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佳
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是小學生學習的一門基礎課程,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英語教學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教師在教學時不僅開始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也開始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文章將以作者自身的教學經驗為例,詳細地分析在教學中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高階思維能力;培養
一、培養小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意義
思維能力是指導一個人做事的一種重要能力,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多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這種思維是一種較為簡單的思維方式,多是用來思考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不利于學生思考和學習一些復雜的知識。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學習的知識也可能會越來越復雜,如果進入高年級以后,學生還是只能用簡單的形象思維來解決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那么就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
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對于學生能力的提升將有較大的幫助,能夠拓寬學生的思考空間,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設定適合自己的學習進度。在面對同一個問題的時候,具有高階思維能力的學生往往能夠從多個角度思考,有助于開發自己的智力和潛能。學生在將來進入高年級時,也能夠更好地適應高難度的學習內容。
二、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措施
1.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拓寬學生視野
好奇心就如同興趣一樣,對于一個人的學習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教學英語知識的時候,也要學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對英語知識產生興趣,這樣才能為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做好準備。英語這門課程與語文、數學等科目的學習還是存在一定區別的,英語是一門外語,學生在學習這門知識的時候,缺乏相應的語言環境,而且學習的難度也比較大,這使得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缺乏學習的信心,難以實現對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想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首先必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對英語這這門學科產生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
2.鼓勵質疑,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較為被動,課堂多是由教師來主宰的,教師安排學生學習哪些類型的知識,學生就被動地學習哪些知識。教師運用這種教學模式,雖然便于管理班上的學生,但是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也容易使學生缺乏學習的激情。
基于這樣的原因,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教師要學會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多與班上的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采取多種教學方式,讓班上的學生認識到自己才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大膽地對教師所提出的一些教學方法進行質疑,使學生在學習中養成不懼權威、不迷信書本的思維習慣,進而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3.善于協作,培養學生的責任心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在生活中,無數實踐證明,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許多發明創造都是通過團隊合作共同完成的,學生的學習也如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在團隊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提升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責任心。
例如,教師在教學情境對話的時候,就可以讓班上的學生互相合作開展情境對話。在進行單詞記憶中,如果只是通過記憶字母來記單詞,在許多學生看來是一種極為枯燥的學習方式。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讓班上的學生組成學習小組,探討既有趣又能夠快速記憶單詞的方法。在學習英語知識的時候,通過合作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學生的交流實際上也是思想交流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4.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形式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近幾年來比較常見的一種學習方式,通過合作學習能夠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較大的幫助。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好勝心也比較強,教師在教學中選取合理的分組方式,能夠更好地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教師在進行分組的時候,可以給班上的學生適當設置一些學習任務,如在某一段時間內小組里的所有成員都必須掌握某一個單元里的單詞,對于表現比較優秀的小組,教師可以適當地給予這些學生一些獎勵,而對于未能在規定時間里完成任務的小組,教師則可以進行懲罰。小學生的好勝心強,在競爭的環境下,其學習興趣和熱情很容易被調動起來,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會自覺幫助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在小組內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的思維也能夠得到有效的鍛煉。
5.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并不一定要局限于某一個固定的點。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時,也可以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從不同的角度,讓學生們在思考的時候,學會發散自己的思維,多角度地思考問題。
比如,提到“喜歡”這個英語單詞的時候,既可以用“like ”,也可以用“enjoy”,還可以用“favorite”來表示,而同樣一句話,也可以用多種方式表達。教師在教學中就應當從這些方面發散學生的思維,讓他們感受到英語學習的魅力,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學生在學習中擁有了學習的欲望,自然也就會有思考,而思考實際上就是學生思維能力得以鍛煉的一種重要方式。
三、在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時應當注意的問題
1.要循序漸進,不能揠苗助長
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他們在學習知識的時候,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而且知識的積累也比較少,因此不可能像初中生、高中生那樣在面對任何問題的時候都能夠獨立思考,也不能快速理解知識。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時候,也要學會循序漸進。比如,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英語知識,對英語還比較陌生,因此,教師在提問的時候,就應當適當提一些簡單的問題,隨著學生能力的提升加大提問的難度。
2.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在同一個班級里即使是同一個教師授課,學生的學習情況也會有所不同,有的學生學習能力比較強,而有的學生學習能力比較弱,教師在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時,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培養。例如,針對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就應當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而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教師就可以選取一些難度比較大、具有挑戰性的問題,發散他們的思維,培養其高階思維能力。
四、結語
總之,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勢在必行,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但是教師在教學中要想培養好學生這方面的能力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好,它既需要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尋找適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又需要學生積極地配合教師的教學,主動學習英語知識,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黃穎潔.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低年級英語教學為例[J].基礎教育論壇,2015(28).
[2]秦 潔.以故事教學為基,點思維能力之花[J].新課程(小學版), 2015(10).
(作者單位:廣東省東莞市企石鎮星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