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健
〔摘要〕班級作為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不僅對學生的認知、學業、人際交往、情緒感受、自我認識等各個方面的發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學生未來生活的實踐和練習場。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學校和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遇到很多新的挑戰,一些傳統的方式逐漸失去了效果和作用。焦點解決取向的輔導認為,學生是在與環境互動的過程中建構和成長的,學生擁有自己設定目標和自我管理的需求與能力,同時也擁有處理問題的優勢和資源,班級管理的作用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關鍵詞〕建構主義;焦點解決;學生自主;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7)24-0073-03
一、班級是學生社會化的重要環境
班級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單位,是學生成長最直接的環境,在班級中,通過與班主任、學科教師、同伴互動,借助課堂學習、主題活動等建構各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因此,班級的特點和導向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發展,特別是社會性的發展。具體來說,班級對學生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班級為學生的社會化提供了認同的線索
學生的成長是一個逐步社會化的過程,這一過程需要學生適應外界、社會的要求和規則等。而班級是學生從家庭走向社會的重要途徑,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適應學校和班級的各種管理制度和規定,與學校和班級提倡的價值觀取得認同,觀察班主任、教師、同伴的行為方式、交往模式,并調整自己的行為[1]。
因此,每個班級班主任提倡的價值觀是什么、贊賞的行為是什么都會影響到每個學生,特別是對低年級的學生更是如此。而同伴之間的互動和交往對學生的影響同樣非常深遠,同學在談論什么話題,關注什么問題,有哪些興趣,崇拜什么人,什么樣的表現是被接受,哪些是被排斥的,都會在學生發展中提供社會化的參照和線索。
(二)班級是學生自我建構的重要來源,為學生提供自我內化的反饋
學生的發展,由于受到多因素的影響,在同一個班里,學生的發展差異也很大。在后現代心理學看來,個體的發展是自我建構的結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和價值[2] 。在一個班級中,對班主任提倡的價值觀和大多數同伴的價值觀對否接受,是每個學生自我選擇和取舍的結果,每個學生接納和模仿的程度也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
選擇怎樣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是學生內化的過程,在開始階段,學生可能會嘗試不同的方式,每種方式,班主任、教師、同伴會反饋不同的信息,在這樣多次的過程中,學生們會找到對于自己而言最恰當的方式并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
(三)班級是提升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等綜合素養發展的實踐場
由于班級中很多的事物和活動都需要學生直接參與和投入,如果給予學生充分的機會,學生會在其中承擔設計、組織、管理等角色,在這些過程中,他們就有機會練習交流表達能力、規劃能力、時間統籌能力、執行力、沖突解決和處理能力、自我監控和管理能力,這些能力都需要在實際情境和真實的體驗活動中不斷練習才能積累和提升,而這些能力都是為學生未來的社會生活做準備,因此,班級可以說是學生未來社會生活的練習和實踐場。
二、目前中小學班級管理遇到的新挑戰
隨著社會的價值取向更加多元化,以及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廣泛滲透,現在的中小學生在自我意識發展、價值認同和行為方式方面都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很多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發現以前一些有效的方法遇到了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學生挑戰規則和制度
相比之前的學生,班主任會感覺孩子們不像之前那么聽話、那么好管理了。現在的學生更有批判精神,對于規則和制度不再完全“順從”,初中生還有一些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由于自我意識的發展,對學校的一些制度和規定開始產生分析和評價,并形成自己的判斷和態度。
(二)班主任監督與學生自我管理的沖突
很多班主任反饋,現在的學生有人監督的時候就好管理,但是一旦沒有班主任或教師的約束和監督、提醒,行為表現就會是另外一種狀態。很多班主任也遇到同樣的困惑,管得嚴格一些,表面上看起來學生們是好一些,但只是形式上的服從;放手又擔心學生們“無法無天”,兩者之間度的把握十分考驗班主任的能力。而一個具有良好自我管理能力的學生在沒有人監督的時候也依然遵從自己認同的規則和約定,因此,如何逐步讓學生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是班級管理的核心。
(三)學生行為問題凸顯
很多調查顯示,中小學生在行為、學習、交往等方面出現問題的比例有顯著上升的趨勢,班主任也認為現在的學生在行為習慣、學習動力、交往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如攻擊行為、說謊、小團體等,這些問題解決和處理起來比較復雜,原因很多,用談話、講道理、請家長等方式效果不明顯或持續時間不長[3]。
(四)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沖突
