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鑫
【摘要】文章圍繞高校籃球選修課教學活動,在簡要論述普通學生籃球學習特征的基礎上,系統總結出當前高校籃球選修課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由此建構起一套系統化的籃球教學內容,希望能夠為當前的籃球教學活動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借鑒價值。
【關鍵詞】高等院校;籃球選修課;教學內容;改革策略
當前高校籃球選修課教學內容普遍存在著針對性差、結構不完整之類的問題,不僅大大弱化了其教學質量,而且降低了學生對于籃球運動的興趣。因此,針對高校學生籃球學習特征,建構針對性的籃球教學內容成為籃球選修課所面臨的一項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高校學生籃球學習特征
(一)籃球水平參差不齊
參加籃球選修課的學生來自各個專業,少數學生基于對籃球運動的濃厚興趣,在課下進行了系統的訓練活動,甚至還參加了一些培訓班、運動隊等,已具有一定的籃球基礎知識。大部分學生尚未參加過任何的籃球訓練,沒用任何的籃球基礎知識,對于籃球完全是從零學起。而具有不同基礎知識的學生,也表現出差異化的籃球知識接受情況,這需要籃球教師能夠明確學生這一特征,實施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二)籃球學習能力低下
籃球運動不僅表現出明顯的技巧性特征,而且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戰略和戰術運用能力,其訓練顯得十分專業。與專業的籃球學生相比,高等院校內的普通學生主要是業余地參加籃球訓練和競賽活動,即便是在課下獨自進行了系統的籃球訓練或者參加過籃球培訓活動,除了少部分學生具有深厚運動基礎和較強學習能力外,大部分學生學習能力差,籃球運動知識認知能力和接受能力不足的問題十分明顯。由此要求籃球教師必須注重教學內容的細致性與引導性,便于學生的了解和接受,提高其學習效率。
(三)籃球學習時間有限
籃球僅僅是高校選修課系統中的一門課程,除此之外還有足球、羽毛球、網球之類等多種運動項目供學生選擇。目前,大部分高校為了避免學生利用重復選修某一運動項目的方式來規避體育學習的問題,并基于總體課程學習活動的考慮,要求學生各個學期的選修項目必須不一樣,每個學期的選修學習時間大致為32個學時,每個星期為2個學時。這就導致學生籃球學習時間有限。籃球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這一學習特征來精簡教學內容,在有限的時間內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籃球課教學價值。
二、高校籃球選修課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
(一)籃球教學內容粗略而缺乏針對性
籃球教學內容涉及身體素質、基本技巧、配合方式、戰略戰術等諸多方面的內容,而且每一門類又可以細化為更加豐富、多樣的內容。當前,部分籃球教師缺乏對籃球選修課重要性的認識,將其看成學生的放松課、休閑課,認為帶領學生進行簡單性的訓練即可,再加上學校缺乏對籃球選修課教學過程的監督和評估,以及籃球課教學所面臨的學生基礎水平參差不齊和學習能力不足方面的問題,從而導致籃球選修課教學內容顯得十分粗略。很多時候教師僅僅是向學生介紹一些簡單的籃球知識,或者是傳授一些基本的技巧,很難發揮籃球教學在激發學生籃球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籃球運動能力,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方面的價值。
(二)籃球教學內容缺乏系統性
學生籃球學習所涉及的內容十分豐富,必須建構起系統的教學內容,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籃球運動水平。然而,當前高校籃球選修課教學過程存在明顯的隨意性大、針對性差、監督不到位的問題,從而導致籃球教學內容缺失嚴重。例如很多籃球教師注重基本技巧教學,而缺乏對籃球理論知識的介紹;部分籃球教師注重對籃球運動知識的教學,而缺乏對籃球裁判知識的教學;也有部分籃球教師注重對籃球技巧的教學,而忽視了籃球戰術能力的培養;等等。這種缺乏系統性與全面性的籃球選修課教學內容很難提高學生的籃球運動綜合素質,大大弱化了高校籃球選修課教學價值。
(三)籃球教學內容單調,缺乏教學方法
籃球運動涉及諸多訓練內容,每一項內容的運動方式、難易程度不一樣。由此在建構具體教學內容過程中必須實施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設計與教學方法的選擇密不可分。然而,當前很多籃球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的過程中,缺乏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往往采用一些諸如示范、講授、重復訓練之類的常規性的教學方式實施教學活動,甚至在很多情況下并未考慮到教學方法問題,進入課堂之后隨意地開展籃球教學活動,從而造成高校籃球選修課教學過程方法性差,教學過程顯得十分單調、枯燥,尤其是很多教學內容無法實施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這既大大弱化了籃球課教學質量和效率,而且也在潛移默化之中降低了學生對于籃球運動的興趣,不利于其持續性地參與籃球訓練。
