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佩
【摘 要】當前,高職院校微課的建設數量相對豐富,但應用還處于淺層次的探索階段。針對目前高職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基于微課構建實訓課程的移動學習平臺和進行實訓微課資源的開發,推進高職實訓課程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革新,為微課資源的共享與應用探索新途徑。
【關鍵詞】微課;高職院校;實訓課程;移動學習平臺;微課應用
一、高職院校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的實訓教學能夠模擬企業真實工作環境,培養學生開展工作項目及任務的情境體驗,從而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實現工學結合的培養目標。但在實際的實訓教學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
(一)軟件方面
大部分高職院校由于師資緊缺,實訓課程往往只有一名教師現場輔導,以會計專業為例,高職會計專業一個班的人數大約在50人左右,初次參加會計基礎實訓學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當學生數目眾多時,教師分身無術,疲于應付,難以保證為每個學生答疑解惑。教師在實訓操作前講解示范時,學生并不能看清楚設備的細節部分和實訓操作的手部精細動作,即使近距離觀看也只能局限于少量的學生,且未必能領會要領。很多學生因看不清楚和不明白實訓內容而失去了實訓的興趣。
(二)硬件方面
現已進入“互聯網+”的時代,傳統的實訓方式已不能滿足現有學生的需求,再次加上實訓室的使用涉及到教學計劃的安排和教學資源的調度,往往在學生完成本課程的實訓內容考核后,這間實訓室就不再對他們開放了,無法滿足學生溫故復習或鞏固操作要點的需求。往往一段時間之后操作要點已經淡忘,不利于學生掌握技能。
二、基于微課的實訓課程移動學習平臺的構建
智能手機作為現代社會最廣泛的交流設備已經成為在校大學生的必需品,高職院校大學生用手機瀏覽網頁或娛樂的比例迅速增高,移動終端應用(APP)作為移動設備功能的擴展,受到越來越多大學生的關注,這為推行我們的微課移動平臺奠定了硬件支持和技術保障。
(1)很多高職院校都有校園學習平臺系統,實訓課程的系列微課資源建設完畢后也可上傳至校園學習平臺。移動平臺可以通過使用現有校園學習網站的數據建設新的移動終端應用(APP)來實現。
(2)為實現有效學習,平臺應包括豐富的高質量的學習資源、良好的學習支持服務體系和及時有效的反饋評價。因此,平臺的功能設計包括教師教學資源(PPT、案例、仿真實訓、微課視頻資源等)、學習交流社區和作業發布考核三部分。
三、基于微課的實訓微課資源的內容建設
(1)實訓項目的設計旨在讓學生通過實訓項目的生產或施工,掌握相應技能,可以獨立完成相同或相近的生產或施工任務。實訓內容應具有典型性、遞進性和完整性的特點。設計典型的工作任務,順序的編排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所有實訓項目的組合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涵蓋該課程領域對應崗位工作任務的基礎技能和關鍵技能。實訓微課資源設計內容上突出典型工作任務的重點難點,組織編排上要體現實訓項目的遞進性和完整性的特點,作為實訓教學的一個環節和過程,配合輔助教師的現場實訓教學。
以會計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稅費計算與申報”為例。本課程的實訓微課資源的情境設計是依據企業真實工作項目展開,將項目進行分解成個個具體的任務,同時兼顧由易到難,由簡單到綜合的學習順序,構建重組了基于稅費計算與申報情境的微課系列視頻。
(2)根據實訓任務的遞進性和完整性組織編排微課的順序,實訓項目的微課單元標題簡明扼要,突出主題與任務,建立脈絡清晰的索引。每節微課簡要介紹本次的實訓目標和實訓任務,羅列要使用的工具,重點突出操作流程和重點難點,以特點鏡頭突出操作過程中的細節和注意點,以醒目字幕提示實訓中涉及到的國家標準規范的相應條例,實現內容與操作的高度融合,使學習活動更有針對性。
(3)構建實訓課程基于微課的移動學習平臺,是實訓教學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革新,能有效解決目前高職院校實訓教學的師資緊張、操作細節無法充分觀摩、難以個性化教學等客觀存在的問題,實現高職院校實訓教學內容的多樣化建設,推動實訓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微課移動平臺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學習者能自我調節學習步調與進度,改變學習方式由被動式向主動式、互動式學習轉變,實現了學習模式的變革。實訓微課移動學習平臺的構建為微課資源的共享與應用提供思路,有重要的現實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崔巖.移動開發平臺的構建[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年27期.
[2]朱宏潔,朱赟.翻轉課堂及其有效實施策略芻議[J].電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3]鄭紅.淺談HTML5技術與新媒體應用[J].中國傳媒科技,2013年01期.
[4]姜玉蓮.微課程研究與發展趨勢系統化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3年12期.
[5]朱贇,王玉善.跨平臺移動開發技術jQuery Mobile的應用分析[J].福建電腦,2013年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