家庭、學校共同作用于學生的成長,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家長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都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還存在很多誤區。有些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與其他孩子比較,遇到孩子達不到自己要求的時候,采用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在與學校的教育理念發生沖突的時候,也會存在不理解、不配合的情況。也有些家長由于工作繁忙,對孩子關注不夠或根本無暇顧及。所以,班主任在家校合作方面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三、焦點解決取向為有效班級管理提供新的視角和方法
(一)基于勝任力的焦點解決取向為班級管理提供積極的視角
以建構主義、短期輔導和系統論作為三大基礎支柱的焦點解決在近三十年的發展中,不僅在心理輔導和治療領域產生了迅速的影響,也因其有效性已經在教育、醫學、社會等領域得到迅速傳播。
焦點解決不僅是一種方法和技術的改變,更重要的是一種對人的認識和對學生認識的改變。
第一,焦點解決認為人的發展是在與環境互動的過程中建構的。學生所處的社會、家庭、學校、班級、小團體以及接觸的所有的人,都是學習發生和建構的來源。
第二,學生是自身問題的專家,要看到問題背后的需求和“例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資源,都想努力做到想做的事情,每個人都希望被人尊重,也愿意尊重別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好的,還可以更好,也希望別人過得很好[4]。
第三,學生愿意實踐自己設定的目標和策略,并且希望看到每一步的改變帶來的成功體驗。
第四,由于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不同,所以在各方面的發展也有很大差異,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要尊重每個學生的發展速度和程度[5]。
(二)焦點解決在班級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1.學生參與規則制定——賦予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角色
焦點解決認為每個人都有希望自己更好的愿望,同時每個學生更愿意實踐自己設定的目標和策略,所以,班主任需要調動學生對班級管理和規則的認同,特別是目標的確定,尤其需要學生的參與并且認同。如果目標是學生自己設定的,就會感覺受到尊重,會有較高的主動性,也更愿意執行和實施;如果所有的要求都是班主任或學校提的,這些強加的目標可能會受到排斥。
所以,班主任可以利用班會、主題活動讓學生們討論這些規則的重要性,并制定項目的條目,小學生可以通過繪畫、手抄報、角色扮演等方式幫助學生內化,初中生可以通過班級協議、全體學生簽字等方式,促進班級整體對班級價值和規則的認同。
2.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使用行動標尺促進學生技能提升
盡管學生們認同了共同制定的目標和規則,但有時候還是做不到或者做得不好,可能是目標定得太高或者學生的某些技能還需要練習,同學之間還需要溝通協調。如果要求學生們一下子就達到最高的目標,而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們就會感受到失望,并有可能放棄之前的目標。
班主任可以采用行動標尺技術,將目標轉化為具體化、可視化的標準,如將目標分為1到10十個等級,讓學生評估自己當前的位置,并確定下周、下個月自己會前進到什么位置。學生也要明確要達成這些目標,需要完成哪些具體的任務和事情。可以把這些標尺張貼在班級里,定期讓學生自己評估進步和變化,看是否達到之前的預期,及時作出調整,這種成就感帶來的積極體驗會進一步強化學生們有效的行為[6]。
3.關注“例外”和正向激勵——發揮優勢比彌補缺陷更有價值
對于學生出現的一些違反規則和紀律的狀況,特別是有些學生在自我管理方面比較欠缺,班主任如果只看到出現問題的時刻,使用的也是一些以懲罰為主的糾正方式,就會出現學生總是感覺自己做得不夠好的現象,班主任也會感覺自己使用的方法效果不明顯,增加職業倦怠感。焦點解決的觀點認為,學生們在出現問題的時候,也已經是盡了最大的努力,而且顯現出的問題也是學生在表達某些沒有被滿足的需求,所以要看到問題背后積極的意義。
班主任也要關注到學生并不是在所有的時間和場合都會出現問題,即使出現問題,也有不太嚴重的時刻,學生也會采用有效的方法達到目的,這就是“例外”時刻。班主任要抓住這些“例外”時刻,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可以應對困難和解決問題,采用哪些具體的做法,鼓勵學生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使用這些成功的方法,強化學生有效的經驗,挖掘學生的優勢,通過一步步小的改變帶動大的改變,這樣的做法比彌補缺陷和盯住問題更有價值。
4.給每個學生舞臺——多元化的學生評價
焦點解決認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都有自己的價值,對學生的評價也要多樣化,評價的維度即包含學業,但更重要的也要對學生的良好習慣、助人行為、自我管理、興趣愛好等進行及時的反饋與評價。在評價的主體上,除了班主任之外,其他學科教師、同伴、家長都可以共同評價,采用多方參與的方式。這樣的做法能夠給學生更加全面和客觀的信息,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和調整自我。
參考文獻
[1]張東.論班級與學生個體社會化[J].教育導刊,1998(Z1): 34-37.
[2]劉寶,肖鋒.社會建構主義——一種新的哲學范式[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1.
[3]徐勇.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研究進展[J].中國學校衛生 , 2006( 11): 921-922.
[4] (美)LINDA METCALF 著.教師、學生和家長焦點難題解決方案[M].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7 .
[5]許維素.尊重的賦能——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人性觀與專業價值[J].心理技術與應用, 2014, 2(5):48-51.
[6]許維素.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學習與應用的經驗分享[J].心理技術與應用, 2015, 3(11): 51-54.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北京,100875)
編輯/杜文姬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