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力倩
摘要:電子商務是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絡化、信息化。從起步以來,一直受到各界的質疑,但是憑借其便利,種類繁多、齊全的,對比度高的優點,逐步的成為社會購買力的主要實現方式,隨著電子商務發展其財務管理問題也日漸凸顯,其中成本控制是電子商務財務管理中要著重關心的問題,而現在有一部分電子商務企業更是一個從原料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都實行網絡化,這更需要企業具有綜合的財務管理能力,否則就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本文以供應鏈為主線,先是介紹電子商務企業的財務管理,然后介紹了基于供應鏈的成本控制的內涵、基礎理論和控制方法,最后講述了電子商務企業怎樣利用供應鏈進行成本控制。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企業;成本管理
電子商務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全新的改革,使企業的生存發展之道也隨之改變。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改革發展,成本控制的好壞已然成為企業是否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標準之一,關系著企業的生興亡。企業要想健康,穩定,持續的發展就一定要不斷完善成本控制方法,將成本控制做到最優。在電子信息時代,供應鏈管理用網絡將企業的銷、產、供、研等活動組織到一起,企業要進行成本控制,首要條件就是要科學的管理供應鏈中的經濟活動。
一、電子商務企業的財務管理相關理論知識
電子商務的財務管理不同于以往的實體經濟,它是建立在虛擬網絡的交易平臺之上,其支付交易方式通過第三方交易平臺和銀行建立合作關系通過網絡安全渠道進行的交易,而財務管理就要有特殊的管理手段,而當今電子商務的生產經營都不是獨自一家企業所能完成的,都是由多家企業合理分配去做產品,形成一個生產銷售的供應鏈,而在供應鏈的財務管理中就要處理好供應鏈各商家的交易關系,控制好本企業的經營成本,做好電子商務的財務管理工作。
二、基于供應鏈的成本控制的內涵、基礎理論和控制方法
(一)基于供應鏈的成本控制內涵
相比于單個企業的成本控制來說,供應鏈成本控制的范圍較廣,包括與企業合作的各個企業,它要求供應鏈上的企業要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使企業聯合共同對供應鏈成本進行控制,從企業的原料,生產到銷售到進行下一環節的企業都要有完備的財務管理體系,對各個環節從時間、產出比、成本控制進行科學量化,及時糾偏,避免浪費以及規避企業風險,最終實現供應鏈整體的財務收益,使整條供應鏈上的企業核心競爭力都提升。
(二)基于供應鏈的成本控制基礎理論
第一:價值鏈理論。價值鏈有三種類型:企業內部價值鏈、行業價值鏈、競爭對手價值鏈。多個單元價值鏈構成了企業的商業經營活動,一個價值鏈既會創造價值又會消耗成本,主要用后續價值鏈的所需和成本降低程度來衡量前面價值鏈的價值。企業供應鏈的上游是原材料或者是產品的供應商,下游是其顧客,這種緊密的關系對降低價值鏈中企業的成本很有幫助。第二:交易成本理論。交易成本理論是于1937年被是英國經濟學家羅納德·哈里·科斯提出,他認為:“交易成本是獲得準確市場信息所需要的費用,以及談判和經常性契約的費用。”在這個過程中無疑會產生很多的交易成本,這就需要一個“供應鏈”來降低所需成本。第三:委托代理理論。倡導企業將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企業所有者將經營權讓出轉移,將剩余索取權保留。基于供應鏈的成本管理的基礎就是企業上下游關系的管理,而委托代理理論就是解決其合作利益的問題,所以其為供應鏈成本管理提供了依據。第四:組織間成本管理理論。組織間成本管理理論的中心思想就是通過供應鏈上各個企業的努力來降低成本,其管理對象是有合作關系的企業。組織間成本管理能增強企業的合作精神,能為了共同的目標去提供供應鏈的效率從而增加收益。它對于企業之間的協調依賴度高,所以只適用于供應鏈比較精細的企業。
(三)基于供應鏈的成本控制方法
1.作業成本法
成本核算是作業成本法的方向,它的內涵是:企業經營作業消耗資源,企業為客戶最終提供的產品會消耗作業。所以它的宗旨就是將因成本變動而引起的資源耗費更科學的配置到企業產品中去,這樣利用作業成本法企業就可以檢測出那些無用的作業,并對其進行削減來降低作業成本。
