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巍
摘 要:高中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既包括古詩詞的學習,也包括現代文賞析、寫作練習、口語交際教學等內容,對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提高審美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高中語文教學要從多個方面不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全面牢固地掌握教學內容,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轉變教學觀念、創設課堂環境、精選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優化教學評價等幾個方面來研究在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
在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明確教師和學生各自的角色,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精心設計教學的導入環節,其次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最后進行教學反思和評價。這樣將教學時間充分利用起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創造性思維,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目標。但是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觀念陳舊,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氛圍較為沉悶,教學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以本文主要是針對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采取一定的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新課程教學理念
傳統教學觀念下的高中語文教學主要是注重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都不高。所以要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首先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樹立新課程教學理念,既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也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師、學生、教材、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創造性的思維,促進全面素質的提高。例如,在學習《祝?!窌r,老師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文章,劃分段落,總結文章的主旨大意,然后從作者刻畫的人物形象來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接著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老師進行總結,最后老師要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分角色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從而更有效地理清文章的情節結構。同時引導學生開展課下的自主學習,收集相關的內容資料,閱讀豐富的課外書籍,這樣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思維,還能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創設課堂環境,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語文教學中的主要關系,所以要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構建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種融洽的課堂氛圍。首先,老師要全面關注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和想法,在教學中進行合理的引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其次,師生之間要進行積極的互動、交流,老師要多給予學生激勵性的評價,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最后,在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上,老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課堂環境,奠定課文教學的情感基調,這樣可以使學生更有效地投入到教學中來,進而更細膩地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學習《我有一個夢想》時,在教學的開始老師可以和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夢想是什么,需要什么樣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夢想,這樣在大家紛紛表達的過程中就使師生關系更為融洽,然后開始課文內容的講解,文章是馬丁·路德·金富有思想意義的演講詞,所以老師在誦讀的過程中要激情飛揚、抑揚頓挫,創設一種極富感召力的教學環境,接著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的視頻資料,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奠定一個良好的感情基調,提高教學的效果。
三、豐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語文教學包含不同的教學內容,所以要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精選教學內容,根據不同的內容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這樣不僅可以使課堂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發揮主觀能動性,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率。教學方法的豐富可以是多媒體教學法,也可以是創設情境教學法,還可以是合作學習教學法,但無論采取哪種教學方法都需要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將預設和生成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使學生更深刻牢固地掌握教學內容,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對于《蜀道難》的學習,在教學的開始老師就要通過多媒體課件將雄奇壯麗的蜀中風光畫面展示出來,創設一個良好的審美情境,給學生以視覺上的直觀感受,然后通過對詩歌的誦讀把握其主旨寓意,接著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交流討論詩人所描述的蜀道的特點,并感受詩歌的意境美,最后從整體上把握作者的寫作手法,使學生掌握并應用于寫作練習中,提高寫作水平。
四、優化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學評價是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保證,不僅可以使教師通過反饋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還能促使學生轉變學習方法,從多個方面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促進全面發展,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優化教學評價。首先是評價主體要多元化,既要包括教師的課堂評價和課后評價,也要包括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這樣才能全方位地了解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其次是評價方式的多樣化,不僅包括教師的語言性評價,作業的批語式評價,還要包括非語言性評價,通過肢體語言、表情等方式進行評價,這樣會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和肯定,更積極地投入到教學中來。最后是教學內容的全面化,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還要評價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習過程等內容,尊重學生的想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不僅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的需要,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與時俱進,及時更新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方法,優化教學評價;同時學生也要積極發揮主體作用,獨立思考,認真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促進全面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任小飛.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5(11):97.
[2]李翠玲.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7):44-45.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