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淑蓮
摘 要:在高職院校中,高等數學是一門必修的文化課程,也是一門基礎課程,這門課程對開發學生的智力、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都有重要的意義。而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基礎比較薄弱。文章結合作者多年的實踐工作經驗,就高職院校積分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展開了探討和分析,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高職;積分教學;問題;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高等數學課程是所有高職學生的必修課程,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可以有效地讓學生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明白相應的數學理論,并且將其應用到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當中。通過高等數學積分相關知識的學習,學生可以獨立地發現問題,并且剖析該問題,然后尋找突破口,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筆者發現,近年來,高職院校積分教學中還有一系列的問題尚未解決,學生們學習積極性較低,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存在著不足,對于此問題,筆者根據自己的工作和學習經驗,進行如下的探討并給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
一、高職院校積分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
從近幾年高職院校的招生情況來看,高職院校學生的數量不斷壯大,可是在生源質量上,出現了下滑的趨勢。針對高職院校的積分教學,學生的數學基礎普遍比較薄弱,這就給教師的講授出了一個難題,教師必須在充分分析學情之后才能進行接下來的教學。學生在感到學習難度較大之后,難免產生厭學的情緒,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情況會越來越差,在課堂上,這些學生往往不專心聽講,做一些小動作。
2.教學方式過于陳舊
目前,許多高職學校配備了專業的高等數學教師,這在一定程度上壯大了學校的師資力量,而且極大地豐富了教學的內容。然而很多高職院校在這方面做得并不夠,在講課的模式上,仍然是以前的傳統模式,教師在講臺上講授,學生在下面聽,幾乎沒有互動的環節。長此以往,教師與學生就會脫節,有的學生可能還會產生厭煩的情緒,這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不利的。目前的高職學校幾乎都配置了多媒體,然而教師在多媒體的運用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教師應該讓多媒體發揮一個輔助性的作用,不能不用,也不能完全依賴多媒體。
二、解決高職院校積分教學問題的對策
1.多媒體輔助教學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開始用于人們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媒體也廣泛應用于教學之中。但在多媒體的具體利用上,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多媒體的制作太過花哨,這樣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還有的教師制作的PPT頁數太多,這樣連續的放映使得學生無法很好地把握相應的知識。教師應該明確的是,多媒體只起一個輔助作用,我們不能把PPT作為我們教學的中心,而是要讓學生真正地理解相應的知識。
2.運用對比分析法,講解積分概念
對比分析法就是對兩者的異同進行分析和比較,得出結論。對比分析的方法有利于學生靈活地掌握相應的知識,并且加深學生的印象。學生可以比較不定積分和定積分,這兩者在概念、實踐等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同,當然也有相同之處。學生要嚴格區分二者的概念,不能混淆,在進行精準的比較以后,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解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靈活運用對比分析法,從概念入手,逐步擴展。
3.尋求解題規律,提高積分技能
學生首先要學習相關的積分理論知識。學生在開始接觸積分的習題時,相關的經驗較少,教師要對解題經驗進行一定的講解,讓學生在解題中發現規律,這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都有很大的作用。此外,教師還要講解積分中的一題多解,把積分講活,讓學生靈活掌握相應的知識,這樣有利于學生在做題過程中不慌不忙、沉著冷靜。
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實踐工作經驗,就高職院校積分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展開了探討,具體地分析了當前主要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高職院校積分教學問題的對策。然而由于個人所學知識以及閱歷的局限性,并未能夠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夠憑借本文引起廣大學者的關注。
參考文獻:
蔡立鋒.淺談高職院校積分教學的策略.中國西部科技,2010(14).
孔 麗.動態平衡計分卡視角下的高職院校績效評價體系構建與管理.財經界(學術版),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