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春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素質教學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體驗式學習方法的應用。體驗式學習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學生的能力水平為依據,為學生創造一個自由、輕松的學習環境,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體驗式教學學習方法的概念進行分析,深入探討體驗式學習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來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體驗式學習;小學數學教學;應用
現階段,我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將培養綜合型人才作為素質教育的主要目標。這一目標對小學數學教學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數學老師須深入了解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將體驗式學習方法逐漸引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創新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
一、體驗式學習的概念
體驗式學習方法是指老師根據教材內容以及每個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設置相應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對數學形成善于思考,勤于動手的習慣。
二、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在情境教學方式中的應用
在小學階段,學生年齡較小,思維方式和注意力容易受外界影響,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常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影響老師教學。此外,數學與其他學科相比,課程內容設置相對較難,教學方式也較為單一,理論性的內容多,抽象性和邏輯性強,學生學起來有一些困難。因此,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就須轉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模式,為學生構建一個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將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多采用實踐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數學知識,進行體驗式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例如,老師為學生講授加、減、乘、除這部分內容時,為了讓小學生對數字的“加、減、乘、除”有清晰的了解,老師可模擬超市設置一個情境,為學生準備一些標好價格的水果、書包、鉛筆等,安排學生分別扮演超市的顧客與銷售員,進行交易,讓學生形成對數字的認識,并學會一些簡單的運算。數學老師在設計這樣的情境時,應充分考慮小學生的接受能力,盡可能地聯系實際生活,創新情景,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的樂趣,提升數學學習興趣。
(二)在探究式教學方式中的應用
目前,在新課改中,學生占主體地位,老師在組織數學教學內容時,要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由于小學生各個方面發展還不夠成熟,缺乏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數學老師在教授數學課程時,要深入研究教學模式,將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引入數學教學中,在實際數學教學過程中納入體驗式的學習方式,這能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同時,將體驗式的學習方法應用在探究式教學方式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老師在為學生講授正方形這部分的內容時,先剪出一些正方形,將這些正方形發給學生,老師指導學生將這些正方形進行多次的折疊,學生在折疊過程中,找出一定的規律,使學生對正方形的屬性、圖形性質、對稱性等有一個初步了解,然后老師再向學生講解正方形的邊長、面積、周長的計算方法。通過讓學生親自實踐的教學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印象,培養小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通過這樣的體驗式學習,使學生一直處于主動學習的狀態,學會主動探究問題,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加強對學生實踐學習的訓練,進一步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老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應該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興趣,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多設置一些實踐教學,把自己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學習中,讓學生更深入地學習數學知識,掌握小學數學學習的重點部分。例如,老師在講授“三角形與正方形”這部分內容時,在課前就要求學生用紙剪一個三角形和正方形,學生可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怎樣才可以剪出正確的正方形與三角形,因此,老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應該讓每個學生都說出自己在剪圖形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然后老師再將正確的方法演示給學生,讓學生將自己的方法與老師所教的方法對比,找出有什么不同。通過這樣的實踐學習,使學生對三角形和正方形形成一個明確的認識,有利于老師進行數學教學。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將數學教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聯系起來,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合適的教學模式,能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體驗式的學習方法非常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能夠充分調動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提高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基礎上,有效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吳鳳芹.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15(2):129.
[2]曾玲玲.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應用中的探究[J].都市家教(下),2015,2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