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在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課中存在著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體育課教學考核機制不合理、體育設備不夠完善等問題,為了促進學生鍛煉身體達到身心健康成長的目的,需要對中職體育課的課程結構、教學評價方式進行改革。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課;現狀與改革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體育教育在我國學校教育中受到了更多的重視,其在增強學生體質、鍛煉學生意志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上發揮著重要作用。體育教育在中職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中占有重要地位,針對學校體育教學現狀展開分析,并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進行改革,是提高中職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1 中職學校體育課現狀
1.1 教學方法落后
由于體育教學具有一定特殊性,我國許多學校在體育教學都存在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手段單一、教學的有效性不夠等問題[1]。我國現有的體育教學方法來自于前蘇聯的體育教學思想,這樣的教學方法曾經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體育教育的發展,等隨著時代的變化,素質教育的提出,已經無法滿足現代體育教學的要求。在中職學校現行的體育課教學大綱中,體育課教學內容按照運動項目進行分類,內容五花八門,重視傳遞相關的體育知識,卻忽略了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教學的實際效果較差,導致學生很快遺忘所學的體育知識,且身體也沒有得到鍛煉。而且,教師在授課的時候,教學方法也比較枯燥,其過程通常是,教師示范并講解體育知識,然后學生聯系,在學生聯系的過程中教師給予糾正,這樣的教學方法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掌握,使得原本該生動的體育課變得乏味,沒有達到體育教學的真正目的。
1.2 學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
中職學校主要是為社會培養就業行人才,學校的教學任務較重,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校對體育教學不夠重視,在體育教學的投入上較少,也沒有嚴格的考核措施,在這樣的背景下,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處于較為松散的狀態。學校為了追求實習就業的教學成效,修改教學計劃,減少體育課的教學課時,調整體育課的課程安排,甚至在畢業等特殊情況下,取消畢業年紀的體育課,較差的體育教學環境導致體育教學無法得到有效落實。
1.3 體育教學資源匱乏
在中職學校中普遍缺乏體育教學資源,這主要表現在三方面,第一,大多數中職學校,由于不重視體育教學,對體育教學的投入較少,缺少許多相關的體育教學設備,而一些體育設備老化,損壞之后也沒有及時維修,如不少中職學校的籃球場木質籃板損壞后,很少得到及時維修,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運動的難度,降低了學生運動的積極性,也不利于籃球教學和籃球比賽等體育活動的開展;第二,大多數體育教師存在年齡較大,教學實力薄弱等問題,事實上,很多中職學校對于體育教學處于應付狀態,有的體育教師沒有體育教師資格證書,沒有良好的體育教育師資;第三,缺乏系統的體育教學理論,在學校教學中,很多科目都會有累積的教學經驗理論,然而在大多數中職學校并沒有系統的體育教學理論,體育教師只是簡單的根據體育教材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學方法固定,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 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的改革策略
中職學校主要是為社會輸送就業人才,而人才不僅需要具備足夠的專業的技能,還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健康的身體是人進行一切活動的前提條件,故而中職學校應該提高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進而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
2.1 提高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
體育教學是中職學校教學的組成部分,中職體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大都是由體育課不受重視產生的,只有學校提高了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提升體育課在學校教學中的地位,才能夠從根本上改變中職體育教學的現狀。體育教學不只是學校的教學任務之一,其在培養學生運通習慣、提高學生體育興趣、塑造學生意志品質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通過對學生傳授理論體育知識,加強對學生體育科學知識的傳播,對于學生長期保持身體健康十分有益,其意義和影響深遠[2]。為了提高教師和學生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學校首先要改革體育教學考核制度,根據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制訂清晰有效的考核制度,布置合適的教學的任務,并督促體育教師完成。
2.2 創造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
學校應增加對體育教學的投入,完善體育教學中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對于一些老舊和損壞的體育設施,要及時更新和修復,同時改善體育運動場地,讓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體育興趣愛好進行鍛煉,對于乒乓球、羽毛球體育教學中存在的資源不足現象,可以讓學生自帶運動器材。除了體育設備上的完善外,還要重視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的調整,一些中職學校使用的體育教材較為老舊,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偏重于傳統的跑、跳、投等,面對這樣的教學內容,學生往往提不起學習興趣,學校可以增加游泳課、跆拳道、籃球等等青少年感興趣的體育運動項目。
在學校教學工作安排中,合理調整體育課程與其它課程的搭配,使體育課盡量不與其它課程沖突,并保證體育課的課時,讓體育教學得到有效落實。在師資方面,大多數中職學校都有存在體育教師資源匱乏的現象,學校要建立以青年教師為核心的體育教師班子,引進具有高水平的青年體育教師,并給他們提供培訓機會和良好的待遇。同時,學校可以多開展體育與健康的講座等活動,提高學生通過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的意識,進而提高學生體育運動的興趣,多開展籃球賽和運動會等,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鍛煉身心,鍛煉自身意志力和團對協助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
2.2 改革體育教學方法
體育教學的目的主要有兩個,其短期目的是教會學生基礎的體育理論知識,促進學生鍛煉身體保持身體健康,長期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讓學生離開學校,走上工作崗位后依然能夠堅持體育鍛煉,前者通過傳統教育的方法就能達到,后者則需要通過素質教育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和運動習慣。
故而,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提倡,以傳授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為主,促進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傳統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現今體育教學的要求,故而在教育方法上要進行改革[3]。首先,體育教學要重視學生的個性,以及興趣愛好等,例如男生和女生的體育運動愛好往往截然不同,為了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在教授統一們課程的時候,教授方法、考核方法應該有所區別。簡而言之,體育教學方法應該圍繞重視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和體育興趣來進行改進,以學生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進行深入的教學思考。
3 結束語
體育教學是素質教育中的重點,良好的身體素質是人才的必備條件,故而以培育就業人才為目的的中職學校,應該提高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增加對體育教育的投入、提高體育教師的師資力量,多開展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以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進而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在學生進入社會之前,最大限度的完善學生的各方面素質,以提高學生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蘇學武,李鷹.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探索[J].焦點問題討論,2016,09(17):65.
[2]夏豐.弘揚求真務實精神深化學校體育改革[J].中國學校體育,2015,26(16):38.
[3]劉玉彬.淺談職專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J].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14,28(15):112.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