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曹羽豐 徐墁壤
摘 要 在我國的老齡化背景下,老年人力資源開發面臨著家人不支持、社會不理解的觀念困境、政策法規缺乏和不完善的困境以及信息缺乏和可靠性缺失的多重困境。本文認為要解決這些困境,需要通過家庭、社會、企業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消除觀念阻礙,加大宣傳力度;推進相關法律和規章制度的訂立和落實;發揮社區基礎作用,建設老年人就業信息平臺,從而促進蘊含在老年人力資源中的潛力的釋放。
關鍵詞 老齡化 老年 人力資源 開發
作者簡介:王婷、曹羽豐、徐墁壤,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C91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8.225
中國人口數量正在不斷加劇,人口老年化問題也越來越突出,老年人口的增加使得中國人口問題凸顯。雖然西方發達國家也存在人口老年化問題,但是無論從人口數量,還是老年人口增長速度上看,其都與中國的老年化問題截然不同。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與中國的國情,即經濟的發展、工業水平等等,此外,老齡化問題還受到社會物質財富、精神文明、養老服務體系、社會保障水平等的制約。
增長速度快、空巢化等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綜合特點,如果老齡人口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將會使中國遭遇人口結構失衡、勞動力短缺、社會負擔加重等問題。
老年人力資源在效益、成本和社會影響等方面都有著其他人力資源無法比擬的優勢,尤其是對于低齡老人,他們通過參與社會以實現自我的欲望十分強烈,并且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廣博的人脈,企業雇傭他們往往耗費較少的前期投入和培訓周期就可以獲得好的效果,是一件對老人、企業和社會三方有益的事。本文正是基于老年人實現自我的前提,對低齡老年人力資源開發的困境進行了探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解決路徑。
一、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
(一)觀念落后
目前,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存在的首要問題就是老年人再就業的思想觀念困境。所謂觀念困境一方面是指家庭對于老年人重新就業的不理解、不支持的思想造成的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困境;另一方面是指中國社會“尊老、敬老、愛老”思想造成的老年人再就業存在重重阻礙 。
首先,家庭是影響老年人力資源開發的直接因素。就現今中國城市的家庭結構來看,大部分家庭處于“四二一”模式 ,即一個原生家庭中有四位老人,兩位父母,一個孩子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老年人在家庭中的主要角色就是幫助照顧子女的孩子或自己的配偶,并且大部分老人的再就業意愿會受到子女的影響。當子女對父母再就業的意愿不予理解時,老年人很難進行再就業。這種家庭觀念對老年人力資源開發的影響,歸根到底是傳統家庭思想對老年人實現自我的束縛。
其次,社會是影響老年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因素。我國社會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傳統的“尊老、敬老、愛老”思想,賦予我們的對老年人刻板印象是:老年人是弱勢群體,需要受到保護。當然,本文不否認老人應受到保護,但是在老年人再就業這個問題上,老人的就業權利應和所有青壯年保持一致。然而,在這種老年人是弱勢群體的社會觀念下,老年人再就業無論是在就業機會、崗位、培訓還是在就業保障上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傳統老年人是弱勢群體的思想阻礙了老年人力資源的開發。
(二)制度和政策困境
首先,老年政策存在限制性和滯后性。目前,我國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存在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相應的政策體系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完善,政策機制不能得到很好地實施,使得老年人力資源開發仍處于分散、自發、不確定的狀態。為解決此問題,亟待建立老年人力資源的價值評估、使用管理、權益保障體系。
再有,目前缺少老年人再就業保護的法律法規,老年人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全面的保護。1994 年頒布的《勞動法》對退休人員的權益沒有做出相關規定,新的《勞動合同法》和2013 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權益保障法》依然沒有對老年就業者的合法權益做出明確的法律界定,老年人再就業立法工作遠遠落后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 。
(三)信息困境
