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虹
【摘 要】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如何提高課程教學的成效成為了素質教育視野下教師需要去思考和探究的問題。科技與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教育事業的改革與創新,微課正在在傳統教育體制和內容的基礎上,實現積極的課程發展。本文筆者就當前成人數學的教學現狀,結合微課的教學模式與過程,談談如何通過微課的教學形式和方法,切實的提高成人數學教與學的成效,希望對成人數學的學習與發展提供一些淺顯的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成人數學;微課;自主學習;課程;發展
從定義上來說,微課是指應用科技信息技術為基礎,按照被教育對象的認知和學習的發展規律為依托,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單一的教學目標進行有效的教學開展。微課在教學的表象上一般呈現的是碎片化的學習內容與擴展化的教學素材相結合的教學資源信息。隨著微課的產生與發展,微課在教學過程中所展現的教學成效越來越被教師所認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微課的組成構架不單單包含了課程教學的某個片段,還涵蓋了與這個教學目標和內容相一致的課程設計、教育思考、學生反思、考核與評價等,可以說微課的教學方法和過程是一個高度科學的“教與學生態系統”。
一、微課教學的特點
(1)時間相對少:在微課的教學過程中,相關的教學視頻是微課的重要組成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和發展規律,一般來說,微課的教學時間相對較少,相對于傳統45分鐘的定額課程教學時間,微課的教學時間一般不超過10分鐘。
(2)針對內容少:傳統的課程教學過程,需要教師進行系統化的教學設計和準備。教學內容需要以45分鐘一節課的時間作為基礎,進行大量教學內容的整合,教學的目標也呈現多元化和復雜化。然而,微課卻是反其道而行之,針對某個章節的單一知識點或者重點內容進行集中的教學指導,在教學內容上呈現“少而精”的教學模式。
(3)信息資源與素材容量小:從大小上來說,“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須是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如rm,wmv,flv等),師生可流暢地在線觀摩課例,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手機、MP4等)上實現移動學習、“泛在學習”,非常適合于教師的觀摩、評課、反思和研究。
(4)教學資源化:資源使用方便。“微課”選取的教學內容一般要求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相對完整。它以教學視頻片段為主線“統整”教學設計(包括教案或學案)、課堂教學時使用到的多媒體素材和課件、教師課后的教學反思、學生的反饋意見及學科專家的文字點評等相關教學資源,構成了一個主題鮮明、類型多樣、結構緊湊的“主題單元資源包”,營造了一個真實的“微教學資源環境”。這使得“微課”資源具有視頻教學案例的特征。廣大教師和學生在這種真實的、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景中可易于實現“隱性知識”、“默會知識”等高階思維能力的學習并實現教學觀念、技能、風格的模仿、遷移和提升,從而迅速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學生學業水平。就學校教育而言,微課不僅成為教師和學生的重要教育資源,而且也構成了學校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的基礎。
二、當前成人數學的教學現狀
1.學生的學習信心不足,主動性不強
成人教育,相對于其他的教育形式,其更多培養的是已經畢業并且工作過較長時間的在崗工作人員。基于這樣的現實情況,很多參與成人教育的學生,往往會表現出對知識點的遺忘、學習過程的信心不足、參與學習的動機不同、學習方法的片面等一系列的學習過程。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甚至對于一些基礎的數學理論知識,很多學生都不能很好的去回憶和解決實際的問題。此外,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有一部分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精神,往往都是被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去,這是導致成人教育數學課程教與學成效較低的一個重要因素。
2.教師的教法過于傳統化,缺乏創新意識
很多時候,教師會抱怨到學生對于自己的教學過程缺乏一定的主動參與的熱情。其實我們通過逆向思維去探討,就可以發現,很多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依然是沿用傳統應試教育的那一套教育理論,在針對成人教育這一塊,沒有進行有效的教學思考和探索工作,對于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應用較低,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往往不能“接地氣”的開展教學工作,導致了課程教學的成效較低。
3.教材的延展和拓寬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
成人教育在教材和課程的延伸工作上,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其工作。有效的做好教材的延伸和課程的開發工作,不僅僅是提升教師教學素質和理念的過程,更重要的是通過知識的延展和應用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和興趣。
三、微課視域下成人數學的教學思考
1.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曾經說過“應在習慣為養成之前,取個爭取適宜的開端”。學生對于微課的接受可以通過課前或者課后的時間去鞏固,在內容上應該以課程教學的重點來進行微課內容的教學設計。通過微課的選擇性與習慣性教學,可以大大增強學生課前或者課后的預習、鞏固等一系列工作,教師也可以通過微課的學習反饋,來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與掌握情況。
2.轉變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
在成人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如何去發揮每一個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是擺在成人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微課最重要的功能還是在于激發學生的自主參與學習的能力和過程。比如在講解到函數這一課時,傳統的教學過程就是教師通過黑板的板書過程,把各種函數的圖像都簡單的畫在黑板上,讓學生去觀察和思考,這樣的教學過程相對單一和死板,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也沒有辦法更深的去理解和領悟。教師通過微課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自己去改變函數相關參數值,自主的去觀察參數值變化后函數圖形的變化,從而幫助學生了解到函數參數值在函數圖像中的重要位置,也為后期在解決實際的函數問題中打下基礎。
3.內容恰當,易于學生“消化”
微課的在內容上,相對于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其教學的主題相對單一,卻“絲絲入扣”。對于學生來說,微課的學習過程和體驗更能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通過多樣化的知識點選取,滿足學生對不同類型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由于數學微課功能多樣,可應用于學校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等各領域,因此,這種學習方式更靈活,難易適中,篇幅得當,容易被學生掌握。對于學生而言,數學微課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可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從而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四、微課教學下教師的自我成長與發展
俗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在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中,對教師個人的微課處理和協調能力也提出了諸多的要求,推動了教師個人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思維、教學過程等一系列的轉變。
1.教學思維與理念的轉變
數學微課教學由于時間段,主題鮮明,因此要求教師教學語言要簡明扼要,邏輯性強,易于理解,講解過程要流暢緊湊。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考慮到實際狀況,這樣才能上好一節吸引人的精彩的課。另外,對教師而言,數學微課將革新傳統的教學方式,突破教師傳統的授課模式,教師的電子備課、課堂教學和課后反思的資源應用將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2.專業素質與能力的培養
教師的教學和研究的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斷提升。 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經歷著“研究―實踐―反思―再研究―再實踐―再反思”的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過程。教師的教學和研究的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微課教學模式的發展,推動了教師不斷的去提高和拓展自身微課教學設計與處理能力的提高、視野,為微課在成人教育中的多樣化應用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和學生在這種真實的、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景中可以實現“隱性知識”,并實現教學觀念、技能的遷移和提升,從而迅速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五、結語
成人教育作為中國繼續教育體制的重要內容,為廣大在職員工的專業能力和再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平臺和機遇。微課作為當前重要的教育形式,不僅僅是對教師教學方法和模式的重要轉變,更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轉變和認知發展。微課的教學方法,推動了當前素質教育的發展,也為學生學習成效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羅那.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小學數學微課的設計及應用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2]張曉君,李雅琴,王浩宇,丁雪梅.認知負荷理論視角下的微課程多媒體課件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14(02).
[3]梁樂明,梁錦明.從資源建設到應用:微課程的現狀與趨勢[J].中國電化教育,2013(08).
[4]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04).
[5]顧柳敏.基于“微課程”理論的地理合作課堂初探——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球的自轉”為例[J].地理教學,2013(05).
[6]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