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建梅
摘 要:文物作為文化遺產,是我國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歷史的見證,也是人類文明的物化成果。它見證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歷史的發展,體現出廣大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文物除了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和藝術鑒賞價值,還具有不可再生性,這使得文物保護工作更加的彌足珍貴。然而,近年來,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很多歷史文物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文物保護與經濟建設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對于文物缺少及時有效的保護和修繕,這時刻考驗著基層文物保護工作。因此,本文分析了當前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然后提出了我國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具體措施,希望能夠使文物保護工作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關鍵詞:基層文物保護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TP2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8-0-01
前言
文物是民族文化和歷史不可替代的象征與見證,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是屬于我們全人類的最寶貴的財富。有效的保護和利用這些珍貴的文物,不僅可以提升我國的文化底蘊,也是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體現,最近幾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與此同時,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也面臨著許多問題,歷史名城破壞嚴重、資金不足、人才短缺、設備老舊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基層文物保護的工作進程。因此,必須要重視加強文物保護工作,從而更好的保證文物的完整性。
一、當前我國基層文物保護的現狀
1.沒有充分認識到文物的重要價值
當前很多基層政府沒有意識到文物價值的重要性,而且不重視文物知識的普及工作,沒有做到嚴格落實。這導致有些基層領導只單純的重視經濟發展,而忽視了對基層文物的保護,沒有考慮到基層文物會對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還有一些當地基層領導過度開發文物,不惜破壞文物的歷史價值來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甚至有些基層領導認為文物占地面積太大,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當地經濟的發展。因此,各地頻繁出現擅自強拆基層文物、破壞文物的現象,這種做法不僅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而且還會給整個社會帶來極大的財產損失。除此之外,很多基層文物保護工作者也沒有對文物保護形成一個清晰的認知,沒有意識到文物的價值所在,造成沒能做到很好的保護文物。文物保護工作具有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價值和歷史意義,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夠做好基層文物的保護工作[1]。
2.文物保護經費缺乏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對博物館的投資不斷加大,與以往相比,各地博物館的條件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維修經費捉襟見肘,造成因缺乏資金而影響文物保護的事件屢屢發生。通常情況下,基層文物保護的經費是由當地政府的財政部門承擔,但是很多文物保護的經費杯水車薪,遠遠不能夠滿足文物的保護和修繕的需要,這嚴重影響了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質量 。地方政府財政緊張,使得文物保護財政預算比較少,沒有嚴格將經費落實到位,這直接造成基層文物保護單位經費的緊張,嚴重影響了工作人員對文物進行保護和修繕。由于經費缺乏,很多文物難以進行有效展出和利用,管理人員管理也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
3.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在現在的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中,還沒有形成一個既權威又合理的文物保護法律體系,大多數的法律僅僅存在于法律條文之中。關于基層文物保護的體制機制不健全,各級文物管理部門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職責分工,一旦出現問題,只會互相推脫責任,這影響了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國家級以及省部的有關文物保護的法律雖然較為完善和健全,但是不適用于基層地區的實際情況,基層地區沒有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制定一套適合自己地區發展的文物保護制度。同時,文物保護管理部門在工作過程中,因為有一些項目在開展之前需要通過政府進行審批,但是,政府工作人員在審批環節辦事效率非常低下,導致項目錯過了良好地發展機會,給當地的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和損失。除此之外,基層文物保護權責界定存在模糊性,這造成了基層文物管理單位擔負的職責重大,工作內容繁多,涉及環節復雜,使得目前我國基層文物保護工作呈現一盤散沙的狀態[2]。
4.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素質低下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文物保護的財政投入,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掌握傳統技法的工匠越來越少,而且專業素質整體較為低下,這嚴重影響基層文物的保護與修復工作。文化遺產所具有的各種價值,離不開對文化遺產實物本體的保護與傳承。如果沒有專業的工作人員的保護,也就沒有了文物所具有的各種價值。文物保護隊伍人員數量少,考古、歷史、文物鑒定等專業人才尤為缺乏,基層文物部門的這種現象更加突出。在基層文物保護部門,缺乏文博專業人員,更多的是非文博相關專業的畢業人員,他們由于缺乏相關文物保護知識的專業培訓,造成專業人才斷層、人才流失、工藝失傳的現象。限制了文物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當前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主要對策
