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倩貞
【摘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多媒體,發揮多媒體優勢,構建一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多媒體為輔助的新型閱讀教學模式,是改革傳統語文教學,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多媒體;閱讀能力;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21世紀是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一個知識突飛猛進的時代。作為老師,我們擔負著培養新世紀人才的重任,著力培養學生快速閱讀、吸收各種信息與知識的能力。我們日常的閱讀,主要通過一篇篇范文教學,授之以一定的閱讀方法,但是這對培養學生快速接收信息,進一步開闊他們的視野,增強閱讀的能力是遠遠不足的。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多媒體,發揮多媒體優勢,構建一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多媒體為輔助的新型閱讀教學模式,是改革傳統語文教學,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推進素質教育改 革的有效途徑。經過一些階段的研究與探索,我們初步有了如下認識。
一、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大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知 者。”這就強調了興趣在人們學習中的積極作用。皮亞杰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有了濃厚的興趣,調動其潛在的學習動機,形成最佳的心理狀態,迅速投入學習中,成為整個教學過程的積極探究者。
要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方法有很多,運用多媒體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多媒體則指錄音、幻燈、投影、錄像、電影、計算機等教學手段,同時作用于學生的不同感覺器官,催化啟動學生的內驅動系統,引起學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激發他們的興趣和記憶,活躍他們思維。如我講《守財奴》一文時,我先播放葛朗臺與女兒歐也妮爭奪梳妝盒的精彩鏡頭,以吊起他們的胃口,誘發他們的閱讀積極性。在他們快速閱讀文本后,再播放表現主人公性格特點的片斷,讓學生結合課文與影片反復琢磨、認真體會,找出描寫人物性格的語句。同時,我有意識地介紹與課文有相關聯系的整部名著,還節選巴爾扎克的《高老頭》《幻滅》中的精彩片斷,“引誘”學生去閱讀這些作品,激發他們閱讀課外書的熱情,鼓勵多讀、善讀中外名著,從而達到提高他們閱讀水平的目的。
二、促使學生的認知、理解能力導向深入
語文教學中,借助電教媒體的投影片、錄像片或電腦畫圖創設一定的情景,提供豐富的感知材料和優美意境,往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他們閱讀的主動性、積極性、持久性,使他們的情感更投入、更深入地領會文字的內容;更容易、更快捷地掌握文章的深刻意蘊和豐富內涵。生動形象的畫像展現,有利于學生在腦海中建立正確的表象,再回到文字上的理解與領會,那么,學生的印象更深刻了,知識更牢固了。如我教《雨中登泰山》一文,我先讓學生觀看CAI圖片,領略泰山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引發學生的情感與興趣,啟發學生積極投入閱讀,迅速找出游覽線索和景物特征,掌握課文思想內容。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當一回小導游,邊觀看圖片邊介紹景色,小導游講得有聲有色,大家聽得津津有味。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領悟,提高理解能力,又鍛煉了說話能力。
三、提高學生閱讀速度與效率
電教媒體是促進學生迅速進入閱讀狀態的最佳方法,它使學生不單為感知文字而讀書,而且同時啟動整個思維動力系統,通過感性經驗表象的作用,使一個個方塊字活動起來,懂得了言之所言、述之所說,并為之動情,因而他們接收信息的狀態達到了知與情的高度統一,理解與分析文字的速度加快了。再加上長期習慣于電腦屏幕滿屏滿屏地閱讀,更有利于信息接收效率的提高。
實踐證明,閱讀速度提高,有利于培養學生高度的注意力和集中力,鍛煉他們頭腦的機敏性和高靈性,排除潛意識中其他思維的干擾,增強知識的理解、吸收和消化能力。這些能力的增強,進一步推動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從而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
四、拓展視野,培養自學能力
多媒體教學能促使學生閱讀速度的加快,相對同一時間來說,學生的閱讀容量也增大,詞匯量也增多,知識面也拓展,這是經常使用電教手段的結果。“受人以魚不如授以漁”,老師在課堂上傳授的知識有限的,最主要還是教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注重培養自學能力,使他們一生受用。如我在多媒體教室上《一次大型的泥石流》時,教學流程:
視頻→設疑→解疑→發言→歸納
具體過程:首先,播放泥石流爆發的影片,使學生感受到泥石流的破壞力,引發思考:為什么我國會產生泥石流,重點在哪些省份爆發,危害情況怎樣,如何防治,取得了哪些成效。其次,學生上網查閱資料,解決某些問題;再次,學生發表見解,共同討論;最后,老師點撥疑難,歸納答案。這樣,多媒體的介入不但改善了傳統教學模式,優化閱讀教學過程,營造一個主動、活潑的獲取知識信息的氛圍,而且在短時間內有效地拓寬學生眼界,增強自學能力,充分體現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又發揮老師的主導地位。
五、便于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感情朗讀有助于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美,使之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加速學生語言文字的積累,因此感情朗讀是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有人認為,重視多媒體的視聽效應,會忽視對學生感情朗讀的指導,其實,只要我們把握時機,采用多媒體輔助,為學生提供生動具體的圖像,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課文,也更容易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再配以適當音樂,朗讀效果也更好。如我講授《鴻門宴》一文中,播放鴻門宴的片斷,使學生了解宴會上刀光劍影、殺機四伏的情景,理解一些生僻字詞(戟、跽、彘肩等)。接著,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朗讀感情更加豐富,更好地掌握人物的性格。
21世紀,伴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多媒體技術不斷發展,涌現多元化教學方法。借助多媒體,發揮它的優勢,突出它的最大效能,更好地為閱讀教學服務,可使我們老師如虎添翼,使教學效率得到質的飛躍,并給語文教學帶來美好的明天。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