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玉
摘 要:以項目化教學為代表的應用型外語課程改革,是推動職業人才核心能力培養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對應用型外語職業人才核心能力培養目標的分析,闡述應用型外語項目化教學的內涵,探索應用型外語項目化教學課程建設的路徑。
關鍵詞:應用型外語;核心能力培養;項目化教學;課程建設
應用型外語教學以職業人才核心能力培養為目標,實施應用型外語項目化教學是推動職業人才核心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大學外語教師應立足應用型外語的職業人才核心能力培養目標,明確在此目標導向下的應用型外語項目化教學的內涵,著力探索應用型外語項目化教學課程建設的路徑,使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
一、對應用型外語職業人才核心能力培養目標的分析
伴隨著高校人才培養定位轉變和人才培養模式轉型,應用型外語越來越受到高校管理者和廣大師生的重視。由于應用型外語提供了多樣化的語言材料樣本和多種語言操練環境,相對傳統基礎外語具有明顯的專業性和應用性,學生能夠通過詞匯、口語、閱讀、寫作等能力的綜合應用,有效提升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和對社會工作崗位語言需要的適應能力。從高校辦學宗旨出發,應用型外語職業人才核心能力培養目標應包含職業方法能力和職業社會能力兩個方面。在職業方法能力方面,應使學生形成在職業生涯中自我獨立學習、獲取新知識和新信息及處理、解決所遇問題的能力;在職業社會能力方面,應強化學生在開放的社會生活中必須具備的與人交流合作、創新服務管理及語言靈活應用能力的培養。兩個方面的能力互促互進、相輔相成,構成了伴隨學生終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應用型外語項目化教學的內涵
為促進職業人才核心能力培養目標的實現,應用型外語教學應開展項目化教學的改革。通過師生共同參與的完整項目展開教學活動,以項目為驅動,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達到掌握新知識和培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雙重目的。實施應用型外語項目化教學要立足以下幾點。
1.教學理念的調整
思想決定追求,理念決定行動。教學理念的調整是實施應用型外語項目化教學的前提條件。高校外語教師必須用現代教育思想武裝自己,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能動地摒棄重理論輕實踐、過分強調理論的系統性、過分追求理論完整性的落后教學理念,樹立突出實踐、注重創新思維開發、注重應用能力培養、注重人才實用性的教學新理念,潛心研究應用型外語課程學習模式和學習路徑,幫助學生逐步培養起勤學習、善思考、勇實踐的良好個性品質。
2.教學方法的改革
按照職業人才核心能力培養目標和項目化教學需要改革教學方法,就是要在教學的每一步都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原則,把能力培養放在首位。首先要按項目流程確定教學任務,指導學生科學分組,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分析項目任務要求,擬定項目任務完成規劃。然后要啟發學生討論任務,提出完成此次任務的相應知識,在合作探究中完成項目任務,在任務的完成中實現知識與能力的共同提高。最后要回顧反思,找出任務完成中的經驗和不足,推動后續項目任務的順利實施。
3.評價方式的創新
應用型外語項目化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學評價方式也應該體現與時俱進。要改變教學評價的獎懲性功能,摒棄把學習終結狀態作為判斷學習成效唯一要素的傳統觀念,著重關注學生的發展過程,建立以項目任務完成狀況為主、理論考核為輔的評價機制,通過項目任務的完成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水平、語言運用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提高的對照比較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
三、應用型外語項目化教學課程建設的路徑
職業人才核心能力培養目標下應用型外語項目化教學課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教師、教學研究和輔助人員的共同參與,探索出與人才培養和社會需要相適應的可行性路徑。
1.明確社會崗位對職業人才核心能力的要求
高校培養的外語人才一定會走向社會,社會崗位對職業人才核心能力的要求是應用型外語項目化教學課程建設的關鍵性考量。高校及高校外語教師必須走出校園,深入社會用人單位,通過實地考察和座談走訪,摸清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社會崗位對外語知識水平、外語知識側重、外語應用環境要素等外語職業人才核心能力的不同要求。只有明確社會崗位對職業人才核心能力的具體要求,應用型外語項目化教學課程建設才能目標清晰、有的放矢。
2.制定符合職業崗位需要的課程標準
應用型外語的專業特色在于“應用”,要培養的是掌握外語技能、以外語為語言工具解決社會生產實際問題的實用人才。這就需要高校和外語教師在應用型外語項目化教學課程建設前,制定符合職業崗位需要的課程標準。由于高校不同專業的社會崗位人才需求不同,課程標準也必須因專業而異。要使應用型外語課程標準緊盯職業崗位需要,兼顧學生的外語學習能力和項目化教學實際,將職業崗位工作過程知識作為應用型外語教學的核心內容,體現課程標準的專業性、實用性、可行性和與社會職業崗位的“無縫對接”。
3.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項目教學
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了計算機和網絡平臺在高校外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應用型外語項目化教學課程建設要遵循“二語習得”的基本規律,用現代的、立體的語言表現形式對國外原版經典材料和行業外語信息進行編排整理,形成數字化、網絡化的項目任務體系,打破學校內外、課堂內外的學習局限性。通過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項目教學,讓學生在掌握較高的語言技能和行業外語技能的同時,培養起利用現代信息手段獨立自主地學習外語的能力。
四、結語
隨著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基于學生職業人才核心能力培養的應用型外語項目化教學課程建設顯得越來越重要。我們應全面考慮學校層次、專業特色、社會需求等因素,將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技能訓練與社會發展、用人標準、崗位要求緊密結合起來,打造“素質高、能力強”的教學品牌,把每個學生都培養成素質、知識、能力協調發展的應用型外語人才。
參考文獻:
[1]萬小青.在合作學習規律中探索英語項目化教學新思維.《職教論壇》,2012年17期.
[2]李翠平,葛樹慧.大學英語課堂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可行性研究.《教育評論》,2015年05期.
[3]徐銀芳.基于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英語項目化教學課程建設.《學園》,2017年16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