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教學是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它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而如今在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中仍存在閱讀教學目標定位模糊、閱讀教學內容重點偏失、閱讀教學方式單一以及忽視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等問題。因此,應通過“精準定位教學目標,提升教學目標的有效性”“恰當選擇閱讀教學內容,促進三維目標有效滲透”“通過小組合作,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以及“豐富課程導入形式,培養學生對閱讀的學習興趣”等對策,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現代社會對公民的要求是具有閱讀理解以及表達交流等多各種基本能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培養小學生對文本的解讀能力與語言表達等能力,有助于提升小學生語文的綜合素養。而在現代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仍然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包括閱讀教學目標定位模糊、閱讀教學內容重點偏失、閱讀教學方式單一以及忽視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等。基于此,可以采取以下有效策略,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閱讀教學目標定位模糊
閱讀教學目標的設定是教學設計的關鍵一步,是教師課堂教學實踐的風向標。然而,在實際閱讀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目標定位模糊,導致閱讀課堂教學有效性降低。
當前,閱讀教學目標定位存在一些問題。第一,偏離教材,忽視學生認知發展水平。教材是確立閱讀教學目標的重要依托,一些教師被舊的教學觀念固化,設置閱讀教學目標時,仍依照原有的經驗進行教學目標定位,欠缺從整個單元的角度、課文情節線索與課文發展脈絡來考慮定位閱讀教學目標;還有一些教師投機取巧,直接將網絡或者教案書上的教學目標復制,并沒有考慮是否符合自己的閱讀教學風格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
第二,目標設置抽象。閱讀教學目標設置抽象,常常出現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一維度的設置上,其特點就是閱讀教學目標設置的空且大,不符合學生心理發展特點。例如“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學生堅強不屈的品質”等,這類目標概念名詞本身就比較模糊,抽象的教學目標會導致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也影響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二)閱讀教學內容重點偏失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尤其是新手教師,對教材文本解讀能力水平差,教學內容重點偏失。由于教師對教材僅僅是淺層次的理解,缺乏對課文的二次開發與深度挖掘。甚至有一些教師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偏離軌道,忽視了重點內容。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由于更關注閱讀教學的綜合發展,而忽視了對教材的中心思想進行深度揣摩,導致閱讀教學內容重點偏失。
例如在講解《翠鳥》一課時,教師選擇將翠鳥的生活環境、習性、分布范圍等知識植入課堂中,為了渲染效果,運用音樂、視頻等教學方式,讓學生了解關于翠鳥更多的知識。但是這種看似有效、具有一定廣度性和全面性的課堂,實際上卻沒有體會教學內容本身所表達的意境,導致學生無法通過閱讀文本對課文形成自己的切身的感受,同時也無法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三)閱讀教學方式單一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然而在一些現實閱讀教學的課堂中,仍然有很多教師的教學方法使用單一,常常以教授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導致學生缺乏對課程內容獨立的思考時間。由于忙于應對教師的問題,使學生在課堂中耗費很多時間,學生難以真正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有些教師因擔心學生難以挖掘到閱讀課文中的真正意蘊,常常以逸待勞,直接進行課文講解,導致學生的學習處于被動狀態。
例如在課文《母愛》的導入環節中,教師直接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學習一篇關于偉大母愛的文章。因此,學生已經知道了課文的中心思想,這種枯燥、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失去了求知欲望,也就不會去主動學習。
(四)忽視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的興趣能激起對學習的欲望。而當代有許多教師忽視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教師基于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常常以傳授知識為主,進行機械式閱讀訓練,從而提升學生的成績。學生通過這種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在短期內成績會得到明顯提升,卻忽視了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由于這種大量、機械式的閱讀訓練,使學生的負擔過重,最后導致學生厭學,學習成績也不斷下降。這種教學模式,沒有體現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也嚴重忽視了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長此以往,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更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有一些教師只重視知識的灌輸,不能熏陶學生的情感,學生無法與文本產生情感共鳴。
因此,學生失去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與此同時,教師對文本重點詞句引導的知識淺嘗輒止,學生不能走進文本的內在情感,閱讀時無法融入情感,導致學生降低了閱讀的興趣。久而久之,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逐日消退。最后,還有一部分教師的讀書觀念意識淡薄,把大部分的閱讀任務留給學生自己去完成,沒有對學生的閱讀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最終導致學生對閱讀失去了興趣。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進策略
(一)精準定位教學目標,提升教學目標的有效性
教學目標的精準定位是閱讀教學的一個基本保障。
第一,教師在設計閱讀教學目標時必須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心理特點及年齡特點,基于此設計以學生為本的閱讀教學目標。另外,必須設計一個最基本的目標,比如低年段應設置“掌握文中基本的字、詞、句”作為基本的教學目標;高年段設置“理解文章大致內容,掌握課文閱讀方法”等作為基本目標。這樣的閱讀教學目標的設定,學生才能學到真東西,通過每節課循環往復的積累、訓練,學生就能完全掌握文章的基本脈絡和重要知識點。
第二,教師要以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托,設置合理的閱讀教學目標。課程標準引領教師進行教學實踐活動的方向,也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重要依據和參考,對課堂教學目標起著重要的指引作用。課程標準中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維目標的滲透有明確的規定,從不同方面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目標的設計時,應考慮三維目標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endprint
