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榮霞
摘要:文本教材作為學生第一手學習素材,一線教師如何將教材的魅力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緊密相連,體現(xiàn)教學的三維目標,發(fā)現(xiàn)并挖掘?qū)W生內(nèi)心深處不易碰到的閃光點,使教學過程中產(chǎn)生的情感共鳴點得以綻放,彰顯文本魅力,是我們小語教學著力思考的問題。
關(guān)鍵詞:捕捉;情感共鳴點;挖掘;文本魅力
一、挖掘人物相似點
小說是孩子們喜歡的閱讀文本,特別是遇到與他們同年齡段的主人公形形色色的生活片段,學生們閱讀的熱情不亞于看喜劇。人教版第十二冊語文教材選編了一個單元的童話、小說等著名篇章,供學生們閱讀、欣賞和品味。
二、找準文本切入點
《凡卡》一文教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反復朗讀課文,尋找重點段落并仔細閱讀,品味重點詞句。他們體會到凡卡小小年紀內(nèi)心的痛苦與悲慘生活,感受到老板及老板娘的惡毒,他們從快速的文字閱讀逐漸走進了故事情節(jié),走進了人物生活,思考到社會制度對改變凡卡命運的巨大作用。在互相辯斗中,學生逐漸走進了人物掙扎的內(nèi)心。體會到了一個九歲男孩非人的待遇,艱難的生活。忽然,有人大膽質(zhì)疑:老師,凡卡為什么不反抗,不想辦法回到他爺爺身邊?
三、抓住情感共鳴點
一石激起千層浪,課前布置孩子們大量查找有關(guān)契訶夫的成長背景,生活年代,寫作背景,學生們爭先恐后發(fā)表自己的見聞,原本低沉傷感的課堂一時間百家爭鳴,我感受到了課內(nèi)知識課外找,課外鏈接課內(nèi)用的妙處。[1]同時,更讓人感觸頗多的是學生們對凡卡的同情和憐憫溢于言表,這不正是一個很好的情感共鳴點嗎!我即刻決定讓孩子們動筆記錄下凡卡未來生活的一面。于是一篇篇感人至深的習作,就這樣誕生了。
四、發(fā)現(xiàn)魅力契入點
“孰不知社會這般黑暗,更不知凡卡如此悲慘?!边@是一名學生讀完《凡卡》這篇課文后發(fā)出的感慨。讀著,聽著一個個稚氣的孩子筆下的凡卡,我看到了語文三維目標的美麗綻放。于是寫作的話題自然而來。
1、美麗的名字:《永久的幸?!?、《凡卡奇遇記》、《拾金不昧的凡卡》、《尋找出路的凡卡》??。
2、真實的情感》。片段一:我一口氣讀完了《凡卡》這篇課文,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情不自禁地哭了,我為九歲的凡卡非人的生活感到難過,我仿佛看見了凡卡被老板用楦頭狠狠毒打大的場面。 凡卡,你和我們同齡,卻受了這么多的折磨和苦難,老板、老板娘打你,伙計們也想方設法捉弄。誰都知道,孩子只有不斷地增加營養(yǎng)身體才會長得結(jié)實,才會健康??煞部ǎ绯砍砸稽c兒面包渣,中午喝稀粥,晚上又是一點兒面包渣,至于菜啊、茶啊,根本沒有......。片段二:了解了凡卡的悲慘遭遇,我首先想到的是《三毛流浪記》里的三毛。三毛和凡卡同是生活在舊社會底層的兒童,過的都是非人的生活。三毛孤苦伶仃,但受盡達官貴人的欺負。他們同樣吃不飽,睡不好,面黃肌瘦,整日無精打采。他們同樣懼怕這地獄式的生活,同樣面臨著生存的威脅......。片段三: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多么幸福??!我們集家庭的寵愛與一身。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享受老師無私的教誨,生活衣食無憂。我們不用干重活,可以安心地玩耍,專心地學習,擁有的物質(zhì)條件豐富寬裕。相比起我們的幸福生活,那生活在舊社會的與我們同齡的孩子,他們的命運是我們現(xiàn)代孩子難以想象的,這是讓我們感到非常遺憾和同情。
