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
摘 要:在紙媒編輯出版流程中,版式設計并非一些人所謂的輔助性崗位,而是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版式人員的精心設計和對版面形成的精心打造,紙媒不可能做到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也不可能達到最佳傳播效果,還會影響紙媒的傳閱率。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設計心血的版面,不但會影響內容的傳播,還會影響紙媒的品像,進而影響宣傳效果。
關鍵詞:版式設計;責編;互動
但是,版式設計人員也不能為版面好看而一味追求形式的美觀,還必須讀懂責任編輯的意圖,做到心有靈犀不點通。有時,為了做到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還必須給責任編輯提出切實可行的參考意見。也就是說,在具體的工作中,辦事編輯與責任編輯必須互動,而且要“動”有所思、“動”有所成、“動”有創新,不斷超越自己。
版式設計與責任編輯的互動,不僅僅是工作方法,還是心與心的互動,在實際工作中,要實現上述目的,版式設計人員與責任編輯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互動。
一、版式設計人員要讀懂責任編輯的心
在實際工作中,因為責任編輯往往是完成一條稿件的編輯工作,就在電腦采編平臺上簽發一條,如果版式設計人員看不懂責任編輯的心思,不但會造成重復勞動,還影響工作效率。特別是一個板式設計人員往往要在同一個時間段內完成兩塊版面的設計和排版,有時候甚至更多版面。在這種情況下,版式設計人員看懂責任編輯的心思,不僅能節約時間、提高效率,還能為進一步美化版面“搶”出時間。所以,版式設計人員必須讀懂責任編輯的心。
在具體工作中,版式設計人員接到責任編輯簽發的稿件后,應于第一時間將簽發的稿件瀏覽一遍,大致了解每一篇稿件的內容。緊接著,除責任編輯標明的頭條、倒頭條和突出或重點處理稿件外,版式設計人員首先要清楚責任編輯簽發的其他稿件之間有無關聯。如果有,要分清主次,要清楚哪條稿件排上位,哪條次之;如果關聯度不大,甚至看不出有什么關聯度,就要找出其中的關系,以及責任編輯為什么把某條稿件安排在這塊版面上,而不是其他版面。期間,還要注意圖片的內容以及是豎片還是橫片,進而在腦海中有一個版面“圖”。這樣,版式設計人員才能心神合一、設計出能體現責任編輯意圖的版面,最終達到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提升紙媒的品相和傳閱率。因為,人們看報紙,除標題是第一吸引點外,版面形式也是主要吸引點,有時還可能“喧賓奪主”先搶人眼球,提升某一紙媒在眾多報刊雜志中的與眾不同,或者說好看就在第一眼。
二、責任編輯要看懂版式設計人員的意圖
在實際工作中,當責任編輯簽發完最后一篇上版稿件時,版式設計人員往往也在等這條稿件。即雖然責任編輯先行,但版式設計人員會在此時與責任編輯到達“合聲”部。這時,責任編輯看到版式設計人員設計的大樣后,首先要先看看版式設計人員對稿件的位置安排是否與自己的想法一致。如果一致,切不可萬事大吉,這只能說明版式設計人員看懂了責任編輯的心,但并不意味著兩個人想法一致就一定是好版面,或最佳設計。要多想想,并與版式設計人員共同研究是否還有可更改或提高的地方,進一步美化版面;如果版式設計人員對稿件的擺放不完全符合你的意圖,責任編輯一定要切忌當即否定版式設計人員設計方案,而是要認真想想版式設計人員進行如此擺放出于何種考慮,他與責任編輯最初的編輯安排優劣之處到底在哪里。如果版式設計人員對稿件的擺放有一定道理,應與其充分交流,因為創新往往就是瞬間的“思維不和諧”。
當然,我們并不是說,在版面安排中要以版式設計人員或版面形式為首選。但是,版式設計人員作為責任編輯完成編輯任務的所有稿件的第一讀者,他的意圖或對稿件位置的安排,責任編輯應予以重視,只要不是盲從即可。
三、責任編輯與版式設計要兩情相悅
現代設計是視覺傳達的重要手段,表面上看,它是一種關于編排的學問,實際上,它不僅是一種技能,更實現了技術與藝術的髙度統一。版式設計人員是責任編輯編輯的版面化妝師。
責任編輯在工作中主要有業務責任、政治責任和版面的整體統籌責任,即責任編輯要對所負責處理的所有稿件承擔直接責任。業務責任亦即技術層面上的觀點把握;政治責任亦即思想、宣傳紀律層面的觀點把握;整體統籌責任亦即對所有稿件的統籌和編輯責任,旨在使稿件的內容更完善、體例更嚴謹、材料更準確、語言文字更通達、邏輯更嚴密,消除—般技術性差錯,防止出現原則性錯誤,并負責對版式設計、校對等出版環節的質量進行監督。
但是,責任編輯并不是版式設計人員的“監工”,更不是老板,而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血脈”關系,雙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版式設計人員也不是責任編輯的助手,責任編輯要想讓版面更美更吸引讀者眼球,要有內容為“王”的思想,必須讓版式設計人員充分施展才華。也就是說,責任編輯與版式設計在工作中要兩情相悅,為“悅己者容”,才能達到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目前,個別媒體的責任編輯也承擔著版式設計的工作,但是,術業有專攻,全才并不多,尤其是媒體行當,專攻術業,方能業有所成,我們不贊成讓責任編輯將責編與版式設計的責任集于一人。因為,全媒體時代,所有從業人員的分工已經越來越細化,媒體不能在這方面苛求所謂全才,而是要學會人盡其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