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
摘 要: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李克強總理提出了“互聯網+”行動計劃,代表著我國“互聯網+”時代產業革命的到來。旅游模式不再像過去那樣因為時間和距離的限制而造成信息的落后和錯誤,而是通過互聯網來推動變革,提高服務效率,豐富游客體驗,促進升級轉型。跨界融合已經變成了經濟發展的新方式,如今,只有把握住互聯網時代對旅游業的影響和演變,才能在新的時代獲得持續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旅游產業;信息化;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9-0158-02
近些年,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我國民眾的收入水平和空閑時間都在增加,人們不再拘泥于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外出旅游開始成為人們在節假日的共同選擇。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不少傳統行業都在積極地與互聯網相結合,形成如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教育等新的產業形態,推動著傳統產業向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轉變,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引發新一批創業的浪潮。傳統的旅游業也發出了新的生機,出現了新的消費形式。這是時代的產業革命,新的時代帶來了新的機遇,旅游產業也應該重新認識自身的優劣,開拓新的發展方向,尋求解決策略,謀求“互聯網+”旅游業的聯合。
一、新時代的互聯網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顯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人,相當于歐洲人口總量,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3.2%;其中,手機網民占比達95.1%,并習慣在手機上進行各種支付。這些數據顯示,互聯網的普及不可阻擋,前景光明,其中的市場發展潛力開發價值極高。
從當前的趨勢看,手機的價格正持續走低,無線網絡的價格也日趨低廉,越來越多的游客開始在手機上查看航班、火車、酒店、景點的旅游信息,直接在線預訂、購買,并用手機支付。而隨著微博、微信的大量使用,人們喜歡在旅游中用手機自拍,或拍下美景,或與朋友合拍,并發表到微信或微博上,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旅游經歷和感受。
從年齡段看,我國網民中20~29歲年齡段所占比例最高,達到了30.4%。從收入結構看,網民中月收入在2 001~3 000元及3 001~5 000元的群體占比較高,分別為16.2%和22.7%。而這些年齡段與收入水平,也與旅游行業的客戶年齡段與收入水平相重疊。
在“互聯網+”政策的支持下,在網絡信息技術大發展的背景下,一個地區可以依托互聯網形成旅游產業鏈,可以有效降低旅游業信息交流的成本,消除產業鏈中重復、無效的環節,以較低的成本實現旅游產品和服務價值的最大化。
二、互聯網時代的旅游產業的優點及發展趨勢
過去傳統旅游業中,缺少及時、準確的信息一直是游客最大的痛點,也是旅社和景點“宰客”的手段。旅社走到哪里,游客只能跟到哪里;景點售出什么商品,游客只能消費什么商品。旅游的地點都是陌生的地方,旅社和游客的流動性使得游客受騙后很難找到投訴的地方,損失也難以挽回。而游客與游客之間互不相識,缺少溝通的渠道,無法吸取經驗教訓。即使游客遇到好的旅社和景點時,也缺少評價和向他人推薦的空間。
在過去,因為缺少宣傳渠道,旅游營銷只能通過發放傳單、宣傳會、電視廣告等少量手段來招攬游客。而在網絡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在互聯網上進行營銷,傳播信息。旅社和景點的各項信息都可以在網絡上找到,消費者事先就可以仔細挑選,認真比較,從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和性價比最高的路線,掌握主動權。游客旅行途中和歸來后,都可以把一路的所見所感發布到網絡上,供后來者參考。旅游變得更加方便、快捷、舒適,互聯網給旅游產業增加了多樣化選擇。而對于旅社和酒店賓館等服務單位來說,互聯網上大量的數據使得服務單位對消費者的要求更容易掌握,可以針對性地進行改進和提升,不再千篇一律,而是多樣化、個性化,使得游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也可以降低服務行業的成本,增加收益。
從前旅游時大多跟隨旅行團,如果單獨出行很難找到志同道合的旅伴。現在互聯網為公眾提供了眾多的交流平臺,各種數據分析軟件可以挑選出需求相似的群體推薦給用戶。旅游中的安全問題也一直是游客關注的重點。現在的手機都有定位功能,即使是在陌生的地方,無論迷路還是發生意外,游客都可以盡快報警或尋求幫助,增加了安全性。各種支付平臺的盛行,使游客不需要帶過多的現金出行,降低了遇竊的幾率。
手機的廣泛應用使得旅游企業大力開發移動旅游應用軟件,目前可以看出主要有兩個發展方向,一方面是功能細化,軟件針對一個領域或功能深入研究,使用戶能夠得到詳盡的信息或服務;另一方面是平臺化,其是針對擁有大量用戶的企業。平臺化可以將旅行可能用到的各方面功能集中在一起,使用戶獲得更全面的了解和服務。在當前的形式下,新興的旅游企業可以針對第一種,搞創新發展,吸引長期用戶;歷史久、規模大的旅游企業可以利用數據庫中大量的用戶發展平臺,開發各種功能。
