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蔚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互聯網+”促進了各行各業的大變革,而教育信息技術的快速更迭,也悄然改變著教育生態,如何將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和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現代化教學范式的亮點結合起來,就成了一線教師不斷探究的課題。以中職英語課堂為落腳點,以建構主義理論為依托,探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切實提高英語教與學的效度。
關鍵詞:建構主義 混合式教學模式 中職英語教學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互聯網+”促進了各行各業的大變革,而教育信息技術的快速更迭,尤其是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的應用也悄然改變著教育生態,“在線教學”“翻轉課堂”“未來教室”“云端大學”“游戲化學習”“微課”“MOOC”“SPOC”“移動學習”“泛在學習”“混合學習”等名詞不斷刷新我們的認知,在線教學不斷發展,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
在如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將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和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現代化教學范式的亮點結合起來,就成了一線教師不斷探究的課題。筆者嘗試以中職英語課堂為落腳點,以建構主義理論為依托,探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切實提高英語教與學的效度。
一、理論基礎
基于大數據和云計算,教師的角色逐漸向學習教練、內容建構師的方向轉化,與建構主義理論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和監控者的理念一致。建構主義(constructionism)是認知理論的一個重要分支,在建構主義理論中,教師是學習腳手架的搭建者,是幫助兒童成功跨越最近發展區的指導者,即彌合獨立解決問題時的實際發展水平和在他人指導下解決問題時的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的引路人。著名的蘇格拉底“產婆術”,正是建構主義教學的成功范例。建構主義強調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形式,提倡在真實情境中合作學習,注重在多元化的生態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教育技術的日新月異,催生了混合式教學。大部分人對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理解就是在一定的教與學的理論指導下,將面對面的傳統課堂教學和基于網絡的線上交互教學有機整合,優勢互補,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香港公開大學就是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一個成功范例。
二、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
混合式教學模式,即以立體化的教學內容和多元化的教學通道,為學習者提供多層次個性化的菜單,教師則從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學習者的學習進度效度,進行多維度的評價。
《小王子》中曾說,“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來搜集材料,不要指揮他們做這個做那個,你只要教他們如何渴望大海就夠了。”教學設計,道理亦然。本人從理念、框架和路徑三個方面對中職英語課程進行了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具體設計。
1.前端設計理念為先
教學設計遵循建構主義理論,通過網絡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輔導的一體化設計,有效落實學生自主學習過程的運行機制,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理念。
2.框架結構內容為本
目前,課程總體結構設計分為導學指南、自主學習、助學服務和課程管理四大板塊。導學指南系統提供課程的概述和基本情況,明確學習任務;自主學習系統提供課程的系統講授、難點解析和考點剖析等學習內容;助學服務系統提供各種助學信息,包括豐富的學習資源,師生、生生互動學習空間,以及實時評價和即時的在線答疑等;課程管理系統由網站管理員對各類學習信息進行管理和維護。
3.路徑選擇效果為重
為了有效化解碎片化的學習時間與系統化的知識結構之間的矛盾,教師提供了多形式多組合的學習路徑供學生進行選擇。既有面對面進行學習交流的途徑,又有基于網絡的線上學習互動平臺;既有可以沉浸式學習的視頻教程、書面教材;又有隨時隨地進行的短小精悍的微課小視頻、在線小測試;既有針對考試目標的講練結合的難點解析,又有充滿趣味的輕松一刻;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各種學習路徑,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三、實施方案
中職的生源特點決定了學生的主動學習意愿和自制力不夠完備,有的學生學習習慣有待改善,有的學生偏科嚴重,有的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十足,基礎扎實;有的學生英語幾乎是零基礎,且缺乏自主學習的內驅力,那么如何正確把脈學生的情況,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形成良性循環呢?
理論最終會歸于實際行動,在實施過程中,本人是通過前端分析站——課程超市——學分銀行——資源商城——評價樂園五個模塊來完成導學——自學——助學。具體流程如下:
1.課前調研,分層建組
正式授課前,在“前端分析”系統中,讓生完成一份問卷調查,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態度、學習動力、學習習慣、學習基礎、學習方法、學習能力以及可分配的學習時間上限。依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建立自主學習小組,各組實力相當,組員皆有明確的分工,互促互學。
2.課堂導學,指明方向
第一次課堂教學時,會對課程超市進行概述,提出課程的總體學習要求,學分銀行的學分需達到規定分數,學分按照標準進行認證兌換。而且教師對線上學習進行輔導,梳理學習流程,指明學習方向,讓學生明確定位,到資源商城中挑選適合自己的學習菜單。
3.自主學習,夯實基礎
網上教學,只有與課堂教學有機銜接起來才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學校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供了一個擁有大容量資源的學習平臺,加上教師自己建設的資源包,已經形成了一個立體化的課程資源庫。每種教學資源都是精心設計和優化組合的,學生應從實際出發,按照教師提供的學習線路,有側重點的在資源商城中進行選擇,反復學習,鞏固掌握,夯實基礎,厚積薄發。
4.助學服務,教學相長
建構主義理論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監控者,除了課堂教學進行教學輔導,教師還要做好在線學習的助學服務。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此學法的指導尤為重要,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總結反思等方法,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教師也從中收獲啟發,不斷反思提高。
5.多元評價,關注發展
在評價樂園中,提倡靈活多樣、開放的、動態的評價方式,堅持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構建了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多角度、全方位把控教學質量。學生的各種學習活動都會有即時的多方的反饋評價,教師也始終關注學生的動態發展,不時進行階段性的診斷性評價,助力學生發展。
四、效果反饋
通過不斷的嘗試和完善,混合式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感悟如下:
(1)個性化教學。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興趣方向,選擇個性化的學習路徑,有側重點的在資源商城中挑選適合自己的學習菜單,滿足了不同層次、不同程度的學習需求。
(2)開放性教學。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學習可以突破時間、地域的界限,隨時隨地都可以參與學習,體現了開放式教學原則。
(3)多元化教學。學校構建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信息整合系統,融合各種教學媒體、教學技術與資源和各種學習方式,多層次的教學內容、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多角度的思維碰撞、多渠道的拓展領域、多維度的評價方式,更有效地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性,催生出線上線下優勢互補的高質高效,產生1+1> 2的協同效應。
參考文獻:
[1]張鷗.中職英語教學漫談[J].中學生英語,2014,(06):74.
[2]方振.探究如何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J].英語廣場,2012,(0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