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秀花
摘要:在教學要求不斷提升的情況下,當代教育對各個學科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學作為工具性學科更是如此。為適應時代對于人才培養的需求,教育體制與時代發展相接軌,國家開始推進對教學模式的改革。在新課程的背景下,主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起到對學生思維創新的目的。就當前數學教學來看,在新課程教育下還存在較多需改進之處,不斷對教學方式進行完善。本文筆者根據工作實踐經驗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改革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改革
一、當前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對學習技巧的總結是當前教學中最為緊要的問題
大多數學生依舊習慣于老師課堂傳授,課下針對性練習的學習方式,缺乏自主探索分析問題的習慣。絕大比例學生未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式,導致學習中存在較大難度。比如,在進行解析幾何的學習時,各曲線間既存在著較大的聯系又存在著差異。若學生在該部分內容學習中,不進行比較記憶,在理解的基礎上對曲線進行掌握,將導致在后期使用中存在混淆,造成大量丟分。再如在講解三角函數的過程中,函數形式變化多樣,各函數曲線間存在較大的聯系,若死記硬背公式,將增加學習的難度。
(二)教師未注重對新教學方式的摸索
出于提高學生分數的目的,高中數學教學中依舊采用以往常規教學的方式,由教師對考點、重點進行分析總結,然后在課堂進行傳授,單純認為經驗教學對于提升教學效果遠比新教學方式有效。大部分教齡較長老師,更存在忽視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要求的現象。
二、新課程背景下數學教學方式需要具備的特點
(一)存在較強大開放性
在常規數學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過于注重對學生成績的提供,僅僅圍繞課程重點,解題方法等角度進行教學,使得數學課堂存在較大的枯燥性,無法起到開發學生思維創新能力的作用。而在新課程背景下,數學教學需要具備更強的靈活性與彈性,教學計劃僅僅起著指導與參考作用。教師需要結合課程特點,將教學場景進行豐富,實現組合教學。可通過真實的例子讓學生發現問題,進而逐步引入到數學教學中。起到開發學生創造精神的作用,在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權利,增加其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具有極強的個體適應性
所謂個體適應性側重指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教學方式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個性化發展創造條件,滿足不同階段學生對于學習的需求。諸如小學數學教學,側重需要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的認識以及興趣,而初高中數學教學則側重培養學生處理數學問題的能力。教學方式需要緊緊圍繞學生特點出發,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在新課程背景下,主張將分散的學習方式進行集中,即鼓勵學生在相互討論中商討處理問題的方式,培養其自主學習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只需要扮演引導者的角色。
三、新課程背景下數學教學的方法
(一)將科學技術運用于數學教學中
高效的教育方式一直在被人們所探索,同樣也是新課改的主要要求。高效的課堂在達到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能為學生創造極為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消除對學習的抵觸感。當前,多媒體教學已得到普及,而部分教師認為,數學教學與語文、英語等教學存在著較大差異。數學需要建立在教、練的基礎上,為此很多地方數學教學忽視多媒體教學的重要性。需要注意的是,在立體幾何的教學中,借助多媒體的方式可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點、線、面之間的關系,更容易掌握空間曲線的特點。
(二)重視教材的作用
在常規數學教學中,因教材內容與習題等較為基礎,部分老師單純出于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的目的,存在拋棄教材的現象,使得教材的作用無法發揮出來。需要注意的是,新課程教育下教材極為有效的詮釋了新教學理念的需求。主張從實際生活出發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借助教材可有效培養學生發現生活中數學問題的能力,更有助于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
(三)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能力
主要是指教師需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并積極運用于生活實際中,并非簡單停留于解題、考試。比如,在進行數列知識的講解時,教師可結合生活實際,講述各類數列存在的數學規律,并非簡單套用參考書與教材進行簡單的羅列。引導學生在解答該類型題目時需實際生活結合,幫助其更好的理解數字變化規律,養成良好的解題思路。
(四)培養注重對創新思維的培養
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幫助學生應付各類考試,而是教會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解答。當前,高中教學中過于注重分數,以將數學教學的宗旨淡化。在大多數學生眼中,數學就等同于做不完的練習題。在新課程的背景下,需要注重對創新思維的培養。可采用交流活動的方式,鼓勵學生一題多解,從不同的角度看待與解決問題。
(五)創新評價方式
在傳統高中數學教學中,對于教學質量的評價僅僅采用課程考核的方式,這也是導致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存在抵觸心理的主要原因。在新課程背景下,評價方式需要加以改進,將學生引入到評價的主體組成中。比如,采用試卷互閱的方式,可及時發現別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反思自身缺陷。
(六)創建師生交流平臺
針對高中階段,課程壓力較大,時間極為緊促。與家長以及輔導班老師相比,任課老師是最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人。為達到全面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在新課程背景下需要創建新穎的師生交流平臺。通過微信、博客以及學校網站等平臺,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不僅需要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在課下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更需要鼓動學生對教學方式進行評估。在及時解決學生課業問題的同時,幫助老師對教學方式進行完善。
四、總結
總的來講,高中數學與其它學科存在著較大的聯系也存在一定差異,作為工具性學科,數學教學更需要被老師、學生加以重視。新課程背景下,要求以學生為主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但結合實際情況來看,雖然新課程教學已在國內得到推廣,但在實施上依舊存在部分缺陷。就高中數學教學來講,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滿足當代學生的要求,老師還需要對教學方式進行不斷改進,注重對教學模式進行改變,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以及高效的數學教學環境,在達到教學目標的同時,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參考文獻:
[1]熊覓.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