“互聯網+”的旅游模式在我國已有先例。2015年7月15日,騰訊網與龍門石窟合作的“互聯網+龍門”正式開始運行。龍門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歷史悠久,富有人文氣息,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而騰訊網依托QQ,在中國網民中有著豐富的用戶資源。龍門石窟的現實產業和騰訊網的互聯網技術有機結合,為游客提供了更加全面、方便、快捷的服務,增加了趣味和互動,舊項目煥發出新光彩,這一成功合作為后來者提供了前例和榜樣。
三、旅游行業在互聯網中的注意事項
旅游行業屬于比較傳統的行業,很多經營者不能改變陳舊的經營理念,對現代信息化認識不足,對互聯網營銷的重視不夠,只在網上簡單地建立了一個宣傳網站,內容不全面,信息滯后,游客不能從中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東西。一些旅游企業思想保守,不肯將自己的信息公布在互聯網上與同行共享、合作,使得很多地方的旅游產業無法建立一條龍式的服務。由于互聯網信息是完全虛擬的,現在的技術條件還不能做到完全真實化,相關旅游負責部門的監管也不到位,一些不法人士在互聯網上發布虛假信息,騙取游客支付的酒店、景點預付款。另外,也有一些惡意的用戶訂購旅游服務時,只下單不付款,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資源,干擾了旅游企業的正常運行。
互聯網時代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安全隱患,由于訂購火車、飛機、酒店等都需要輸入消費者的真實信息,存在個人隱私泄露的風險。自互聯網普及以來,已經曝光了多起企業竊取、使用甚至出售客戶信息的案件。如果手機用戶下載安裝的旅游APP存在安全隱患,不但會泄露個人隱私,甚至會被盜取錢財。這些問題需要及時建立相關法律法規,也需要整個旅游行業的監督和維護。否則,一旦失去了消費者的信任,完全依靠游客存在的旅游行業將走向消亡。
“互聯網+旅游業”的發展同時涉及到了網絡信息、市場營銷、旅游、人力資源管理等很多項技術,需要具有綜合知識的人員。而互聯網興起的時間并不太長,同時擅長互聯網開發技術,又有旅游知識的人才非常缺乏,這也造成了網站或旅游應用軟件與企業實地服務人員之間溝通不良,信息滯后,旅客對企業的信賴度低,這也是限制新時代旅游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旅游網站和軟件的開發不充分,致使浪費了很多資源。
四、信息時代的旅游方式——虛擬旅游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虛擬旅游的可行性越來越大。所謂的虛擬旅游,是用虛擬現實技術,把現實的旅游景觀虛擬化,構建出一個三維立體的超現實環境,網絡用戶可以在室內游遍地球各處的不同美景,可以自由地選擇旅游路線,隨意調節速度,甚至可以上到火山,深入海底,前一刻欣賞朝陽,下一刻觀賞晚霞。
北京故宮博物院就嘗試了一項虛擬旅游項目——“超越時空”,3D技術讓游客不用親身去北京就可以觀賞紫禁城。虛擬環境使得游覽形式更加豐富多樣,游客可以用新的身份游覽紫禁城,比如將自己的身份設定為皇子、宮女等。不了解故宮也不要緊,環境中會有網絡導游為人帶路、講解。如果喜歡某個景點,不需要動用手機或者照相機,只要點點鼠標就可以拍照留念。
目前我國的虛擬技術還不完善,公眾對虛擬旅游還不了解。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不需要消耗時間和精力,也不會污染景點環境、耗費資源的虛擬旅游一定會是旅游行業的一個新方向。
五、結語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旅游業”已經成為新時代旅游企業發展的必然方向。移動客戶端與無線網絡的發展不但給旅游的消費者帶來方便,也給旅游企業的轉變與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旅游企業只有合作起來,實現信息共享,聯合服務,才能更加地吸引消費者。現在互聯網旅游還在摸索中前進,沒有形成一定的模式,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急需解決與完善。隨著時間的推進,我們將擁有更加成熟的互聯網技術,更加普及的移動設備和更加安全的手機支付方式,旅游行業也將更加發展完善。
參考文獻:
[1] 徐金海,王俊.“互聯網+”時代的旅游產業融合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6,(3):123-129.
[2] 李實,黃安民,李昊,等.互聯網+旅游:創意旅游、旅游融資及平臺整合[J].科技和產業,2016,(2):34-40.
[3] 亓穎,劉鳳鳴,張靜,等.基于現有在線旅游市場分析的新型旅游APP營銷策略[J].中國商論,2016,(19):3-4.
[4] 張保偉.“旅游+互聯網”融合發展的研究現狀及前景探析[J].江蘇科技信息,2015,(30):18-19.
[5] 徐素寧,韋中亞,楊景春,等.虛擬現實技術在虛擬旅游中的應用[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2001,(3):92-96.
[責任編輯 史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