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艷
摘 要:初中物理是一門實踐性極強、邏輯推理嚴密、抽象思維要求高的基礎自然科學。本文簡單地討論了初中物理教學中幾種教學方法,旨在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習興趣,達到提高物理課堂教學質量,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關鍵詞:物理教學;質疑;情景;學困生;質量
從現階段的物理教學現狀來看:“教師講學生聽”,“課內不足課外補”的現象較為普遍。這種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思想負擔重,學習效率低的惡果,嚴重的制約著物理教學質量的提高。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呢?我認為出路在于課堂教學改革,因此必須要對物理課堂進行改革,向45分鐘要質量、要效益。從我校現狀而言,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
在教學中,有時候一個有趣的小實驗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學習浮力的時候,用一個剪掉瓶底的塑料瓶倒置后放入一個乒乓球,向瓶子中加水,乒乓球不會浮起來,若用手堵住瓶口,乒乓球又會浮起來。做好這些小實驗會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物理實驗的重要性,同時使學生手之所演,目之所視,耳之所聽,鼻之所嗅,心之所想融為一體。學生對物理概念理解得更透徹了,也提高了實驗的趣味性。例如,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按照實驗原來的設計,是讓學生在實驗室測一個木塊沿傾斜木板下滑的平均速度,而我把實驗改為讓學生在操場跑道上測自己的百米奔跑平均速。看起來只是把實驗對象由木塊變成學生自己,而實際上卻給了學生充分展示才智的空間,因此他們能積極主動地了解秒表的使用方法和平均速度的計算方法,總結如何觀察起跑點發令槍冒出的白煙來計時,取得了良好的實驗效果,學生對物理量的理解也深刻了。另外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掛圖和模型,給學生直觀的感覺。還可以根據學校的實際條件,運用幻燈、投影儀、錄音機、錄像機、電視機、等視聽設備以及電子計算機進行電化教學。運用視聽設備可以表現客觀事物和各種物理現象,能在短時間內展示事物的運動和發展的全過程,為學生提供大量豐富而生動的感性材料。電化教學可以突破傳統教學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能夠將傳統教學手段不能表現的許多現象和過程進行形象的再現。當然針對有些難以理解和演示的實驗可以制作課件,也可以通過上網查找一些相關的資料來開闊學生的視野,充分利用多種渠道增強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
二、注重學生的質疑,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研究物質結構和相互作用及其運動基本規律的學科。在學習物理時,學生能發現問題,并且提出問題,這是他們主動鉆研學習的表現,他們提出的問題往往超越了教師的預案,甚至會讓你措手不及。有的教師死守教案,從不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對學生真實的有價值的問題置之不理,對學生有創意的認識隨意否定,這樣很難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在疑惑中產生問題,在疑惑中產生興趣。初中學生好奇心強,教師要利用有趣的實驗來增強學生的好奇心;直觀、生動的物理實驗,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講解大氣壓強時,利用針筒下面掛板凳的實驗,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上我充分抓住他們的好奇心理,然后逐步啟發分析:空氣有重量,這樣空氣就會像液體一樣對浸在其中的物體產生壓強。先用趣味實驗激發,然后闡述,這樣,學生在趣味中很自然地理解了大氣壓強,而且印象深刻。
三、從創設情境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創設引發好奇心的情境
如研究“物體內能的改變”時,實驗前,讓學生猜測突然用力壓縮厚玻璃筒中空氣時,會看到什么現象。當學生提出幾種不同的結果后,進行演示實驗,突然用力壓縮厚玻璃筒中空氣,學生會看到棉花會瞬間燃燒。這立刻引起學生新奇感覺,引發好奇心和興趣。然后引導學生歸納,壓縮空氣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空氣內能增大,溫度升高,達到棉花著火點而燃燒。學生的興趣被激發了,他們就會感到學習物理是快樂的,從而會積極主動地學習。
2.創設具有探究興趣的問題情境
如教學“沸騰”時,教師提問:“炒菜時,為什么水滴濺入滾燙的油中會發出爆鳴聲,而油滴滴入沸騰的水中,卻毫無動靜呢?”這樣的問題很會激發學生們極大的興趣和求知欲。學習“重力”時,我要學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假如地球的重力突然消失,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都能積極思維,參與討論,表達自己見解。通過設置學生具有探究興趣的疑問來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學生學習物理時就會產生內在的興趣和快樂。
3.創設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的情境
如研究“液體的壓強”時,我組織學生開展了模擬帕斯卡實驗。用一塑料袋裝滿水,塑料袋“安然無恙”,然后,在袋中倒出一部分水,再在袋口上扎上一根塑料管,將塑料管豎直后,把水灌入其中,塑料袋裂開,水噴涌而出。學生通過親身活動,興趣盎然,也很好地理解了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深度的關系。
四、關注學困生的學習
許多學困生,學習成績差、學習態度也差,不是上課不注意聽講,就是課后貪玩,再不就是好抄襲別人的作業,老師對這些學生難免會產生一些急躁情緒,而這些學生也很敏感,老師稍有這種情緒,他們很快就會有所察覺,以致學習態度更不好,學習成績更下降。教師對待差生,要充分理解并尊重他們,要幫助他們研究學習上不來的原因,建立起融洽互愛的師生關系。“親其師、信其道”,只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靈相互溝通,才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應。經驗表明,科學的學習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學困生”智力上的不足,也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效地改善“學困生”的心理品質。因此,我在教學中首先介紹學習物理的一般方法,使“學困生”盡快地適應物理課的學習。然后教會“學困生”閱讀物理教科書,要求他們課前預習,在預習中找出知識脈絡,明白哪些懂,哪些不懂。最后,要求“學困生”學會聽課,勤記筆記。注意學習物理研究問題的方法,把問題解決在課堂上。
總之,在創建高效課堂,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方面還有很多研究的空間,只要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大力挖掘,還會有更多的經驗總結出來,希望有更多的教師行動起來,一起為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研究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