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肖春
【內容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進行,其對當前物理新課程的改革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現階段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開始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運用任務型教學法來開展物理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方式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學習能力。本文將對當前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來進行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 高中物理 教學 應用
物理這門學科是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它不僅需要學生做大量的相關實驗,還需要學生掌握足夠的理念知識。因而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要能夠根據這門學科的基本特性來選擇教學方式。其中任務型教學法的作為先進的教學方式,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還有效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物理教學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法,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的增強其物理教學的靈活性,同時還提高了物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一、任務教學法的概念與原則
關于任務型教學法,其就是當前課堂教學方法中的一種,它主要是通過教師在物理教學前的預先設計,然后在根據其教學的主要目標和教學的實際進度的相關內容,來對教學中物理知識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分析,最后在給學生布置有關物理較教學的學習任務。這樣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能夠將這些學習任務當作自身學習的動力。作為高中物理教師,其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小組討論或者實驗操作的形式,來給學生制定學習任務。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物理能力的培養,還有助于學生實現學習目標的完成。
教師在教學中利用任務型教學法的過程中,要能夠以學生為中心,然后在將布置的學習任務當作學生學習的動力,這樣使得學生能夠給在學習過程中將教學內容與學習活動進行有機的結合。
在任務教學設計的原則中,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任務型教學法在教學活動中的主要是能夠起到引領者的作用。教師只是在教學前通過對物理教學內容的詳細分析來安排相關的教學任務,這樣使得學生能夠通過小組討論和實驗操作的方法,來對相關的物理教學知識有著更加深刻了解和印象。這種任務教學設計就能夠充分的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創造性。進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另外,在設計任務教學中,還要選取與實際相符合的內容里進行物理教學。也就是教師在對學生實施任務時要能夠與實際生活中的相關內容進行結合。這樣的話能夠更好的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進而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活動。
二、任務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應用實例分析
任務教學法,其經過多次實踐考驗而得出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式在課堂物理教學中不是孤立的存在的,不是說只要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完成就行了,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在物理教學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法時需要一定的技巧的,這種教學方式于其他不同的教學方式相比較而言,其能夠更好的發揮課堂教學效果。
比如,物理教師在講解關于《粒子的波動性》這章內容時,要想能夠更好的使學生掌握對相關知識概念的理解,首先可以先讓學生提前預習,并且給其布置關于對本章內容中德布羅意波的波長與粒子動量的相關問題,讓后讓其進行討論和探索來回答這個問題。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高中生對物理相關具有抽象內容的思維能力。
三、任務型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應用的作用
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任務型教學法,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和興趣,進而使得教學課堂氛圍活躍起來。這種任務型教學法,讓教師給學生布置任務,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物理這門學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除此之外,還對學生在語言表達能力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任務型教學法的運用不僅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物理的成績,而且還符合學生對物理知識認知學習的過程以及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科學的教學法能夠引導學生重視了學習物理的重要性,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另外,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周邊的事物,來將相關的知識具體化,然后在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培養學生在物理問題上獨立思考的能力。無論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何種方式來進行教學,都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能力,進而實現物理教學的進一步優化。
結語
總而言之,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這門學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更好的提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質量和效果。由于物理這門學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綜合性,因而教師要想能夠進一步的提升學生在物理上的能力,就要科學合理的在物理教學活動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法。在教學中運用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進一步的促進了我國當前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玉宏、熊鵬程.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 西部素質教育,2017(01):228.
[2] 陳太沖.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1):134.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川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