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紅
摘 要:語文在中職學校的教學中屬于基礎課,而在中職的語文教學中閱讀訓練又是極為重要的一項內容,閱讀訓練可直接影響到中職生語文掌握能力的好壞。要想使閱讀教學在培養學生中充分發揮其作用,那么語文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就必須要做出轉變,對閱讀的本質及理論進行更深入的探究,有針對性的加強閱讀訓練的力度,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中職院校 語文 閱讀 技巧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 2017 ) 08-0-01
中職語文是必修課中的基礎學科,在學習這門課時,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和相關技能,而且還要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化修養。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閱讀訓練是即為重要的,閱讀本身在語文教學中就是不可或缺的,同時也是培鄖編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1]。目前,大部中職生分的閱讀能力普遍薄弱,因此,教師更應該注重培養并提高中職生的閱讀能力。這時語文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并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將基本的閱讀技巧傳授給學生,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今后學習專業知識打下結實的基礎。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激發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之一,若想將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應現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愛上閱讀并將閱讀當成一種生活習慣。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并且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閱讀觀念[2]。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中職學生覺得語文課所學的知識用處不大,所以學習態度不端正,認為不學也沒什么太大的影響,在做閱讀的過程中,不認真理解,一目十行的看過。此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正確閱讀,并告訴學生閱讀可給學習以及生活帶來的好處,讓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此外,教師可推薦一些優秀的書本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部分中職學生不喜歡閱讀或者是沒有目的的進行閱讀,且他們閱讀的書籍幾乎為言情類、武打類等居多,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專業、興趣等特點為學生推薦有益的書籍,使學生針對性地進行閱讀,從中學到相關的知識。
二、掌握閱讀技巧
1.閱讀的主要讀法
略讀,主要是根據閱讀的目的進行選擇的。在進行略讀時,可以不用完全理解文章,只需要掌握文章中的基本信息即可,首先是對整篇文章進行快速的瀏覽,大致了解文章的內容,了解文章的主旨及主要的內容。該閱讀方法的主要步驟為找出段落中的重點,重點閱讀主題句子,特別是在學習故事類文章時,可采用此方法來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及人物的性格特點等[3]。跳讀,其同樣屬于快速閱讀的方法之一,主要是基本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在對文章中的時間、人物基本信息以及數字有了把握之后,可進一步的理清文章的線索,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在閱讀中找到問題的答案,使文章的脈絡逐漸清晰,可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細讀,細讀主要是建立在略讀、跳讀的基礎上,只有進行略讀、跳讀排除文章的語言障礙,理清文章的主要思路,使學生對文章的主旨及中心思想有一定的了解,若在閱讀中,學生對一些句子或是細節的地方難以理解,教師可針對問題給蹙額生進行講解,為學生排除障礙。同時在學生進行細讀的過程中,教師結合文章設計一些問題及推理,讓學生進行思考,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
2.指導學生科學地選擇有益的課外讀物
現在的課外書種類繁多,但是書籍的品質也不盡人意,所以為了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有益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并幫助學生選擇有益身心健康的課外書籍。教師可將學生的年齡、性格、興趣等特點作為依據,結合實際情況,將一些優秀的讀物、期刊等做成清單,讓學生們課后進行閱讀。為了保證學生們的閱讀量,可建議學生訂閱一些學習報或者是期刊,保證每周或是每個月都能有一定的閱讀量,還可鼓舞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書籍帶到學校來與其他學生一起分享,互相傳閱。除此之外,還可利用一堂課的時間,讓每一位學生上臺推薦一本自己印象深刻的書籍,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
3.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生能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一直以來都受到了家長以及廣大教師的重視,因為深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學生而言是終身受益的。因此,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也在盡力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但在閱讀時,應該多進行思考,帶著自己的態度進行閱讀,且閱讀中最忌諱的就是囫圇吞棗,這也是教師為什么要求學生做讀書筆記的原因。做筆記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還能積累知識,還可升華主題,給學生更深的體會和感悟,這對提高閱讀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4.指導學生掌握多種多樣的閱讀方法
在進行活躍閱讀時,選擇閱讀的方法也是極為重要的,正確的閱讀方法可提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在閱讀時采取多樣化的方法十分必要?,F在的學生都喜歡看小說,或者是看小說改變的電影,這些作品的表現形式比較多樣,這時,教師可讓學生觀看影片,在看過影片后,讓學生對原著進行閱讀,并提問學生在看了影片及看書后,感覺這兩種形式存在怎樣的差異,讓學生表面自己的觀點并進行討論,學生對閱讀更感興趣。
5.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鼓勵學生在進行閱讀時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每個人對文章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師不能強行將固定的理解灌輸給學生,應該讓學生有自己的想法,言之有理即可,幫助學生獨立思考,全面分析文章,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想法,并敢于與教師探討[4]。不能用固定的模式來壓制學生的個性與創造力,要讓學生在閱讀中充分運用自己的創造性思維,提高閱讀的能力。
三、結語
總之,閱讀能力的培養對中職生而言是必要的,它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能力,還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整體的認知能力。因此,教師必須探索并找出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學生不再是被動閱讀。學生主動進行閱讀后,良好的閱讀習慣也就不斷養成,使學生的生活更加的充實,視野也越來越廣,理解能力也隨之增加,閱讀的能力也就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明惠.對中職生語文閱讀能力水平的提升分析[J].新課程·上旬,2013,(11):113.
[2]邱國領.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提升職校道德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時代,2012,(4):77.
[3]葛玉玲.提高中職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途徑[J].成功:教育版,2012,(10):96.
[4]林匯波.文化素養建構與言語表現的統一——從“文化對話”看文本閱讀的意義[J].語文建設,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