3、鮮明的性格。片段一:你這小兔崽子,趁我們不在的時候偷我的鋼筆,用我的墨水,還敢在我的房間里睡大覺,你活得不耐煩了吧!”片段二:凡卡又夢見爺爺,爺爺帶著泥鰍來接他了。突然,一碰冷水從他頭上灌了下去,把他拉回了現(xiàn)實。‘好你個兔崽子,竟敢偷懶,看我不打死你!說著老板拿起身邊的皮帶在弱不禁風的凡卡身上抽著,嘴里還不停地叫罵著。凡卡不敢哭,因為他知道,越是這樣,老板就會越兇狠??”簡單的語言,老板的惡毒、自私形象在文字當中凸顯,愛憎情感得到了宣泄,使惡者更惡、痛者更痛。
4、美麗的夜景。片段一:大雪紛飛,平安之夜,格外寧靜,可憐的凡卡穿著單薄的衣服,光著腳,走在大街上。透過窗戶他看到家家戶戶熱鬧的景象,心中不由陣陣心酸......片段二:到了鄉(xiāng)下,凡卡接替了爺爺?shù)墓ぷ?,成了守夜人。美麗的鄉(xiāng)村,明凈的夜晚,泥鰍跑來跑去,顯得那樣親熱。有一天,管家告訴凡卡,老爺沒有孫子,看他機靈乖巧,準備讓他當自己的孫子。這些均出自那些原本不愛寫作的孩子之手,從他們歪歪扭扭的字體中讀出了善良的品質(zhì)和美好的愿望。
5、曲折的情節(jié)。片段一:凡卡一天到郵局看信,回來的路上遇到一輛馬車駕駛過身邊,車上掉下一串精美的項鏈。凡卡追去時,馬車已無蹤影。第二天,街上出示了一份公告,重金是項鏈。凡卡等到主人后物歸原主。富人被凡卡的品質(zhì)打動,收他為義子并接他的爺爺一起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片段二:凡卡遇到了一位沒兒沒女的紳士,培養(yǎng)他學手藝,他最終擁有了一座大工廠的經(jīng)營者。
6、美麗的歸宿。片段一:他每夜和爺爺穿上棉襖去村子里轉(zhuǎn)悠,和老母狗,泥鰍一起玩,多么美好快樂的日子呦!片段二:后來,凡卡有了自己的財產(chǎn),他把一半的錢用于救濟窮人,受到了當?shù)厝说膼鄞鳌C康搅似桨惨?,都會有祝福者與凡卡一同歡樂??”片段三:凡卡合上了眼睛,他夢見自己的爺爺向他走來,一起飛向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五、生活話題書中來
此小說寫于1886年,當時正是俄國沙皇統(tǒng)治最黑暗的時期,人民過著苦難的生活,無數(shù)破產(chǎn)的農(nóng)民被迫流入城市謀生,他們深受剝削之苦,連兒童也不能幸免。遙遠的時空,并沒有限制孩子們發(fā)揮想象的空間,他們努力用自己的智慧和理解去改變書中人物的命運,他們編創(chuàng)的故事,融入了自己的善良、純真、愛憎、好惡,融入了自己的所見所思,融入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們的情感在靜思中得到了啟迪,在寫作中得到了升華。習作源頭在生活,人性深處最真實的一面被激起,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關(guān)鍵的環(huán)節(jié),用之則見其魅力。
情到深處自然流,孩子們的心靈是單純的,他們眼中觀摩到的世界是純真的。如何發(fā)現(xiàn)并挖掘?qū)W生內(nèi)心深處不易碰到的亮點,是我們小語教學著力思考的問題。新課標提倡的三維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理論性強,但作為教學一線的教師如何抓住教學過程中的契入點,換醒學生的潛能爆發(fā)點,練就小語的表達功能是每節(jié)課都要思考并探究的話題。
參考文獻
[1] 史迎霞. 情感共鳴式教學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實際運用[J]. 教育與職業(yè),2013,(11):151-1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