2.目標成本法
目標成本法是通俗來說就是企業通過市場調研了解客戶需求之后,將客戶需求細化為企業作業的各個步驟中去,給企業最終盈利提供保障。
3.生命周期成本法
Kenneth Blanchard和Wolter.J.Fabrycky對生命周期成本法的定義是:“生命周期成本是指在系統的生命周期中與該系統相關的所有成本”。采用此種方法就可以明確供應鏈上企業作業的全部成本,可以熟知影響成本的成分,便于企業制定出成本最小方案。
三、電子商務企業基于供應鏈對電子商務企業的成本控制研究
(一)建立基于EDI的信息技術支撐系統,控制與信息傳遞有關的成本
EDI系統的構建是電子商務重要的信息通訊渠道,是建立在計算機和計算機之間的商用系統,是企業利用供應鏈進行成本控制的一個重要工具,在基于供應鏈的電子商務貿易下,EDI的建立就會非常的重要,通過建立EDI系統,供應鏈中的企業可以將企業的財務管理在EDI信息平臺進行合理化可見,交流企業之間的財務管理信息,實現供應鏈整體的財務成本控制。
(二)與供應商建立共贏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更好的對企業成本進行控制
合作才能實現雙贏,在如今電子商務企業競爭如此慘烈情況下,電商企業也開始抱團取暖并已經關注到與企業有關的整條供應鏈相關利益,從電子商務的上游供應企業到電子商務的下游銷售企業,整條供應鏈的利益關系到鏈條中的每一個電子商務企業的利益,只有處理好每一個環節,做好每一個環節的財務管理,才能實現對成本的有效科學的控制,才能整體上為整個供應鏈的每一個企業帶來利益,供應鏈企業間需充分了解合作伙伴并建立行之有效的企業間財務管理制度并簽署合作文件,做到依法合作,進行成本的控制。
(三)應用EPR工程優化管理流程,加強企業對成本的控制
在電子商務企業中要建立EPR系統,所謂EPR就是網絡公關,做好電子商務企業的網絡工作,從企業的進貨渠道到企業產品的設計加工再到企業的銷售都要進行EPR管理,做好網絡的宣傳,為企業打造優良的企業形象,加強企業各個環節的控制,對其進行網絡監督與控制,整合內部與外部的資源,有效的提高了企業物流的效率,減少了企業的庫存,為企業進行成本控制帶來新的手段和方法,有效的進行成本控制。
(四)跨境電商的供應鏈成本控制
在如今越發壯大的電子商務交易中,已經實現了電子商務的全球化,跨境電商的發展也越來越迅猛,國際合作無論從深度還是廣度都有所提升,因此從跨境角度提高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能為企業帶來不錯的收益。而跨境電商的起步較晚,缺少應有的政策支持,所以處理好跨境電商的財務、稅務問題是其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環節。首先,做好跨境業務的財務管理制度,以及熟悉跨境的相關政策,并做好海關,外匯局等相關部門備案登記,做好未雨綢繆。其次,境外業務成本,物流、結算以及交易過程中明確貨物管理范疇,如果有保質期敏感的貨物要提前測算各個環節的時間損耗并制定預警方案,最大限度降低損失。再次,還要注意支付機構的外匯管理,做到時刻緊跟外匯跟新,做好外匯管理降低企業的成本。最后,做到企業實時更新庫存信息,電商平臺數據,根據每批次采購實時計算成本,并對交易過程中發生的風險進行全面性的分析,提高企業綜合成本控制能力。
四、結束語
處在電子信息技術普及的時代,產生的電子商務在給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使企業面臨這前所未有的挑戰和風險。企業要想利用電子商務發展,就要看重電子商務的財務管理,做好成本控制,處理好供應鏈中的各企業之間的關系,而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發展是時代所需,是現代企業合作經營的主要模式,因此,電子商務企業的供應鏈成本控制極其重要,電子商務要把其放在首要位置。
參考文獻:
[1]薛華.供應鏈成本管理與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2]張偉.電子商務環境下基于供應鏈管理[D].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3]張曉明.供應鏈優化的有效手段:電子供應鏈管理[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1).
(作者單位:四川藍海良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