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要:質疑能力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構成因素,也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基本要素。為了滿足現階段生物教學的需要,必須優化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策略,針對現階段的高中生物教學模式,展開系統化教學、人性化教學,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質疑能力,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生物 質疑式教學 綜合素質 教學主體
隨著新時代教育改革的進行,傳統的板書式教學已經難以滿足現階段高中生物教學的需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現代社會需要的是創新性人才、復合式人才,而不是只會讀書、背書、做題的書呆子,想要為社會培養創新型人才,就必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就需要進行質疑式教學模式的優化,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創造和諧式教學氛圍
創新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創新意味著不斷變化,創新意味著不滿足現狀,創新意味著與時俱進,想要創新,必須敢于質疑,敢于質疑意味著對傳統模式的更新,敢于質疑是實現思維創新的第一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受到傳統教學環境的影響,學生的創新素質普遍偏低,這說明學生缺乏一定的質疑能力,而質疑能力是組成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一環。
為了構建新文化校園,為了培養高素質人才,高中生物教師必須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優化質疑式教學模式,以全新的思想態度開展生物教學活動。介于高中生物知識的抽象性、復雜性,有些學生從內心排斥生物學科的知識學習,如果不能改變學生的這種學習心理,學生的綜合素質必然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如果一味地進行板書式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必然得不到有效地提升,這就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由于師生教學主體的顛倒,導致學生被動式學習局面的出現,有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偏低,教學氣氛比較沉悶,教師的課堂教學太過于公式化,在這種教學氣氛的影響下,有的學生即使存在不同的學習想法,也不敢輕易地與老師交流。
為了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教師必須要把敢于質疑的理念貫徹到日常的實際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實現課堂教學范圍的改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營造一個和諧式、民主式的課堂教學氛圍,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敢于質疑,師生之間積極地交流互動,形成一種良性的教學循環,在這種平等科學的教學氣氛引導下,學生必然形成一種敢于質疑、勇于創新的學習態度,在這種良好的學習態度指導下,學生更容易接受復雜枯燥的生物知識,更容易形成積極的學習心理。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質疑能力不是單純的設問質疑,而是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積極地探究問題,進而高效地解決問題。這個過程需要以興趣為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謂的興趣培養,就是幫助學生養成一種積極探究問題的心理,學生只有產生好奇心,才樂于投入精力及時間到事物中去,這就是學生感興趣的開端,對一件事物感興趣,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探究欲,進而發現新的問題。總而言之,興趣是學生質疑能力培養的開端。
為了達到上述教學目的,教師必須讓生物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層次及教學內容,進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動的設計,組織學生積極走出校門,開展一些課外實踐活動,如在《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這一章節,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教師可以在課間帶領學生去校園內的花叢或者小樹旁,講解細胞的能量供應及利用過程,積累學生的感性認識,這樣就打破傳統的板書式教學的限制,有利于突破學生傳統的思維觀念,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的精神,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強化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生物課堂中,教師習慣占據主導地位,學生扮演的是被動者的學習角色,這就難以培養學生主人公式的學習意味,這就難以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在實踐教學中,學生如果喪失學習的主體地位,必然就會形成被動的學習局面,為了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教師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分清師生的教學層次,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自由探索、集體探究等學習活動。
比如,在《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這一章節中,為了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到染色體與性別的關系,教師可以進行小組探究活動,將學生分為幾組,開展相應的學習探究活動,如提出小組探究問題“性別與染色體的關系是什么?”通過學生的自由辯論,就能得出染色體與男女性狀的關系,了解到生男生女與染色體的內在聯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延伸遺傳疾病、男女比例失衡等問題,將社會穩定與生物基因問題密切的聯系在一起,從而有效拓寬學生的思維深度,以此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四、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的習慣
在實踐教學中,有些學生具備靈活的頭腦,也樂意提出各式各樣的生物問題,但是有些問題的提出,恰恰不能表達提議,也就難以實現其所質疑問題的一針見血,這非常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什么會導致上述問題的出現呢,這是因為學生缺乏科學的質疑方法。學生只有掌握科學的質疑方法,才能實現質疑能力的有效提升。
為了提升學生敢于質疑的積極性,教師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章節標題的質疑,文章的標題是整篇課程內容的核心,抓好標題質疑的關鍵點,自然就容易畫龍點睛,進而抓住問題的核心點,讓學生的問題質疑一針見血。
比如,在《細胞的物質輸入及輸出》這一章節,教師可以根據課程標題進行一系列問題的提出,如物質跨膜輸出是怎樣的過程,什么是細胞的物質輸入及輸出,細胞通過什么途徑實現能量的循環。這些問題都與本課程的核心內容相關,有利于下一步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教材圖片及注釋的質疑。在實踐教學中,注釋及圖片是教材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與主文內容相輔相成,有利于拓寬學生的思維想象空間。
教師要留給學生一定的課堂思考空間,讓學生去深入理解課文中的注釋及相應的圖片,只有認真地對比這些知識內容,學生才能夠提出一些創造性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矛盾之處開展質疑,有些生物知識之間存在矛盾性,學生讀完有些生物論述,會覺得比較疑惑,這些知識的矛盾性,也容易激發學生的質疑能力。比如,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有些知識點的矛盾性,教師可以根據這兩部分知識點的差異性,引導學生進行相關問題的提出,通過對知識差異性的深入分析,可以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進而深入了解相關的生物知識內容,質疑能力是提升學生創造性的重要環節,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質疑能力,才能激發想象,放飛思維,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五、結語
為了滿足高中生物實踐教學的需要,教師要將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當作日常教學的重點,將其放在重要的教學地位上,通過一系列教學手段的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升華學生的學習理念,實現師生間關系的協調,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讓學生在不斷質疑及實踐中實現自身學習能力的提升,實現自身創造能力的提升,從而促進自身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丁大春.關于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設計的思考[J].內蒙古教育,2013,(22).
[2]楊建忠.“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實驗的拓展[J].中學生物學,2013,(07).
[3]孟希.“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分布”實驗的優化[J].生物學教學,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