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鳳嬋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主要功能是用來溝通與交流。在英語教學中,必須重視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全面培養和提高學生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
一、注重口語訓練,促進初中生主動開口說英語
1. 扎實基礎,讓初中生過好語音關。要想初中生學好英語,首先要過好語音關,打下學習英語的良好基礎。教師可以把英語語音編成兒歌的形式,以方便學生記憶和背誦,同時,把音標的學習放在最簡單的單詞之中加以強化,特別要融入到日常生活用語中,如蔬菜水果、交通工具、家庭物品、食物飲料等等這些英語單詞,并以此作為強化學生英語語音訓練的突破口,經過循序漸進的訓練,學生的語音水平自然就會慢慢地提高。
2. 注重朗讀,讓初中生過好開口關。教師要善于從訓練學生的朗讀開始,促使學生由大聲的朗讀英語到勇敢地開口說英語。從朗讀的時間安排上,要特別把握好早讀和午讀,最好能各安排出30分鐘,帶動學生大聲地朗讀英語課文,每天堅持讀兩次。在朗讀的方式上,可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如一問一答的對話式朗讀,分組分內容朗讀、男女生分開讀等等,直到把所學的課文讀得滾瓜爛熟為止,這樣朗讀的時間長了,學生就會漸漸地由朗讀英語過渡到說英語,輕松地克服了害怕開口說英語的心理,充分地達到口語訓練的良好效果。
二、強化聽說訓練,引導初中生打好說英語的基礎
1. 聽說結合,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就顯得特別重要。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英語的聽說訓練時,要讓學生邊聽邊說,或大聲地跟著錄音把英語說出來;或由教師用英語提出問題,學生大聲地回答;或由教師說出上一句,學生接著說下一句等等。聽和說相結合的方式可以靈活多樣,讓學生充分地開口說英語,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聽與說的能力,而且能有效增強學生的英語語感。
2. 循序漸進,強化英語詞匯量的積累。教師要在第一節課就用英語上課,營造一種英語的語言環境,使學生逐漸適應了英語的世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先從單詞著手,通過簡單的日常對話和用語,促使學生讀準單詞,積累詞匯量,能夠流暢地用英語句子準確表達一個意思;接著再訓練他們聽英語短文,并通過朗讀和聽說相結合,進而促使他們理解整篇英語文章的中心意思,這樣循序漸進地開展“單詞→句子→文章”的英語聽說訓練,學生逐漸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詞匯量,英語聽說能力就能得到不斷的提高,為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豐富交流活動,提高初中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1. 創設情境,進行角色表演。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練習課文的情景對話。例如:在診所、在車站、在郵局、在餐館、在商店等。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借助教材中情景內容進行練習口語,并可在角色扮演中體會英語的語調及語境。
為了讓我們的英語課更加生動有趣,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自編自演各種英語劇。如《威尼斯商人》《龜兔賽跑》《賣火柴的小女孩》《狐貍和烏鴉》等。在編演過程中,要求對話規范,用詞準確,句子完整,與人物性格相符。這樣,就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
2. 搭建平臺,舉辦英語活動角。課室要布置得富有英語文化氛圍,如在墻壁上張貼動物、水果的圖片,配上英語單詞;在墻上懸掛名人名言和警句的牌匾,配上設計活潑的英文版;定期出版英語黑板報等。
如舉辦英語辯論比賽,根據課文選擇一些可辯論的話題:“Which one is more clever, cat or dog?Is the computer game useful or harmful for the students?”首先讓學生分組,討論10分鐘后,再把他們分成正反兩組,開始進行辯論。教師對他們的辯論給予引導,督促那些沉默不語的學生也參加到辯論之中,不僅活躍氣氛,而且提高了口語鍛煉實效。
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描述某人或某地,進行英語說話訓練。如在七年級上冊Uint2學習的就是“Looking Different”,在本單元就可以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對人物進行描述。而在七年級下冊Uint5 Topic2學習的是校園建筑,這部分內容也可以讓學生描述所在學校。通過各類英語口語交流活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必須重視口語教學,鍛煉好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學生運用好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