首先,信息缺乏雙向流通。不僅老年人缺乏獲取就業信息的有效途徑,而且企業也缺失發現有再就業需求的老年人的信息的方法,老年人的就業信息難以在市場上流通,這導致想要雇傭老年人的企業和有繼續工作愿望的老年人往往無法實現對接 。一方面有再就業需求的老年人難以找到自我實現的途徑,老年人力資源被閑置;另一方面企業也被迫以較高的成本和較長的周期來培訓年輕人,使得社會資源被浪費。
其次,信息的可靠性缺失。大部分老年人由于對新事物接受能力有限,缺乏對各類信息的辨別能力,很容易成為不法分子實施詐騙的對象。當老年人產生了對再就業的需求時,由于缺乏可靠的信息來源,就很容易陷入各種“黑心中介”、“崗前培訓” 甚至是傳銷組織的騙局中,這也是老年人現實所面對的困境之一。
二、老年人力資源開發的化解路徑
面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我們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思考,一是可以通過生育政策調整來試圖降低老年人口比重。如全面放開兩孩的生育政策來稀釋老年人口在中國總人口中的比重。二是完善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解決政策滯后和公共政策的不足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從而解決老年人口的養老、醫療、長期照料等一系列問題。三是提高人們對于老年人口的認識問題。四是實現老年人口的再就業,妥善處理和協調就業壓力。具體來說有以下問題:(一)社區、企業、政府三方結合,逐步消除觀念阻礙
老年人力資源開發首先需解決的是思想觀念的阻礙,這就要求全面且深入地宣傳低齡老年人力資源開發政策及相關信息。針對傳統家庭觀念的影響,要從基層社區做起,做好基礎宣傳。因為社區是直接接觸老年人的途徑,所以要做到以社區為單位進行直接宣傳,逐步改變傳統家庭對老年人再就業的不理解的現狀。
針對社會對老年人的偏見,要從政府與企業方面進行宣傳。政府在制定與完善老年人力資源開發政策的同時要結合媒體進行大范圍宣傳,逐步改變社會對老年人再就業的態度 。企業則應該改變觀念,逐步增加老年人就業機會與工作崗位。只有企業接受老年人就業,才能真正解決老年人力資源開發的供需平衡問題。
(二)推進相關法律和規章制度訂立和落實
國家應該針對老年化問題專門制定相應的利于老年人力資源開發的法律法規,完善規章制度,從而從根本上推進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完善相應的管理體系。比如可以把老年人的經濟活動定性為視同勞動關系,在最大程度上使得老年人的勞動標準上能夠最大程度地與勞動者一致,并且,制定靈活的勞動合同期限和社會保障政策,以保護弱者為基本出發點,以保護老年人就業的合法權益和用人單位的利益 。此外,還應該制定配套的政策來規范相關方面的權利和義務,讓老年人也能積極參與到經濟活動中,體現他們的勞動價值,依法保護老年人的勞動權利。
此外,我國應盡快推進落實退休制度改革,以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避免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針對身體健康并仍愿意投身于社會建設中的低齡老年人,可以采取延聘或返聘的方式,讓其能夠參與社會活動,為國家做貢獻,在工作時間上實行柔性管理 ,使得低齡老年人能夠實現二次就業,并且在此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發揮社區基礎作用,建設老年人就業信息平臺
建設老年人就業平臺,發揮社區在促進老年人就業上的基礎作用。社區是老人除了家庭以外最熟悉和最容易的獲得信息的途徑 。因此,可以加強社區搜集老年人再就業信息的功能,并定期予以公示,除此之外,還可以促進一些有雇傭老年人需求的企業與社區對接,使老年人可以方便快捷的獲取一些可靠的就業信息 。這樣一來,一方面,社區為老年人對就業信息的獲取提供了一種方便的途徑,另一方面,由于社區人員可以對就業信息實施一次篩選 ,大大增強了信息的可靠性,有效避免老年人上當受騙。
注釋:
張宇.低齡老年人力資源的利用與開發.技術與市場.2016, 23(1).154-155.
余依霖.開發老年人力資源應對人口老齡化危機.勞動保障世界.2014(26).
張戌凡.老年人力資源開發的結構動因、困境及消解路徑.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35-41.
張學艷、范參軍、李文君.老年人力資源開發的現實困境與化解路徑.攀枝花學院學報.2016, 33(4).20-25.
曹景慧.人口老齡化背景下中國老年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河南科技.2014(1X).243.
李朋波、白奔、張超. 國內老年人力資源開發的研究述評與展望.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6(8).6-12.
付仟仟、侯典牧.我國老年人力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探索性研究——基于北京市、湖北恩施州的調查.中國女性人才資源開發與利用國際研討會. 2013.
潘靜靜、程承坪.中國低齡老年人力資源開發研究.當代經濟管理.2013(3).65-71.
倪清、孫麗麗、王成城、杜鵬程.我國老年人力資源市場開發研究——基于組織身份差異的分析.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5(19).72-79.
王樹新、楊彥.老年人力資源開發的策略構想.人口研究.2005(3).63-69.
程馨.中國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老年人力資源開發研究.青島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