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娟
摘要:幼兒的語言能力主要是通過早期閱讀來培養的,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和簡單的文字給幼兒提供一個充滿想象力的知識世界,豐富幼兒的知識范圍,促進幼兒的智力提高。同時,閱讀能力的提高也為以后的小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幼兒;閱讀興趣;閱讀能力
想要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首先必須遵循和把握幼兒的心理發展規律。在實際激發和啟迪過程中,學校、家庭、社會要立足幼兒的成長特點,有針對性地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此外,各方要明確閱讀的本質和內涵,注意不僅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更應該用心選取優秀的幼兒讀物,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使他們從閱讀中試著感受生活的五彩繽紛。
一、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創設寬松、溫馨的閱讀環境
由于幼兒的認知水平有限,他們對閱讀的興趣主要來源于對閱讀環境的感官認同和心理滿足。因此,在幼兒閱讀活動中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就顯得至關重要。孩子的閱讀環境應該注意溫馨的生活氣息,讓幼兒在良好的環境中萌發對閱讀、漢字的興趣。而讓幼兒對文字產生興趣的方法有很多,如,摸字、猜字、找字及教動詞時可邊教、邊認、邊做動作,加深印象;學習動物名詞時,可以把動物叫聲的像聲詞聯系起來,讓孩子認字、模仿動物的叫聲;學習表情詞時,讓幼兒把情感帶入其中,有動作、表情的伴隨,可加深幼兒的識記;另外,漢字是象形字,利用這一特點也可加快幼兒識字的速度,等等。
教師要為幼兒創設一個有字的環境,營造一個氛圍,使幼兒對字的認識有一個延續的過程,讓幼兒感受文字語言的知識。同時,幼兒的語言發展需借助直觀形象的感性材料,加上幼兒儲存的詞匯量也少,因此,為幼兒所提供的圖片應色彩鮮艷、悅目、圖文并茂;提供的圖片中的人物形象應可愛,表情動作夸張有趣,情節生動充滿想象力,內容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并夾帶一些孩子已經熟悉的故事、童話,為她們提供重復閱讀的機會,以激發幼兒自主閱讀的興趣、能力;還可運用現代化的閱讀資源,使幼兒在栩栩如生的場景中進行閱讀。
幼兒的閱讀興趣與教師的角色特征也有很大的關系。教師應該以朋友的身份參與閱讀,輕松愉快、精神飽滿地與幼兒交流,共同猜測故事、詩歌中人物的語言、動作、情節等,為幼兒營造一個寬松自由、平等的閱讀氛圍,另外,教師不要忽視非語言的交流,如,撫摸、微笑、豎大拇指等,讓幼兒體驗到閱讀過程中教師的關愛、鼓勵,從而產生對閱讀的興趣。
二、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進行幼兒教學過程中,可通過多種形式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例如:開展閱讀比武、巧設疑問等,幼兒有了閱讀興趣,就會具有積極主動的閱讀需求和動機,幼兒的閱讀潛能就能最大限度的被激發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幼兒就會具有很好的閱讀狀態,顯示出超乎尋常的恒心和智慧。然而,由于幼兒年齡尚小,閱讀興趣也會缺乏持久性,此時教師要不斷對其進行強化。具體來說,可從下述幾方面進行強化:第一,當幼兒覺得已經閱讀差不多了,教師要及時追加問題,激發興趣高潮;第二,當幼兒遇到閱讀不懂的,教師要及時進行點撥,避免幼兒出現厭倦心理;第三,當幼兒處于混沌狀態時,教師要及時提出辯論的問題,激起幼兒探究興趣;第四,若幼兒對于閱讀內容已經掌握,教師要及時拋出另外一個問題,從新的角度提出問題,幼兒就會覺得學無止境,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
三、加強識字游戲教學,幼兒閱讀興趣倍增
幼兒閱讀興趣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閱讀內容、閱讀方式等重要構成因素的相互作用,在閱讀中要加強閱讀互動,交流合作,促進閱讀興趣的發展和相互提高。例如,幼兒的識字游戲和識字閱讀在教學上都是同步進行的,通過兒歌、故事等句子來掌握字詞,了解一些與內容相關的知識。首先要讓幼兒參加游戲活動,在游戲中觀察需要學習的字詞,了解這些字詞的意義和相關知識,然后教幼兒認真讀寫,結合已學字詞學習兒歌。因為幼兒在游戲中積極性很高,學習速度也很快,所以很快就能熟悉新的字詞和兒歌。又如,摸字游戲中,要求幼兒從箱子里摸出一張卡片,然后大聲讀出來卡片上面的字或者句子,讀對了教師就給予獎勵,這樣幼兒會積極參與其中,帶著巨大的閱讀興趣參與閱讀活動,為幼兒的閱讀能力提高打下基礎。
四、鼓勵幼兒分享閱讀,在分享中感受快樂
幼兒的閱讀通常只是專心于翻閱的動作和一幅幅圖畫所帶來的感官的享受,而忽視畫面以及文字的真正內容。然而,在我教學實踐中發現,幼兒很樂于分享自己的閱讀經驗,在分享中感受到閱讀的快樂。所以,我在教學中常常讓幼兒把自己度過的一個故事在課堂上講給同學們聽。幼兒在感受到分享知識的快樂后,會產生更多的閱讀沖動,主動尋找更多的有趣的閱讀材料進行閱讀。同時,我也鼓勵同學之間相互分享閱讀材料,誰有新的故事書時,就帶到學校和同學們相互交換閱讀,這樣使幼兒不僅得到了更多的閱讀材料,還讓他們在自由的閱讀氛圍中感受到閱讀的快樂,保持閱讀興趣的長期性。
五、堅持教學評價多元化以激勵更多幼兒
此外,在培養幼兒閱讀能力時,教師要特別注意把幼兒的閱讀能力和兒童的聽、說、寫能力協調統一起來。這樣有助于幫助個別閱讀水平欠佳的幼兒平衡心理落差,同時體現教學評價中的多元評價原則,從根本上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此外,建構主義學習論研究表明:只有對兒童的情緒體驗進行積極引導,才能幫助幼兒戰勝自卑、焦慮、恐懼等心理,形成健全人格。因此,幼兒教師在對幼兒實施閱讀評價時,一定要注意增強兒童的成功體驗,進行個體化、開放性、多元性、激勵性的評價,既要指出幼兒閱讀中存在的不足,又要盡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知識的主要載體是文字。閱讀能力是人學習知識的基礎。所以,幼兒閱讀教育是人一生中相對重要的一個教育階段,我們要注意積累經驗,認真探索,通過多種有效的途徑熏陶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這樣對幼兒的早期教育和長期發展都十分有益。
參考文獻
[1] 邱云,幼兒閱讀的心理特點及其教育策略[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2.
[2] 陳庭佼,淺析幼兒主動閱讀習慣的培養[J].新課程(教研版).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