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裂
[摘 要]合作與交流不僅僅是同學們學習數學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還是一個人踏入社會之后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而合作與交流要從小抓起,因此,在同學們剛剛進入小學開始學習的時候,老師就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同學們的合作與交流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與交流;教學過程
一、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新課改對各個學科的教學目標也有了新的要求,其中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新目標是不僅僅是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同學們的基本數學思維,還要培養同學們在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自主學習能力、合作與交流的能力。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應成為大力倡導的教學方法。因為合作和交流的學習方式能夠提高同學們的學習效率與學習的質量,并且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同學們的表現欲望,極大的滿足了同學們成功的滿足感,增加同學們學習的信心,讓同學們能夠以一種更為積極的態度去學習小學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同學們以一個問題為中心,并圍繞此問題進行討論,在此過程中,老師可以說是極大的尊重了同學們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同學們成功從“要求我學習”到“我想要學習”的轉化,給予同學們更多自由討論探索的時間,讓同學們自己去發現問題,能夠培養同學們的合作與交流的能力,這對于同學們來說不僅僅是在學習數學上有作用,這對于同學們今后的人生也有很大的作用。
二、小學數學合作與交流的教學現狀
就現在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來看,在課堂上很難培養同學們的合作交流能力,根據調查,原因有以下幾點:
1.老師并未真正的尊重同學們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就目前的教學現狀而言,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傳統的教學方式中老師儼然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同學們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很低,一般都是老師一個人把課堂的45分鐘全部占據,同學們在課堂上只能乖乖的聽老師的,而很多的老師的教學方式非常的不負責任,同學們有疑問老師只是隨意的講一下,也不管同學們是否聽懂了,或者就是讓同學們回去問家長,只是按照自己的教學進度不斷的向前進。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同學們的學習效果非常差。同學們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是非常被動的,整個教室的學習氛圍都是壓抑的,同學們不是因為興趣在學習,整個教學過程靠的是外部的壓力,教學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2.“高分低能”學生多。在小學數學考試中,班上有很多的學霸,這部分同學們他們基礎知識很扎實,他們的應試能力強,但是在這部分同學當中,不乏有一些同學們是“高分低能”,主要表現為:第一,他們有自己的學習方法;第二,他們比較內向,不善與人交際;第三,應試能力弱,但是基本功很扎實。這些特點是以前標準的學霸,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進步,還有現在的新課改背景,已經不是過去那個僅僅以成績為標準的人才要求了,在當前的背景下,綜合型人才才是社會所需要的。
3.單一的教學方式。小學數學是基礎課,只有將基礎打牢了,在以后的學習中才會走得輕松些,但是現在的教學課堂上,同學們聽課簡直是昏昏欲睡,沒有什么興趣,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老師的教學方法太過單一,不能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沒有學習興趣的學習是非??菰餆o聊的,久而久之,同學們就會對數學產生厭學的情緒,學習效率降低,學習成績也會隨之下降。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同學們的合作與交流能力的三個階段
1.營造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讓同學們“敢說”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只要一提到大家討論發言的時候,底下討論的熱火朝天,但是一到舉手發言的時候就沒有勇敢的站起來說出自己的想法,非得老師強制性的點名才會有同學起來發言。想要培養同學們的合作交流能力,首先就要讓同學們敢于發言,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只有說出來,別人才知道你想的是什么,才能將他的想法與你的想法做一個比較,有不一樣的地方也才能夠進行討論。有的同學是一站起來就不知道自己要說什么了,這就是同學們太過于緊張了,要克服這種情況,老師要在課堂上進行互動,構建一個自由的對話平臺,讓同學們能夠踴躍的發言,培養同學們的合作交流能力。在同學們發言之后,老師應該要給予同學們夸獎,鼓勵同學們下次繼續發言,讓同學們真實的感受到成功的自豪感,讓同學們敢說。
2.創設情境,讓同學們“想說”
老師可以聯系具體的生活實例,描述一下相關情境,再提出問題,讓同學們圍繞這個問題進行討論。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能夠增加親切感,同學們很快能夠將自身代入到題目中去,因此,同學們對于這個問題就會有更多的想法,增加同學們想說的欲望。這樣的方法能夠增加課堂討論的參與度,親身參與之后印象就會更加深刻,所以同學們的學習效率就會得到提高。
3.讓同學們“會說”
經過上述兩個階段之后,同學們敢說了,也愿意說了,但是說不好。因此,在進行數學課堂合作交流時,老師對同學們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分組,讓每一小組的成員學會針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提出問題并進行交流,針對練習題中的易錯題進行交流等,學生與學生之間更容易交流,而同學們也能從其他同學身上學習到自己身上沒有的東西,取長補短,學習他人的長處來消除個人思維的定勢。通過這種方式的合作交流,培養同學們敢于提問,善于提問的能力。
4.增加實踐的機會
想要同學們敢于敢說,愿意說,會說,不是簡簡單單的理論就能夠做到的,因為理論來源于實踐,而實踐的也會給理論帶去實踐的成果,加強對理論的認識。小學數學中包含的知識和思想方法都需要同學們在實際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去逐漸理解與掌握。如此才能將教材中學到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認知結構,一個班級中的同學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一個問題會有很多種不同的解法,在這樣的班級中,加強同學們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在此過程中,老師要創造更多的讓同學們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同學們用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同學們在實踐中有所感悟,在實踐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學會創造,同時也獲得了合作學習后成功的體驗,同學們感到自己就是學習的探索者。增加合作交流的機會,培養同學們的合作與交流能力,培養同學們的思維能力以及創新精神。
培養同學們合作與交流的能力是基礎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小學就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小學數學老師更要著力培養同學們合作與交流的能力,這對于同學們今后的學習成長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杜婉婉 ,《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與對策》,學術期刊《陜西教育(教學)》 2014年9期.
[2].孫秀清 ,《新課程理念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探索》,學位論文.東北師范大學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