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亞非
摘 要 現階段,小學數學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就是引導學生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來學習,形成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處在不斷成長變化的過程中,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本文主要對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實施差異化教學進行探究,提出對策,以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 差異化教學 研究
0引言
數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涉及領域廣、應用范圍廣,是理工科的橋梁和工具,通過數學的學習,可以培養我們的思維敏捷度、反應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促進思維的嚴密性。但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教師課堂教學中實施“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計劃,忽視學生間的差異,無視學生自身興趣,導致部分學生反應數學課枯燥無味,學習興趣時有時無,不能持之以恒,缺少學習耐力。缺乏個性與創新的課堂,嚴重抑制學生創新意識和靈性思維的養成,不能發揮數學課程的學科優勢。
1小學數學差異化教學的意義
小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讓學生在數學教育過程中全面獲取知識,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旨在讓不同學生得到不同發展。數學教學的差異化,能讓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在差異化的環境下全面的學習,以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及學習興趣。差異化教學本質是因材施教,立足于學生個體差異,有利于認知層次較低的學生掌握基本學習內容,同時能滿足認知水平較高的同學通過擴展學習,拓寬知識面的需求,達到最理想的學習狀態。
1.1有助于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驅動學生自主學習強大的力量。試想,如果基礎較差的學生對教師布置的任務因能力不夠而完不成,勢必將打擊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如果教師布置的任務在難度和題量上張弛有度,學生可以根據已經學會的知識,自主鉆研未接觸過的問題。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經過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解決問題四個步驟,鍛煉了科學的思維品質,對其他科目的學習有著同樣的促進作用。
從另一方面來看,實施差異化教學,照顧到每一認知層次的學生,可促使他們課上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緊跟老師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學習興趣比智力更為重要,天賦異常的學生對學習無興趣,同樣不會很好的掌握一門課程。反之,學生將缺乏動力,沒有學習勁頭甚至厭惡學習。總的來說,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可以減輕學習帶來的疲勞感,使學習時間延長。
1.2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
在了解學情的基礎之上,教師可設計有現實背景開放性和探索性題目,使每一位學生對其中的問題都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其中,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體驗成功的喜悅。
1.3有助于體現小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小學數學教學方式應以此為出發點,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教師在設計課程時應本著“以學生發展為前提”的教育理念,充分發揮數學學科特點,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小學數學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傳統的教學觀念中,教師往往無法擺脫自己在課堂中的“中心”地位,一味的讓學生跟著自己預定好的課堂方向去走,卻嚴重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感受和課堂情感變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實施差異化教學方式,以學生為課堂中心,作為學生的引導者,積極的引導學生以主人翁精神參與到課堂學習和討論中。
2小學數學差異化教學的方法
2.1為學生制定學習目標和計劃
教師在為學生制定學習目標計劃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于基礎扎實,認知能力強的學生,制定計劃時應少說多練,注重優秀層次學生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對于中等層次的學生,要講重點內容,重視案例教學的運用,注重基礎知識的扎實程度。對于認知水平稍差的學生應將要求放低,坡度減小,對于重點知識要多次講解,掌握必要的知識技能。
2.2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將教學內容差異化
每一位學生對數學的接受能力不同,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旨在讓不同學生得到不同發展。學生在基礎知識、反應能力、學習能力各有差別,教育工作者要根據整體學生的掌握情況靈活調整教學要求和講課進度,想方設法來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學習數學知識,達到“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同時,部分教育工作者以分數論學生,這種思想極其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材施教不應僅僅停留在知識水平層面、考試成績層面,更應綜合全面地去考察。
2.3設施差異化的練習內容
小學數學練習內容應該是多樣化的,因此,數學作業設計應該與之相適應。設計因人而異的“層次化”作業。作業設計應當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每一位學生對數學的接受能力不同,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旨在讓不同學生得到不同發展。
如:在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后,可設計如下作業:
(1)一長方體紙箱長寬高分別為6CM、4CM、3CM,問:做這個紙箱需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紙板?體積為多少?
(2)一長方體紙箱棱長和為52CM,長寬分別為6CM、4CM,求長方體紙箱體積。
(3)一長方體底面積為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長為24CM,表面積為108平方厘米,求長方體紙箱體積。
這種設計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避免家庭作業單調、枯燥,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對優等生的數學學習起促進作用,同時幫助學困生走出完不成作業的尷尬處境,不同資質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有不同的發展。
將作業難度分層,更容易讓學生主動投入其中,讓學生選擇有難度梯度的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3結束語
教育改革下,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加強自身的業務能力,必須還要轉變思想,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最終導向,積極實施差異化教學,尊重每一位學生;調動起學生自主學習動力,激發學習興趣;注重現代化教育方法、方式的改變,有計劃、有步驟地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緊跟時代潮流,培養現代化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桂芳.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3.
[2] 孫俊勇.小學生數學多元能力發展與評價研究[D].魯東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