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騫嬋
摘 要:低年級學生進入小學不久,依賴性特別強,缺少紀律和習慣意識。然而,他們單純天真,猶如潔白的畫紙,剛剛開始鋪展,有可塑性強的優勢。為實現“管是為了不管”的教育目標,作者在班務中大膽變革,追尋自主管理路徑,選擇適當放手,扶放有致,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使班級管理貼近學生內心,引導學生形成自律自立習慣,使管理更為輕松有效。
關鍵詞:低年級;自主管理;小學生
作為新課程重要教育理念之一,學生自主管理備受重視。我投身小學二年級班務工作中,頗有收獲。
一、凡事親力親為,不如適當放手
初任班主任時,我凡事親自過問,湮沒在忙碌的工作中,身心疲憊,卻難以得到學生的認可與接納。這些二年級學生,精力充沛,好奇好動,缺少生活經驗和自我約束力。清潔工作,你少了我多了;你弄壞我的筆,我碰翻他的桌子;課堂上總會分神,課下嬉鬧發生碰撞……盡管我滿腔熱情,終究因勢單力薄而無可奈何,付出很多卻得不到好的回報。偶然讀到魏書生的“自主管理觀”,我才恍然大悟:低年級學生如同活蹦亂跳的牛犢,與其強力拉拽,不如順其天性,讓他們自愿前行,而自主管理,正是吸引學生邁步的“草坪”。
我決定適當放手,滲透自主意識,使工作更加輕松有效。在主題班會中,我第一次把班級管理問題交給全班學生來思考。一個星期的引領與準備,學生們推選的主持人站上講臺,主持班會活動,負責紀律和手機拍攝的學生一一到位。而我退到后臺,成為技術指導,幫他們操作活動課件。“我的班,我的級”開場詩朗誦、“課間十分鐘”安全小品劇依次上場,學生們十分投入。借助良好的氛圍,我引導他們商量崗位設置、小組劃分、座位編排、責任分擔等問題,每個學生都積極發言。此次班會并不算完美,學生們提出的不少工作細節還需要老師彌補,但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開始展露,自我管理、互相監督的意識正在萌芽。
二、把握扶放分寸,實行自主管理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育的要義,在于發現每個學生的稟賦與特長,扶持并發展自主向上的內驅力。的確如此,二年級學生畢竟太小,需要一個由扶到放的過程。小干部競選上崗后,我手把手指導工作方法,將學習、清潔、安全、路隊等方面進行細致分工,明確各自任務,及時表揚做得好的學生,并指出存在的問題。一開始,他們會磕磕絆絆,遇到突發性問題不知所措,但很快就鍛煉出獨立管理能力。該扶持時,我耐心教其以身作則、公平管理技巧;能放手時,我果斷讓其放手去干、獨當一面。
現在,不少學生能夠自主管理,無需班主任一一過問,班級事宜也有條不紊。以教室清潔為例,以往即便每天打掃幾次,仍然會存在課桌亂擺、清潔工具亂丟、講臺粉塵密布等狀況。現在,全班學生分為三批輪值,人人都是管理者,個個都是參與者,學生自律與自主的能力提高了,每周只需進行三次清掃,由專門的學生進行監督和維護。老師則細心跟班,發現情況多加指導,班級事務不再只是班干部的事情,每個學生都能夠實實在在地體現自己的價值。人人都會有事干,事事都會有人管。大到學習等常規,小到按時關燈之類細節,學生由他律走向自律。而不同管理角色的輪換體驗,更激發了學生蓬勃向上的決心。
三、及時調整反思,貼近童心管理
一天,班上的媛媛輪到小班長,她性格內向而膽怯,找到我,表示拒絕就任。我沒有氣惱,而是利用其細心的優點,讓她從做燈長開始,負責開關燈,得到全班的稱贊,逐漸找到了信心,最終走向更大的崗位,擁有更強的表現欲望。可見“荷花出水有高低,人的能力有大小”,作為班主任,我們要真正實現人人做自主管理者,還需要循序漸進、耐心細致的引領。
媛媛的事對我啟發很大,“貼近童心、吻合個性”才是最適合學生的管理。于是,我將自主管理模式進一步調整,能力強的學生通過全班“點贊”方式擔任小班長,任期一周,一任三人,負責班級文化建設、常規督促和記錄匯報;同時,增設領讀員、綠植員、紅領巾監督長、圖書管理員等崗位,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從小事到大事,從簡單到復雜,逐漸具備自主管理的能力,體驗著被信任、被配合的快樂。而我,作為班主任,不滿足,不止步,不斷思考、調整,尋求著更好的自主管理技巧,渴望班級實現凝心聚力,形成健康陽光的班級風貌。
參考文獻:
[1]趙紅艷.小學低年級自主管理教育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7).
[2]周玲娟.探析小學低年級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對策[J].知識文庫,2016(16).
(作者單位: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博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