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耀
【摘要】“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作為一個神圣的行業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而時至今日,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教師的責任和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對于初中班主任而言,如何促進初中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了班主任們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初中班主任 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9-0185-02
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進步,教育也在進行著更新和變革,而作為我國教育基礎——中小學教育尤為重要。我們在日常工作中發現,初中學生正值青春期難免叛逆,學生問題日益復雜。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難免出現問題[1],這些問題明顯不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本人通過對于前人的文獻研究和自身豐富的初中班主任工作經驗,探索與分析了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的相應對策。
一、班主任管理方法中的問題
任何團隊的管理都需要一系列健全有效的管理方法,更遑論是管理一群身處青春期的初中生,但是在當今初中班主任中,還存在很多陳舊的管理理念,過多的注重分數,通過傳統的說教方式來管理學生等等,很容易造成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關系不和諧,不僅僅影響了師生之間的溝通效果,同時也極易使得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繼而影響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
針對這一情況,本人認為,初中生本身心智發育尚未成熟,又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作為班主任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更要關注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心理需求,站在學生的位置來與學生進行互動,與學生真心相處,加強溝通。另外,作為班主任應當積極增強自己的管理理論,并且要在實踐中進行創新和發展。
二、班主任及學生心理問題
此處問題應當一分為二的進行闡述,其一,班主任本身的心理問題,中國教師的心理壓力普遍較大,在對中國教師職業心理健康和精神壓力的調查結果中顯示,在該調查的受訪教師中,有80%的教師壓力較大,40%的教師心理狀況不佳,這就需要教師本身要進行適當的自我心理疏導,重視自身的心理情況,同時也需要學校等管理機構對于教師的心理問題進行干預與治療。班主任是學生的直接管理者,只有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才能去幫助和培養身心健康的學生。
其二,學生的心理問題,青春期的心理問題不容忽視[2],同時,現如今的初中生以獨生子女居多,其自身受到過多的關注,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壓力,稍有不慎就會使得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以及厭學心理。這種時候就需要班主任本身心理學素質過硬,通過對于理論知識的解讀和實際操作的經驗,幫助學生調節心理,學校方面也要加強心理咨詢室的建設,讓專業的學生心理咨詢師來幫助學生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三、與家長做好協同互助
現如今的教育絕不僅僅是學校教育,應該是學校—家庭—社會共同的教育,但是有很多學生家長由于工作等多方面原因疏于對學生的家庭管理,同時也缺乏對于學生的家庭教育經驗,這就需要班主任能夠及時承擔起橋梁作用,不僅要督促家長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及交流,同時也要針對家長出現的紕漏進行指正,使得學生能夠在學校教育的同時也能獲得良好的家庭教育。
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和價值觀
“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同時青少年也是樹立三觀的重要時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由于初中階段的青少年對于社會和世界的認識不夠,難免會出現一些不恰當的舉動[3]。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及時發現,針對每一個學生出現的問題,對于學生和家長及時溝通和交流,同時可以定期組織班會等各種主題活動,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自我約束能力,加強學生的積極性,一方面也能盡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的成長和學習中,班主任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而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部分,要主動的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及教育目標,適應時代發展中的教育要求。同時,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也需要我們班主任不僅僅要注意學生的學習成果,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出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趙崇沛.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小作家選刊,2015(15):249-249.
[2]藍陸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18):133-133.
[3]劉廣發.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5):16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