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勇
摘 要:音樂表演是音樂美學的重要一方面,也是音樂整體藝術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音樂表演藝術也要求音樂表演者即要了解音樂的本質,遵循一定的音樂表演原則,具備音樂表演技能,對音樂表演作品歷史以及內涵有著深刻的認識和體驗。其中的創造、表演、欣賞是音樂表演藝術最主要的三個環節,這就要對音樂表演有著具體的認識才能把音樂藝術最有價值的一面展現出來。
關鍵詞:音樂表演;音樂作品;音樂美學
中圖分類號:J60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0-0082-01
音樂藝術表演也是一種再現藝術,它與歷史性與時代感相統一,感性與理性的統一,音樂表演是音樂再創造的延續。音樂美的創造是音樂美學研究的重要領域,音樂必須通演奏、演唱作品來傳達給觀眾,音樂以實現音樂藝術作品的美得價值,達到讓人賞心悅目的效果。
一、音樂表演
1.音樂表演是賦予音樂“活”的創造行為。杰出的表演創造可以通過表演的表演生動的表達出音樂作品的內容,將情感、體驗、想象轉化為音樂形式記錄下來,把音樂作品賦予“生命”形態,使之注入新的生命活力,從而實現藝術的價值。也就是說表演作品是把一部音樂作品從創造、表演、欣賞完整有形的邏輯表現出來,其實在很多時候,有一種自娛性表演演奏中,表演行為的完成,也是創造行為與表現的完成。如果沒有表演者的表演,就無法將音樂作品中真正的內涵表現出來,音符就只能是音符,而不會成為真正的音樂作品,每一位作曲家所記錄下來的樂譜都是與他們樂思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這種關系的拉近,更需要記錄下來這些樂符,這一切都是基于音樂表演者的再創造。
2.音樂作品的推廣與傳播。表演者把音樂作品通過表演傳達給觀眾,使之賦予生命力。音樂作品的完成,表達出作品者的思想與感情,音樂表演是作曲家為心靈精心構造的一種構造物,能讓欣賞著直接地感受到,旋律、調試、節奏等的構造,表現了作曲家的思想,同時對這些語言的了解也是表演者最基本的要求,如果連最基本的樂符、思想都參悟不透,那就不能把作品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無論是音樂的本身價值還是組曲家的思想價值,都是為了給予聽眾新的思想上的提升,讓聽眾從中完成對音樂美得認識,能夠把作品完整的呈現給觀眾是對音樂最大的尊重。如果作品靜靜的躺在那里,無法變成音響模式,那就只是一個普通的作品,也就無法表現出作品的價值所在,音樂作品通過表演會對音樂有著進一步的推廣,能將鮮為人知的作品變成眾所周知的作品。這對音樂表演有著連接音樂作品創造的作用,更能體現出它的音樂美,體現出音樂美的價值。
二、音樂作品
音樂藝術是人類審美的創造,它以物的形態存在著,它的美與實質物的美相結合,即音樂作品的創造。離開了音樂內容,音樂作品就不能以音樂的形式存在,甚至沒有音樂藝術作品,音樂表演者只有真正深入的了解音樂作品的內容、形式、內涵才能把作品的真實性表現給審美者。音樂作品中的形式也是構成音樂的主要因素,其中音樂的語言、結構、藝術手法等都是重要因素之一,音樂語言能夠變現出音樂內容的各種方法,它能使音樂最有效,最賦予創造性的表現出音樂作品的內容,加強音樂的感染力。音樂作品的內容也是存在于形式之中,通過形式和組織充分的表現出來,聽眾能夠直接地感觀到作品,無須文字加以形象地說明,音樂的作品不只是存在于客觀物體之中,也是在客觀主體作用下產生的東西,所以音樂家會采用各種形式來達到心理與音樂的組織相感應,但這種感應也是需要有一定的客觀性,與組曲家的音樂形式相統一。
三、音樂美學
1.音樂的投情。音樂的感情也是通過形式表現出來的,表演者將感情投入到音樂中與音樂融為一體,才能真實、生動的表現和再現作品中的思想內涵,音樂的投情也是建立在形式和作品之中的,把握情感的基礎上,好好理解和領悟作品的情感,控制好作品的表達力度。其中不是所有的表演者都有著相同的經歷,這就要求對每一件作品都要細細品味,避免“牛頭不對馬嘴”的尷尬場面的發生,將感情發揮的淋漓盡致,有著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靈活技巧。
2.音樂的想象。 對音樂的投入要將客觀事物進行想象,想象不僅是對自然力變為現實,而且拓展了人們的精神范疇,使“死物”變“活物”。想象的作用是巨大的,人們在改造自身,創造自然的環境下都離不開想象,在藝術創造領域中想象的作用也是尤為重要的。在很多時候都是歷來想象才使得音樂作品更加豐富飽滿,其中要有全神貫注與表演之中,并且要克服膽怯心理,把握好自己的情緒,消除一些演出緊張的情緒,緩解自身壓力。藝術表演中,感性與理性相結合,感情地把樂譜中的藝術作品充分的表現出來,理性地把音樂作品的形式與內涵進行音樂創造。
在美學觀念中,音樂表演者已被生成和重現,其重要性也早已毋庸置疑。音樂作品在實現其價值的過程中,魅力不僅僅是作品本身的價值,也存在于不同表演者在不同版本中不斷地尋求和感悟該作品的藝術魅力,他們在演奏中凸現原有作品的價值,也將其自身的歷史文化、民族時代等因素融入到其中,實現對音樂的“異地化”演奏,最終達成音樂作品與聽眾審美的完整對接。
參考文獻:
[1]羅小平.音樂表演再創造的美學原則[J].音樂研究,2014(02).
[2]宋明帥.論音樂表演藝術中理解與闡釋的美學特征與創造本質[D].長春:吉林藝術學院,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