過去的教學中,常常是過于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而把學生單純地視為教育對象,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頭腦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識的容器,忽視了教學特點,無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放手讓學生應用已有知識,已有經驗主動去探索新知識。教學中教師始終要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鼓勵他們去主動探索新知識。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被調動起來了,才能讓他們打破常規,去解決遇到的數學問題。在教學“角的分類”時,我為學生提供了角的學具,讓他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量出角的大小,然后進行討論,把這些學具進行分類后,請學生說一說自己分類的依據。由于劃分標準不同,得到的各類也不同,當學生按照三角形角的特點劃分為三類時,我叫學生大膽為它們取名字。學生爭著回答,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對于取名字的同學我及時給予表揚,把學生置于主體地位,把數學知識轉化為數學活動,使學生學得輕松,從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學生的潛能,激發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學習環境的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無可非議的。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首先,應從教師的自身做起,教師要主動參與其中;其次,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正確引導他們認識學習的重要性,領悟到自己不僅是學習的主人,更是終身學習的主人;最后,可以通過自辦班級學習報、定期辦好黑板報、組織學生寫好數學日記、開展好數學興趣小組的活動、實施“超市式”數學作業、定期開展優秀作業展、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數學競賽、做好培優補差工作等形式,為學生創建一個平等、和諧、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當中始終保持著一顆對于知識的好奇心,從而激起學生對于知識的欲望。如:當在教學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專門為學生準備一堂手工操作課,讓學生自己通過紙張的拼剪和剪裁,了解平行平邊形轉化成長方形,轉化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和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等。這就為上好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作好了鋪墊。
五、創設一個自主實踐的課堂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應用簡單的教具可謂作用巨大,使得本來很枯燥的知識變得讓學生喜聞樂見。所以,即使在多媒體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仍然不可小覷教具在教學中的應用。但是這需要我們教學學會科學使用教具,其重點是在改革和拓展教具的作用上下功夫,也就是說學具材料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既要重視直觀教具的使用,同時也要盡可能變教具為學具,讓學生通過親手操作、觀察討論、思考質疑、創新應用等形式充分感知,使學生親自體驗中研究探索,提高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動手的實際能力,讓學生用動促思,以思促言,達到學以致用,自主學習的境界,從中發現并獲取知識。
總之,筆者認為把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重要的運行機制,是完全遵循兒童心理發展特征和教育教學規律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和培養,與時俱進,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作指導,并付諸于日常教育教學之中,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亞.讓美育走進數學課堂[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08).
[2]陳程.新課程背景下數學美育的再探究[J].基礎教育研究,2008.(24).
[3]胡扯.審美教育與科技創新人才培養[J].當代教育論壇,2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