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評價活動是美術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課改至今,美術評價的作用被廣大教師所重視,老師有意識地削弱了評價的甄別功能,努力提高評價的激勵功能、反饋功能的作用,但其作用還沒得到充分的發揮。常用的教師評價方法一般有語言評價、等級評價、展示評價等,但幾種評價均有局限性。那么,有沒有一種評價方式可以擬補不足,具有直觀性、持久性及全面性呢?從少先隊的“雛鷹爭章”活動中得到啟發,把爭章評價機制應用到美術教學中,不斷優化,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關鍵詞:爭章評價;美術教學評價;激勵;反饋;有效
一、什么是爭章評價
所謂“爭章評價”就是指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出發,把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態度、質量等方面的要求,具體內化為若干枚獎章,鼓勵學生從課堂學習的具體環節入手,發現自己的潛能,看到自己的進步,證明自己的成功。爭章活動面向各年段學生,但側重點稍有區別。爭章評價的有效性,就是要教師利用好爭章的形式,以相對簡單的蓋章機制作為原動力,促進全體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提高繪畫水平,提升美術素養。
二、如何實施爭章評價
1.在爭章評價初期,我針對不同的爭章項目,制作了不同的印章,在實施過程中,發現雖然使用不同的印章為學生蓋印,學生能容易識別自己在哪方面得到了老師的肯定,但教師操作起來并不方便,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針對這種情況,我將印章簡化為一個,并跟學生約定好我會為學生設立什么印章,每次蓋章前告訴學生我蓋的是什么章,那么學生就既能清楚知道自己得章的原因,亦簡化了教師操作的過程,使之既能激勵學生又能提高教師教學效率。課前,走進課室,我就告訴學生要蓋“工具章”,課中,針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事先告訴學生接下來我會蓋什么章,學生就會有意識地去改進自己的畫面效果,如沒蓋到“顏色章”的同學,證明他這一點不過關,他們就會有意識去改正。這樣在課堂上就對學生的作業及時地進行了個性化評價,學生能馬上彌補不足,也節省了老師的作業批改時間。而這個章是隨時可以變換著花樣來使用的,只需要老師事先作出語言的說明,具有豐富的靈活性。這樣,一個小圖章就可以以不同“身份”及時地控制好課前課后各階段的學生學習狀況了。當然“身份”不能太多,不然學生會容易混淆,在5種左右為宜。
2.我要求學生在速寫本上制作爭章評價表,表里面分學習內容、課堂紀律、答問、繪畫技巧、作業質量五欄,一個學期一個表,這樣表中既能清晰反映學生整個學期里課堂表現及作業質量分別表現如何,又能看出學生整個學期學了哪些知識,每一次作業的完成質量如何,課堂表現如何,實現了寬度與深度的統一。
3.通過爭章評價的實施,大部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提高,但仍有小部分學生比較懶散,于是我把爭章評價作為學生的平時成績,占期末考核成績的一半,在課堂紀律和作業質量中設一個最低獲章數,達不到最低獲獎數,則直接影響期末考核成績,這樣的做法,對于部分懶散的學生起到了一定的警醒作用,尤其是高年級中不帶美術工具、不積極回答問題、不積極完成作業的現象得到了明顯的扭轉。
4.爭章評價對學生帶來較大的激勵作用。實施爭章評價后中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特別喜歡美術課,課堂紀律非常好,爭章評價對培養低年級良好的繪畫習慣及上課習慣起到很大的作用。中高年級的作業質量得到明顯提高,完成率有所上升,以往存在一定數量的學生作業較慢,作業總是有頭無尾,在實施了爭章評價后,這部分學生欠作業的現象得到了一定的扭轉。高年級學生往往羞于回答問題,在實施爭章評價后,積極回答問題的往往是上課紀律不怎么好的學生,因為有最低獲章數的限制,他們爭取不到安靜章,則會通過回答問題的方式把落下的差距補回來,爭章評價機制推動了這部分學生在課堂中學到該學的知識。
5.實施爭章評價后,每節課基本上有一個固定的蓋章流程,一節課里前1分鐘:安靜章、工具章;課中:答問章、創意章、顏色章等,最后一個課時蓋作業質量章。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了默契,教師的課堂組織比以往要順暢高效。教師也不需要再利用課余時間批改作業,而且可以當著學生的面給學生蓋章,給他們提意見,這樣學生在第一時間可以更直觀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
三、爭章評價實施的效果
1.爭章評價能隨時與其他評價方式結合,如語言評價、等級評價等,形成更高效全面的評價體制。
2.爭章評價是一種有效可行的評價方式,它推動學生學習主動性,輔助教師提高教學效率。
3.爭章評價有深度有廣度,能全面反映學生整個學習階段的變化及整體狀況。
作者簡介:李婉君(1981.3—),女,廣州番禺,本科,職稱:小學高級美術教師,供職單位:廣州市番禺區傍西小學,研究方向:美術課程評價體系。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