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香+王學貞
摘 要:語文教材的內容安排,除了大量的漢字、詞語、句式等表達形式外,所占比例最多的就是課文中的插圖了。課文中的插圖雖然不起眼,但是卻能夠幫助學生加深課文內容的理解,開拓學生的視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思考能力,在實際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課文插圖;語文教學;作用
現(xiàn)行的小學低段語文課文大多配有插圖,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低年級學生拿到語文課本后的第一舉動往往是去翻里面的圖片,覺得感興趣再去讀文字。孩子這種與生俱來的對直觀形象的喜愛,值得教師重視。實際上,在課堂教學中,課文插圖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很大,這也是我這幾年的工作經(jīng)驗。
一、課文插圖是良好的教學資源
語文課本人手一冊,學生挨得近看得真。彩板的插圖形象逼真,人物動作或夸張、或寫實,山水景色色彩多樣,這都能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1.教師利用插圖資源,作為導課的工具
例如《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中的第一幅插圖中,在掃地機的四周彌漫著濃濃的塵霧,乘客捂著鼻子和嘴。在學生看圖時,我說:“舊式的掃地機需要改進,那是如何改進的?答案就在課文中。”自然地導入課文。
2.教師利用插圖資源,使學生學會審美
如《故鄉(xiāng)》中共有兩幅插圖,教學時可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欣賞插圖。第一幅插圖描述的是“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海邊的沙地種著一望無際碧綠的西瓜,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這幅圖中描述的是一個天真活潑而又勇敢的少年閏土形象。而在第二幅圖中給我們展示的卻是一個中年閏土的形象。灰黃的臉,很深的皺紋,眼睛周圍腫得通紅,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是破衣爛衫,一雙手又粗又笨,像松樹皮,手里提著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這兩幅插圖中,我們教師可以問學生:“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為何有這么巨大的變化?”(經(jīng)濟生活的艱辛和精神負擔的沉重)教師教學時只要提示學生這兩幅圖所體現(xiàn)的差異原因,學生便能心領神會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
3.教師利用插圖資源,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如《小小的船》配有一幅精美的插圖,圖中美麗的星空、彎彎的月牙、可愛的小姑娘都體現(xiàn)出一種寧靜的美。在引入時,不妨讓學生說說在插圖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教師順勢引導,課文的小詩描寫的就是這樣一幅美麗的圖畫。這樣,學生很自然地走進了文本,且對文本產(chǎn)生興趣,也會為課文的學習奠定一定的情感基調。
4.教師利用插圖資源,對學生傳遞敢于思索、積極進取的思想
在《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第二幅插圖中,布斯用手帕蒙住嘴巴和鼻子,趴在地上做實驗,我在學生看圖時補充道:“一個發(fā)明家需要反復試驗,很辛苦。”接著我又問:“這是誰提醒他的?”“媽媽。”我點撥道“發(fā)明就在生活中,它離我們很近,大家也可成為發(fā)明家。”學生很開心地接受思想傳播。
二、課文插圖,增強學生理解能力
課文插圖體現(xiàn)著課文的重難點,是學生理解課文的橋梁。古詩插圖中有詩句中所描寫的景物。例如《惠崇春江曉景》的插圖中有青翠欲滴的竹林,兩三枝紅艷艷的桃花,鴨子在江水中嬉戲,岸邊蔞蒿遍地,蘆葦剛長出嫩芽來,大地回春,生機勃勃。再讀詩“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就不解自知了。《翠鳥》有兩幅插圖,一靜一動。課文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翠鳥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教學時教師結合這兩幅插圖,就很容易完成了教學目標。
三、課文插圖能豐富學生的觀察能力
低年級學生最常碰到的習作方式是看圖寫話,而我們發(fā)現(xiàn),善于觀察圖片、分析圖片的學生,其習作質量一般來說要領先于其他同學。因此,我經(jīng)常問學生:“從圖中你看到什么?”我常讓學生在講述中豐富著自己的認知,久而久之,學生的觀察能力必定會有大幅度提高。
我們還需要教給學生觀察圖片的方法。觀察景物圖,我們應該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人物圖,我們應該看清楚圖上有哪些人,他們分別在做什么。但這種方法的自覺養(yǎng)成,需要大量的看圖寫話實踐。如果能在語文課堂中給學生一些活生生的例子,相信對他們是有所觸動的。就拿《錫林郭勒大草原》來說,課文描寫的是一幅美麗的草原圖,課文的插圖準確地對應了課文中所描寫的景物。學完了整篇課文之后,我請學生去插圖中圈一圈作者描寫的景物,并想想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的。很快,學生便自己總結出作者是按照空間順序來描寫的。于是,我便告訴他們,我們以后描寫風景,也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寫,這叫做有序。
四、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
新課程標準中提到:文本不僅僅是課文教材中的文字,也可以是語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關圖像等,課文中的有關插圖也是文本。教材中的插圖是靜態(tài)的,反映的是某個瞬間的形象。要使畫面“活”起來,教師必須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畫,進行再造想象和創(chuàng)造想象,以補充畫面上的形象和情節(jié)。例如《漁夫》一文,我要求學生續(xù)寫漁夫一家人以后的生活。學生結合第一幅插圖,想象得很豐富。
總之,課文插圖是寶貴的課程資源。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有效地利用,增進學生語言文字的理解,加強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促進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我們要選好其使用的時機,充分發(fā)揮其功能,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高玉蓮.例談插圖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教學價值[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5).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