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衣古力·吾甫爾
摘 要:高校資助工作的展開需要依照“貧困生資助工作”的相關要求進行開展,需要進行精準資助和高效資助,保證學生能夠順利地完成學業,當前,需要對高校的貧困生資助工作進行重點的排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推動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實現由量到質的轉變,提高貧困生資助工作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提高貧困生“精準資助”工作的措施。
關鍵詞:高校貧困生;精準資助;工作;探討
2016年中國學生發展資助報告顯示,我國普通高校學生資助金額為716.86億,相比去年增長24.86%,國家設立了獎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學費補償貸款代償、研究生“三助”崗位津貼、勤工儉學、困難補助、伙食補助、學費減免等多種資助體系,在保證學生日常生活的同時使他們能夠順利完成學業,學校的資助工作,很好的保證了家庭困難學生的受教育權,體現了黨和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關注,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學生的資助工作存在著很多不良現象,如實際家庭情況認定不科學,資助管理過程過于粗放,降低了國家資助資金的使用效率,影響著精準資助工作目標的實現。中央提出精準資助思路的政策因人施策,以提高項目安排和資金的使用效率,在高校學生精準資助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家庭的經濟困難程度、發生原因、個人資金現狀等方面進行綜合的考核,通過健全完善的考核機制,提高資助工作的精準度。
1 高校貧困生精準資助的基本內涵及必要性
1.基本內涵
高校資助工作的精準化理念來源于國家的精準資助。為了進一步推進精準化資助工作,需要全面理解精準資助的概念,精準資助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不同貧困人民的狀況,用科學有效的手段對貧困對象進行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的治貧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在對貧困地區進行考察時提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資助的資助理念。首先是對困難學生的識別,需要出具當地政府部門出示的貧困證明,至少需要村縣兩級的證明,學校對貧困生的家庭情況要進行全方位的調查,進行合理有效的規劃,保證貧困學生認定的公平,準確。其次,為了進行精準化資助需要對學生的日常消費狀況,家庭消費狀況進行調查,根據學生消費狀況和家庭消費特點,確定資助金額和資助方式,進行精準化資助,最后對貧困學生的貧困程度進行分類,進行精準化管理對資助信息進行建檔立案,將管理工作進行公開操作,能夠保障資助工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提高國家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2.必要性
國家對貧困生的資助是為了保證貧困生能夠順利完成學業,精準資助對高校資助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鑒,為了實現精準資助必須找準貧困資助對象,最大程度的發揮資助的效能,當前精準資助工作存在著很多問題,管理粗放化,缺乏時效性等。貧困資助認證在實行過程中忽視了貧困生的實際需求,缺少對貧困生的教育引導。
第一,貧困生的貧困程度認定工作存在問題。貧困認定程度不高,很多高校對學生的家庭狀況進行了粗放式的調查。各個高校都有自己學生家庭經濟困難的認定標準和執行方法,對認定條件和程序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存在著很多不規范的現象。學生家庭情況的認定,需要當地有關部門提供貧困證明,但是由于民政部門缺乏嚴格的審批過程,相關材料和學生的實際經濟狀況有待考證,其中存在著很多弄虛作假的行為,國家助學金的設置是想通過貧困認定申請助學金,以為家庭節省教育的開支。但部分實際家庭困難的學生,受其他因素的限制,不能有效拿到貧困補助,在增大了家庭壓力的同時,也會為學生的心理蒙上一層陰影。
第二,資助方式以經濟資助為主,資助方式單一。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不僅缺少經濟的幫助,在心理健康方面更需要幫扶,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成長環境受到經濟水平的制約和限制,綜合素質,發展能力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著不同的問題,如果只以經濟資助為主要手段,將會于無形之中增加學生的壓力。
第三、資助工作后期管理不完善。很多高校在貧困生資助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前期對貧困學生的認定和審核是工作的重點,忽視了后期對學生的綜合教育和管理,忽視了高校資助工作中的育人的目的,對學生資助資金的使用狀況,缺少有效的監督。學校獎助學金的發放后需要對學生感恩意識的教育,對助學金使用去向進行有效的監督。在學生得到獎助學金后。應當進行感恩教育和使用指導,在進行基本的生活保障之后,提高助學金的使用效率,學生培養良好的理財習慣。
2 高校貧困生的“精準資助”的重要措施
1.對學生的貧困狀況進行精準識別
為了更好地實現對家庭困難學生的幫扶,要對學生到家庭狀況進行實際的審核,除了當地部門提供的貧困證明之外,還需要對其人均收入和消費狀況進行調查。在對家庭困難學生進行審核的過程中要嚴格審核程序,多渠道的獲取貧困信息進行綜合的判別。首先,需要學生的同學推薦,選出日常表現突出,表現良好努力刻苦的學生,作為貧困生候選人嚴格執行國家的要求對家庭經濟狀況進行審核,學校需要專職的教師進行綜合的調查采訪,保證家庭貧困學生信息的真實性,對貧困申請材料進行識別。通過多種途徑對學生的消費狀況,家庭消費狀況和家庭收入等信息進行綜合的判別。對貧困生的貧困信息以及資金的到賬狀況進行建檔立案,推進資助信息化建設,以學校為單位,實現人口低保、貧困資助信息系統的對接與共享。與有關部門共同建立貧困信息平臺,保證對學生家庭經濟狀況的有效認證。
2.實行精準幫扶
在對學生的家庭經濟困難程度進行科學合理的認定之后,要主動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除了對學生進行經濟幫助以外,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全面化的支持,除了國家的助學基金,學校還要通過一定的財政力量,支持家庭經濟狀況十分困難的學生,提供生活保障,為學生制定差異化的資助政策。根據經濟特殊困難、專業特長生群體提供不同的資助方式與資助手段,完善資助體系。從關愛學生、幫助學生的角度出發,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為學生制定不同的資助方案,保證資助工作的實效性,切實改善貧困大學生的成長環境,實現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3.重視資助工作的展開
為了進一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需要對資助管理工作進行量化管理。對每一筆資金的走向和使用情況都需要記錄在案,對權力運行的監督,通過強制性的手段防止資助過程中出現管理人員的以權謀私、貪污行為,保證資金用到實處。另外,要加強對學校學生的監督,防止出現弄虛作假,揮霍浪費的現象。建立誠信檔案,對學生浪費的現象進行批評教育,嚴重者收回助學基金,教育學生樹立感恩意識和誠信意識,通過國家資金的支持,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為國家的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精準資助工作作為一項長期性的工程,直接關系到國家的教育質量和教育體系。以各大高校為切入口,加強對學生資助工作的管理,提高家庭貧困學生的認定標準與考核條件,將國家財政資金支持用到實處,加強我國教育體系建設,為我國國家建設與經濟發展,儲備高質量的人才,使國家的貧困資助工作與教育發展形成良性的循環。
參考文獻
[1]孫瑜.探索高校貧困生精準資助的實現路徑[J].南方論刊,2017,(04):77-78+92.
[2]張亞鋒,郭萍倩.精準資助視角下高校貧困生認定的實踐與思考[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03):120-121.
[3]王娜.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的精準化探索[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6,(04):76-77+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