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
摘 要:為了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我們必須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啟示、教育,輔之以愛心、耐心、真心,相信他們一定會成為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此外,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采取靈活多樣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使后進生對學習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增強學習語文的信心,這樣才能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轉化差生;興趣;信心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農村小學的后進生極為普遍。在任何一個教學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優(yōu)、中、差三個等次的學生。時至今日,有不少教師面對優(yōu)等生“眉開眼笑”,對中等生“不聞不問”,而對后進生“大喊大叫”。長期以來,后進生問題一直是令教師頭痛和棘手的“難點問題”,同時又是教學質量能否提高的“重點問題”。因而,后進生問題成了教師們不容回避的“焦點問題”。為能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我們必須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了解后進生的特點,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啟示、教育,對他們輔之以愛心、耐心、真心,相信他們一定會成為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下面我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轉化后進生的幾點認識。
一、后進生的類型
1.消極應付型。這一類學生表現(xiàn)為懶惰,視語文學習為包袱,學習處于被動應付狀態(tài),缺乏主動性,思維能力比較差,求知欲和好勝心不強,基礎知識差。
2.畏懼回避型。這類學生表現(xiàn)為對語文學習有一種膽怯的心理,課堂上害怕老師提問,回答問題的時候常說“不會”,害怕做語文作業(yè),上課經常缺席。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學習接受能力都比較差。但是意志力比較強。
3.厭學對抗型。這類學生的表現(xiàn)為厭惡語文學習,極不專心聽講,有時好搞小動作,學習習慣不夠好,對語文不感興趣而厭學,導致學習困難。對語文學習產生了對抗心理,學習語文興趣不濃。
4.自卑棄學型。這類學生表現(xiàn)為對語文學習喪失信心,缺乏勇氣和毅力,虛榮心強,意志薄弱,稍微受點挫折,便情緒激動,逆反心理較強。學習效果差。
二、根據后進生的類型,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
1.對基礎差的學生。這一類學生由于能力差,水平低,大多數是由于長時間的學業(yè)失敗造成了自卑心理,致使缺乏信心,喪失學習興趣和動機。對于這類差生,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實施“低起點,小步子,快反饋,勤矯正”的教學原則。要接近他們,愛護他們。在課堂教學中,我激勵學生以文學家為榜樣,講述文學家執(zhí)著追求的故事,講述語文知識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喚醒學生學好語文的內部動因,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針對差生的特點提出他們力所能及的問題,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自覺性。在課外,教師要抽空給他們“開小灶”,給他們從漢語拼音補起,給他們提供幫助。還讓優(yōu)等生幫助后進生,形成“一幫一”的良好學習風氣,使他們迎頭趕上。此外,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如啟發(fā)式教學、分層次教、合作學習法等,這樣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差生就會對學習語文產生濃厚興趣,增強學習語文的信心。
2.對學習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對于這類學生重點應是通過個別輔導的方式,教師要對他們適當做一些課外輔導的補救工作,幫助分析知識障礙和技能障礙,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知識缺陷。通過這種輔導,使他們更好地理解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掌握語文習題解題技巧。使他們逐步改進學習方法,努力學好語文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這類學生回答所提出的問題,只要回答基本正確,教師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使他們認識到:學習只要用心,多認真思考問題,肯下功夫,學習成績就會慢慢地提高。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3.對學習語文興趣不濃的學生,教師要多關心、多體貼他們。想方設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多給機會讓差生回答簡單的問題,體驗成功的樂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講課時注意增強趣味性,如給他們介紹文學家的故事等。通過這些手段使這些差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幫助他們掃出學習上的障礙,指導學習方法,使他們學有所得,這樣可使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愈來愈濃厚,學習積極性自然會不斷提高。為鞏固差生的學習熱情,還需要使不同類型的差生獲取程度不同的學習上的成功,以此保證學習上的“良性循環(huán)”,讓各類差生嘗試到成功學習的喜悅。
4.對學習效果差的學生。這類學生的特點是:“腦子靈”、“反應快”。但是這類學生意志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對這類學生,教師應對他們嗇感情投資。對此,語文教師不僅要上好課。而且要關心、熱愛差生,促進師生生的情感交流,從而使部分學生喜愛上語文課。許多后進生對語文知識死記硬背,不愿意動腦筋思考,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耐心引導他們分析問題,啟發(fā)他們思考問題,在教學中努力指導他們學習語文的方法,讓他們自己學會學習,指導他們運用語文知識解釋生產、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yǎng)他們學習語文的信心。另外,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如繞口令,猜字謎語,講述文學家的故事,語文知識競賽等,極大地調動后進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把他們的精力集中到學習語文上來。只有激發(fā)后進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毅力和決心,樹立學習必勝的信心,努力指導學法,對后進要一視同仁,平等相待,從“要他學”變成“他要學”,面對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才能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總之,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艱苦的工作,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和培養(yǎng),從而使他們形成較強的學習動機。后進生對語文是否感興趣主要取決于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方法。因而,轉化后進生的工作與語文教師教學方法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本人是否熱愛語文,對語文教學是否投入,這些對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要靠我們不斷學習、反思與總結。
參考文獻:
[1]王正偉.中國教育創(chuàng)新論壇[M].人民日報出版社,2001,1.
[2]楊寶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全書[M].長城出版社,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