三、高校籃球選修課教學內容改革策略
當前,高校籃球選修課教學內容必須立足于普通學生的籃球學習特征以及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深入的改革活動。
(一)立足于分類班級來建構針對性教學內容
學生籃球基礎水平參差不齊以及由此帶來的學生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知識需求各異是高校籃球選修課教學所無法回避的問題,決定著教學內容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情況。當前,各個高校籃球教師應立足于分類班級來建構針對性教學內容。具體來說,各個高校可以按照由簡到難的形式為學生提供A班、B班、C班三類籃球選修課班級類型,明確說明各類班級學生的基本素質與學習目標情況,鼓勵各個學生在選修籃球課過程中,能夠根據個人籃球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班級。這樣能夠在選課環節實現對學生的分類,促使籃球課教師能夠根據各個班級學生的籃球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建構起針對性的教學內容,避免出現籃球選修課教學內容粗略、針對性不強的問題。
(二)建構起“3+1”的籃球教學內容結構體系
無論是籃球基礎差、學習能力有限的A班學生,還是已具有一定籃球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的B班學生,亦或者是具有深厚基礎知識和較強學習能力的C班學生,要想提高籃球學習質量,則必須接受系統性的籃球知識。當前,各個高校籃球教師應當建構起“3+1”的籃球教學內容結構體系,保證各個班級籃球教學內容的系統性與全面性。具體來說,首先各個班級的學生都必須接受進攻、防守和攻防共有三大類基本技術的訓練。其中,進攻技術應包括傳球、接球、投籃、運球、持球突破等;防守技術應包括防守對手、搶球、打球、斷球等;而攻防共有技術則應包括移動技術和搶籃板球技術等。其次,各個班級的學生都應接受技戰術的訓練,包括傳切配合、突分配合、掩護配合、交換防守配合等。再次,各個班的學生還應當接受籃球理論知識方面的教學,諸如籃球技術產生背景、籃球競技現狀、籃球發展規律以及籃球運動過程中所應具備的堅韌不拔的性格、沉穩持重的心態等,由此提高學生的籃球運動綜合素質。最后,各個班的學生也應當接受籃球裁判方面的教學內容,諸如各種犯規方式、判罰方式、裁判員素養等,借此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籃球運動綜合素養,充分解決當前高校籃球選修課教學過程中所普遍存在的教學內容不健全、不系統的問題,從整體上保證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籃球運動綜合水平。
(三)以方法來設計籃球教學內容的實施方式
籃球教學內容的設計與教學方法的選擇密不可分,要想有效解決當前高校籃球選修課教學過程枯燥、乏味,教學內容實施質量差和效率低的問題,則必須注重以方法來設計籃球教學內容的實施方式。
首先,高校籃球教師可以采用技術穿插的方式來設計籃球教學內容實施方式,即在設計特定籃球教學內容的過程中穿插一些已經學習過的籃球技術或者戰術,諸如傳球教學過程中穿插著多種運球方式,包括頭上傳球、三人間傳球、兩人傳球、一人搶球等。這樣一方面能夠深化學生對于核心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在實踐、運用中提高對特定籃球知識內容的學習效率和應用能力;另一方面能夠增強籃球課教學過程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籃球課學習質量和效率。
其次,高校籃球教師可以采用以賽代練的形式來設計籃球課教學內容,即將特定的籃球教學內容融入到小組競賽、實戰競賽活動之中,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從而在實戰中培養學生對于籃球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這需要籃球教師能夠明確籃球教學內容,據此設計籃球競賽方式、競賽過程以及自身在此過程中的指導方式情況,由此才能真正發揮以賽代練在提高籃球教學內容傳授質量和效率方面的價值。
當前各個高校籃球教師應立足于分類班級來建構針對性教學內容,建構起“3+1”的籃球教學內容結構體系,以此方法來設計籃球教學內容的實施方式,增強籃球課教學內容的針對性、系統性、趣味性,為順利而高效地進行教學奠定基礎,從而提高籃球課教學質量和效率,發揮自身在激發學生籃球運動興趣,提高學生籃球技能水平,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方面應有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劉云民,王恒.籃球教學與訓練[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15.
[2]武斌.對我院籃球選修課教學改革的思考[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0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