1.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
要想做好基層文物保護工作,就要做到有法可依,完善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管理體系。文物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具有不可再造性,建立健全文物保護工作的管理制度對于保護文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國家立法部門應當聯合文物部門一起制定一套完善的,與文保法相匹配的,操作性強的法律法規,從而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除此之外,基層政府還應該認真研究國家法律法規,并在這個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制定一套符合本地區發展的相關法律法規。
2.明確文物保護工作中的職責
明確文物保護工作中的職責,要求不僅要明確文物保護工作中政府的職責,還要明確每一位文物工作者的崗位職責。由于在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中,地方政府存在著決策失當,嚴重失職、監管不嚴、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成效。因此,必須要明確政府在文物保護工作中的職責,努力將基層文物保護工作落到實處,各級地方政府不僅要重視當地的經濟建設,更要重視文化建設,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地位,統籌規劃,推動當地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地方政府一定要注意,不要搞“面子工程”,重視文化發展,把文化與經濟發展協調統一起來,切實做好文化建設方面的工作,為基層文物保護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還要注重明確每一位文物工作者的崗位職責,切實將責任落實到人;要做到嚴格細化文物保護工作的各個流程和各個環節,保證每一個崗位都有明確的分工,從而做到提高文物保護管理水平。除此之外,還要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充分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提高工作人員對文物保護的工作效率,培養工作人員嚴禁、敬業的工作態度,從而做到大大促進我國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卓效開展[3]。endprint
3.加強基層文物保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文物保護涉及許多專業性知識和技術型難題,因此,這就要求文物管理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擁有先進的理念,必須加強基層文物保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為了提高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文物管理部門應該定期開展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確保文保相關人員能夠做到科學合理的對文物進行搶救,以免文物造成二次破壞。文物管理人員只有具備較高的素養和較強的專業水平,才能保證文物保護的工作質量,提高工作人員在管理過程中的工作效率,從而促進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更加順利的進行。
4.加大公共財政對文物保護的支持力度
基層文物保護工作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工作,必須有財力、物力、人力的支持和保障。對于文物保護單位本身而言,要想解決文物保護經費的問題,可以通過利用文物的形式來增加收入。對于政府而言,文物保護的資金來源是依靠政府的財政投入,因此,各級政府應該成立文物保護專項經費,做到??顚S谩S捎谖奈锉Wo工作的日漸繁重,僅僅依靠政府財政投入難以彌補文物保護經費的缺口,因此,在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的同時,還要充分發揮公共財政資金的調節作用,建立多元文物保護機制,明確區分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級政府的職責和權限。除此之外,可以發動社會力量,以捐錢捐物的形式來緩解文物保護單位的經濟壓力。政府部門要通過采用多種形式來吸收更多的民間資本,從而形成長效保護機制。
5.加強基層文物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
基層文物保護工作只有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和重視,才能做到有效的繼承和傳播我國的歷史文化,推動基層文物保護工作順利進行。因此,要加強基層文物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借助現代互聯網技術,向基層政府和普通民眾宣傳文物保護的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利用微信、微博等網絡新型媒體,進行宣傳教育。除此之外,還要邀請專家定期開展講座,宣傳當地的有價值的文物,從而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還可以在宣傳欄上張貼保護基層文物的知識,向普通群眾普及文物保護的相關知識,提高人們對文物保護的意識,從而推動當地文物保護工作能夠順利的進行。
6.建立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機制
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在運行過程中,不僅要加強文物保護單位的工作力度,而且還需要很多單位的互相協調配合,尤其是城市建設部門、國土資源、文物保護部門、財政部門等部門的大力配合,從而做到最大限度的保護當地的文物。因此,必須加強各部門的聯系和合作,建立各部門的協調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各方面的作用,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對文物保護的監督和管理工作,切實解決工作上遇到的難題,建立聯動工作機制,不斷提高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質量。
三、總結
總而言之,基層文物保護工作是我國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物保護單位和工作人員必須切實做好文物保護工作,推動我國文物保護工作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于洋.淺析我國文物保護的現狀與對策[J].赤子,2012,(9):63.
[2]張利軍.淺談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現狀與對策[J].才智,2016,(18):2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