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三兵
【摘 要】隨著互聯網進入社會各個領域當中,當前已經形成了草根社會文化,大量新生代導演認識到這是一個大好的機會。他們利用懷舊、惡搞、諷刺等各種做法,描述一個個小人物的成長歷程,表現了當前社會當中存在的矛盾、焦慮、訴求等各種問題。但有的新生代導演為了追求大量的經濟利益而不顧電影質量,表現了錯誤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對人們的思想與行為造成了諸多不良影響。本文主要研究了新生代導演對草根審美的消費問題。
【關鍵詞】新生代導演;草根電影;審美價值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互聯網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人們了解世界與社會的途徑日益豐富。網絡在表現基層人物真實成長過程的基礎上,將人們心中的壓抑與苦悶思想闡述出來,由此形成了草根文化。
同時也涌現出趙薇、徐崢、郭敬明、韓寒等大量新生代導演,隨著其推出自己的電影作品,表明已經進入草根審美的消費時期。他們利用懷舊、惡搞、諷刺等各種方法,不但展現了一個平常人的成長歷程,而且也反映了當前存在的各種社會矛盾與人們的焦慮問題。但有的新生代導演歪曲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不再以追求理想、努力奮斗為主題,引起人們的普遍不滿。
因此研究中國新生代導演電影關于草根審美的消費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青春懷舊的應用
新生代電影導演大多都是“70”或“80”后,他們年齡已近或超過不惑之年,有著較強的懷舊意識。他們利用投入較低的成本,不設計復雜的人物與情節,依據自己的意愿形成電影的整體結構,采用精妙的構思、斷片式的表達手法,引起人們的草根審美。
趙薇導演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是一個最為杰出的代表,也將青春作為自己最為耀眼的時光,但由于太過明亮,最終還是要歸于冰冷。其中深刻表達了導演對大學校園生活的懷念,同時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當前大學生的漂泊奮斗與情感生活,闡述了人生具有一定偶然性的特點。整個影片圍繞一個男生宿舍與一個女生宿舍來展現,以生活中其中的幾個大學生的不同性格與情感經歷為故事的主線,表明當這些大學生真正走出大學校園時才感到過去時光的美好,但他們卻常常不能控制自己的命運。
此部電影作品是趙薇研究生畢業的首部作品,之前充分利用互聯網進行了廣泛宣傳,引來了數不勝數的草根粉絲。因此趙薇對草根審美有著深入的了解,在控制電影主題,在表現人物情感、理智、真誠等各個方面有著獨到之處。筆者認為如果故事再追求較高的真實性與深沉性,那么其價值審美則會更上一層樓。
二、惡搞的應用
我國當前的電影不具備冷幽默的特點,人們在現實生活中一味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所以在電影當中普遍存在著惡搞的手法,希望可以有效吸引觀眾。
其中最具代表意義的當屬電影《人再囧途之泰囧》,在電影當中,徐朗發明了一種汽車高端用品---油霸。徐朗的合伙人高博希望利用一次性出售此專利獲得較高的經濟利益。而徐朗不同意,如果二個人當中任何一個征得第三個合伙人周揚的同意,那么自己的目的就能達到。二個人在趕往泰國的飛機上遇到了王寶,三個人分別都有自己的目的,因此在途中發生了一個接一個的惡搞。
同樣,這一影片的成功也得益于互聯網的營銷。導演在此之前認識到當代年青人普遍存在著生活壓抑與苦悶現象,利用各種惡搞手法得到了草根觀眾的認可。三位演員在其中充分施展演技,為了吸引觀眾的眼球還引入泰國人妖,完全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創造了大量的笑料。但整個影片節奏不清晰,不能滿足觀眾快速瀏覽的需求,其中的大量笑料都是之前應用較多的,缺乏創新,因此收到的效果差強人意。再有,這一影片太過通俗化,根本不能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各種表現手法混亂不堪,屬于草根審美中的惡搞。
三、享受思想的應用
電影的訴求與其他娛樂文化的訴求相同,也需借助一定的物質生活。在研究中國新生代導演關于草根觀眾審美的消費時,引用了郭敬明的《小時代》。
這部電影在形式與內容上都有一定的過人之處,導演在其中充分利用了草根觀眾的心理需求。《小時代》自表面上看好像是一部欲望都市連續劇,但情節又不復雜,其臺詞設計過于兒童化,大量應用了各種顏色的服裝。導演在此充分表現了城市男女物質生活的奢侈,以四個閨蜜的情感生活為主線。由于影片大量宣傳了人們的物質生活追求,很多觀眾認為導演是利用演員的顏值創造吸引力的。此部影片的成功同樣離不開互聯網營銷,推動了草根文化的迅速崛起,表現了草根審美的消費。
此部電影也與郭敬明的人生經歷相類似,郭敬明本身對生活過于悲觀,但希望過上奢侈的物質生活。經過自己的打拼取得較好的成就后,同時也伴隨著大量草根們的焦慮、氣憤、希望、不滿等各種情緒。此部電影是郭敬明追求享樂主義的典型,也將大量草根人群引向物質享受的追求。
四、流浪情懷的應用
隨著互聯網的普遍應用,很多人認為遠方遨游是一種最為浪漫的人生方式。再有,由于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壓力日益增大,大量草根人群希望自己追求自由的生活。《后會無期》就是其中最為明顯的一部代表作品。
在電影《后會無期》中,青年人胡生講了自己二個好朋友---馬浩漢與江河的故事。浩漢送江河參加工作途中,歷經了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由此導致二人的價值觀、人生觀發生了顛覆性變化。對“天無絕人之路”是一種徹底的否定,很多人的生活陷入絕境,他們失去了親情、愛情、友情、事業等。借用流浪的旅行者表現了自己希望過上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
韓寒在這部電影中也表現了自己的思想,他在電影中是一個不入流的俠客,與各種各樣的人搭訕,執著于賽車,不但表現了為朋友兩肋插刀的情懷而且仍需繼續流浪生活。其在作品中不可能只重視普通草根的感受,其中也穿插應用了大量的俊男美女,賦予了電影獨特的意義。但其做法得到了他的草根粉絲的不滿,對其評論有褒有貶。
總之,中國新生代導演大多并不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只是擁有數量不菲的粉絲,是利用消費草根文化而獲利的人。雖然人們在電影中能夠接受娛樂的手法,但過多應用惡搞只能引起人們的厭煩。將這些名人放在一旁不加考慮,單單評論電影的功過是非,電影講究應用合理的藝術手法表達一個完整的故事,不可能憑借草根的熱捧得到發展。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電影導演,則需對本職工作深入研究與探索,在準確觀察現實生活中人性善惡美丑的過程中,充分借助完整的故事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不應過多應用各種混亂不堪的場面,還需應用人們耳熟能詳的生活常識。合理運用電影的表現手法,利用人們生活中常見的語言與笑料,可以有效吸引觀眾。中國新生代導演電影才能正確應用草根審美的消費,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參考文獻】
[1]司慧慧. “微民”、“微生活”、“微意義”——試析微電影的審美內涵[J]. 美與時代旬刊, 2013(7):119-120.
[2]阮思航. 中國新生代導演電影對草根審美的消費[J]. 藝術教育, 2014(12):196-197.
[3]杭東. 中國新生代導演電影對草根審美的消費[J]. 中國電影市場, 2015(1):35-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