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春玲
摘要:課堂師生互動是活躍課堂氣氛,有效提高課堂效率,使課堂充滿活力的有效方式。本文從教學環境的創設、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師課堂管理及對課堂生命要素的關注幾個方面論述了課堂師生互動的有效策略,旨在為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提供一些淺顯的看法。
關鍵詞: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有效策略
當前,新課程已經在全國各地中小學實施。新課程中師生角色行為的轉變及師生課堂交流成為被關注焦點,也成為教學中討論的熱點話題。在新的課程理念下,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得到提高,師生課堂中的有效交流得到重視,以師生互動生成的新知識的比例,應成為課程改革中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問題[1]。結合教育研究的結果及自身教育實踐,為更好的促進高中語文課堂師生互動提出以下觀點。
一、良好的教學環境,使課堂教學中師生交流效果明顯
教學環境是教學活動所必需的客觀條件的綜合。教學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物理環境作為教學中有形的硬環境影響著課堂中師生的身心活動。在物理環境中班級規模又是影響學生行為和師生交往的重要因素,首先會影響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和程度。在一個人數少、規模適宜的班級內,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課堂討論,回答問題,與教師和其他同學開展交流活動。在班級規模大、人數較多的班級很難展開全體師生有效的交流,只有一部分學生能參與課堂活動,性格內向及能力差的學生由于環境因素而失去課堂交流的機會。因此學校在編排班級時應注意班級人數的控制。
座位編排也會影響課堂師生交流,而座位編排直接受班級規模和教室空間的限制。班主任在此應該積極有效配合。教師可以通過座位的編排改善師生交流,在空間允許的情況下,把座位排成馬蹄形或環形,教師可以在教室里不斷走動,顧及到教室中的所有區域。可以設立小組長,把小組長安排在全組可以看見的中心位置,把特別安靜的學生排在組長對面,把講話過多的組員安排在指定的組長旁邊,來最大限度的增加師生間的交流。
心理環境作為教學中無形的的軟環境對師生互動也具有重要意義。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健康和諧的交往能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良好的課堂氣氛又利于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在教學中師生間建立相互尊重,和諧合作的師生關系,要以情感為紐帶,老師以滿腔熱情與學生相處,平等的對待學生,讓學生有親切感和信賴感。這樣就會更愿意接近老師,與老師合作。老師具有親和力,學生在課堂中就沒有壓力,老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民主寬松的教學環境,學生與老師交往的主動性自然會在這樣的環境中表現的更加淋漓盡致。
二、轉變舊觀念,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
課堂教學應該是師生雙向互動的活動過程。以往一些師生互動只是為提供教學條件和課堂氣氛,與知識學習本身和能力提高沒有直接關聯。而實際對于老師來講,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教”,而是在互相學習中不斷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間和實現心靈轉換,創造新的自我。對于學生師生互動本身就是一種價值的體現。通過師生交流學生不斷汲取一切有利于學生發展的知識,通過自我組織改變自己的心靈和行為方式。所以說在師生互動的學習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發生變化[2]。教師不再是至高無上知識權威,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在課堂上,師生之間有了更多交流的機會,學生在與老師的互動學習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教師也會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感受教學帶給自己的自豪感和成就感。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要轉變舊觀念,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去學習知識提高自己。快樂的學習體驗更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三、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老師要積極的做個引導者。高中語文課堂更應該如此。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課堂中的師生互動仍以教師教授為主,教師的教授時間遠遠多于學生的主動學習時間,對學生作為主體主動學習的關注還停留在較低層面。要實現真正意思上的師生互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必須把自己看作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課堂教學管理中盡可能給學生自由和開放空間與老師交往。把學生看作有獨立人格和獨立思想的個體,容許學生質疑問難,容許學生有打破常規的觀念和思維方式,容許學生在課堂中放開手、放開嘴、放開思維,充分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不是只被動的聽老師講解。這些要以寬松和諧的課堂環境為基礎[3]。所以課堂管理應改變過去管好課堂紀律的觀念,打破課堂的安靜和沉寂,使課堂成為師生、生生之間你來我往的對話、討論使課堂成為老師和學生共同活動的場所。語文學科本來就是個可以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學科,所以高中語文教學更要放開課堂空間。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性才會真正體現,教師在課堂中的組織和管理功能得到也能充分發揮。
四、學生發展是根本,課堂要煥發生命的活力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要陣地,課程改革能否順利進行,最終要看課堂生活的變革。如果沒有課堂的變革,課程改革就無從進行,新課程理念就無法真正落實到具體的課堂教學中。而新課堂必須以學生發展為根本,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取向。課堂要以學生發展為根本,課堂要煥發生命的活力,課堂上學生不再是教師控制的一個整體,而是一個被不斷變動的組織。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蘊含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在溝通和交往中有效互動,體現各自在課堂中的價值,師生的生命活力要在課堂教學中有效發揮,學生獲得多方面的滿足,教師閃現出人性的魅力,高中語文課堂才會真正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總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實現高效課堂教學,必須要從多個方面去進行創新研究。各種策略相互作用,才能充分實現高中語文課堂師生互動。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課堂教學進行整體研究和把控,以最好的方式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有效互動。
參考文獻
[1] 王從華.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當代教育與文化”[J]. 2010,02(5):65-69
[2] 朱艷敏.高中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實踐探討[J]. “語文建設”, 2016(35):7-8
[3] 張以民.高中語文研究性課堂教學的思路探究[J].“語文建設”, 2015(3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