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幼華
摘要:語文是一門能夠實現素質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學科。而在初中時期,學生們剛進入人生中的另一個重要階段,很多學生都進入了青春期,心理和身體上都發生了變化,學生進入青春期后對周圍一切充滿戰斗力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但卻極其敏感而容易受挫,好面子和渴望別人對自己的肯定與理解,面臨著升學和競爭的壓力,同時教師為了學生的中考,往往過度注重于分數,忽視了學生心理和真正語文的魅力教學,操之過急的教學方式往往容易導致學生覺得語文乏味無趣而課上開小差,但卻沒能夠真正地學習到知識,考試成績也沒有突破,這表明傳統的教學方式不適合現在學生的語文學習,在新課標的改革下,教師需不斷引入新元素,提高教學質量。找出以往教學的出現的問題,并及時改正,與時俱進,達到優質教學效率,本文將提出平時語文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
關鍵詞:初中時期 教學問題 解決措施
一、課堂氣氛壓抑,需要活躍課堂氣氛
課堂時間是學生們學習語文的最重要時間,也是學生獲得和消化知識的最好時間。因為,在語文的課堂上,學生可以專注于學習并且有老師輔導,課堂時間是學習語文的黃金時間,所以老師要重視課堂時間,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并學到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做法如下,首先可在布置班級環境的時候,增添點綠色裝飾,在墻壁上貼名言警句的名人專欄,渲染文化氣氛。第二要使課堂上的氣氛環境令人愉快而放松,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老師在授課的時候要繪聲繪色,加以生動形象的方式進行教學,而不是呆板地按照課本和備課本念。這往往會讓學生感到無聊和煩躁,從而開小差擾亂課堂秩序,并慢慢滋生對語文的厭倦之情,放棄語文的學習。老師要抓住孩子們的興趣與注意力,熱情地教授,把教學當作一場表演,特別是教到難懂的文言文,古詩詞時更應盡力讓學生體會到中國文化的優秀之處。例如要表現出李白眼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美,表現出白居易所贊賞小草那樣“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頑強生命力。想必學生也會沉浸于其中。相對于制造嚴肅緊張的氣氛,讓學生們提心吊膽和戰戰兢兢地學習,放松的環境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根據初中生的特性,老師要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潛力,為課堂增加趣味性,同時能夠讓學生快樂中學習語文知識以致加深印象,還可通過語文知識競賽,故事表演等活動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與提高他們的參與能力。同時在上課時,可讓學生先自述文章主要內容,包括背景人物時間地點和朗讀自己相對欣賞文章的某一部分。還可以在課后,利用多余的時間,讓學生分享他們的心得,或者設立題目比較相應的文章,讓他們討論各篇文章的優缺點。而在活動課中可以組織各類詩歌朗誦表演,知識競答比賽。還可以根據教授過得文章進行表演,激發學生潛力。
二、教學方式過于死板,需要改革教學方式
在語文課生往往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的學生在睡覺,有的在看課外書,有的在玩手機,然而講臺上,語文老師仍在滔滔不絕,師生像是處在了不同的世界。這反映了有些老師忽略學生的主體位置,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更有甚者,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記錄著老師從課文摘下的文段,老師給出語文考試試題的標準答案,要求學生進行死記硬背,再要求學生機械的各種練試卷與習題,曲解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真正意義 。作為人類知識文明的傳授者,語文老師的專業素質決定著語文的教學質量和孩子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教師需不斷學習與探究語文的魅力文化和學習技巧,完善教學技能。才能用自己的學識教授于學生,令人信服與尊敬。可以利用新媒體進行教學,引用新技術的動畫效果,尋找更多有趣的學習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在生活中善于觀察與發現以適應于不同時期,不同學生的要求。時境變遷,社會發展迅速,學生們接觸到的事物更是形形色色,所以教師應結合社會現狀,與時俱進,了解掌握當代學生的喜好與思想,注意到學生們的興趣與愛好,投其所好,引發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教授
在應試教育的而壓力下,教師往往給學生課內課外布置了繁重的作業,這往往使學生筋疲力盡,無暇于課外的學習。教師要重視課閱讀的重要性,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因為課外閱讀是語文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和形式,教師要積極與學生們一起互動和了解體驗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如老師可以在課堂之中延伸到課外知識,還可以在完成課堂知識的教授后利用剩余時間給學生們講課外的文章,鼓勵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后去閱讀。這樣不僅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還可以引發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還可在課余時間發動學生們在教室的一旁建造一個小書架,利用班費或者由同學們自愿捐書,共同閱讀。
總結:
由于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存在著教學方式過于陳舊導致不能被學生所接受,課堂氣氛過于壓抑和作業布置過多,忽視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本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1、 馬雷《初中語文高效愉悅型課堂建設初探》《新課程。中旬》2015年6期
2、 張向榮、《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建構》《神州(中旬刊)》201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