第三,依據課文文本的體裁不同,設置恰當的閱讀教學目標。閱讀教學目標的設置不宜過多,而應該根據文章的脈絡,解決主要問題,讓學生不僅學到知識,更學到方法。
(二)恰當選擇閱讀教學內容,促進三維目標有效滲透
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精準選擇閱讀教學內容,可以提升教學效率。教師在選擇閱讀教學內容時,應依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三維目標,通過適當的加工整合,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第一,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具有指導性作用,閱讀教學是通過對文本的閱讀培養學生最基本識字、朗讀的能力。因此,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可以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第二,由于網絡資源內容豐富、冗雜,語文閱讀教材也是復雜多樣,導致閱讀教學內容的選擇比較困難,這就要求教師應具備對教學內容進行加工、整合及解讀的能力,教師需結合小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及語文閱讀教學特征,有針對性地對教學內容進行加工整合及深度解讀,提升閱讀課堂效率。
(三)通過小組合作,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改變原有單一、枯燥的閱讀教學課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語文閱讀教學。合作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進行思維上的相互碰撞,可以促進學生對文本的了解,對學生厘清課文的情景、人物、線索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例如在講授《生命 生命》一課時,可以采取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閱讀教學目標。通過任務分工,對課文所寫的三件小事進行解讀,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有助于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時主動參與、積極討論,通過共同學習來解決問題。同時,教師在此過程中要起到一個引導作用,對學生適當加以引導,有助于學生分析問題。
這樣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通過交流和討論,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豐富課程導入形式,培養學生對閱讀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小學生的好奇心強,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多樣化的導入情景,啟發學生的好奇心,進而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了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通過課堂導入的形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老師在課程導入設計時應該豐富、多樣、多元化、與課程教學內容相關,并且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選擇具有趣味性、廣泛性的閱讀資源,融入教學設計中。
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直觀、生動、形象、豐富、有趣的多媒體資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上課伊始始,讓學生走進閱讀內容的情境,能夠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
例如在講授《桂林山水》一課時,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播放有關桂林山水的視頻資料,通過桂林山水的美景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只有對閱讀產生興趣,才能自主去學習,才會愿意讀,讀的效率也會不同。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到導入有趣、過程激趣、總結品趣,將閱讀的趣味性貫穿于課堂中。學生只有把閱讀真正地當作一種興趣,而不束縛于應試教育觀念之下,享受閱讀、品味閱讀,閱讀教學的真正目的才能得以實現。
三、結語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說明閱讀對一個人未來發展與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提升閱讀水平,將持續對一個人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產生重要影響。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對閱讀的教學目標進行精準定位,以提升教學目標的有效性;恰當合理地選擇閱讀教學內容,促進三維目標有效滲透;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教師應對教學設計反復推敲,豐富課程導入形式,培養學生對閱讀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
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1(1).
[2][4]馬英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延安:延安大學,2014.
[3]周玉觀,龍玲,鄧李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亞太教育,2016(34).
[5]魏瑋.小學語文新手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現狀的實證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4.
[6]馮稚.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0).
[7]于寶生.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限制因素與提升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5).
[8]朱景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6).
[9]趙秉東.多媒體技術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J].學理論,2013(15).
[10]于洪利.關于強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對策思考[J].才智,2016(32).
[11]王曉婷.淺談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華夏教師,2016(S2).
[12]劉克祎.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Z2).
[13]張丹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建議[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
[14]于井鳳.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6(15).
作者簡介:張思宇,女,1992年生,遼寧鐵嶺人,渤海大學教育與體育學院小學教育專業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小學教育。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