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雅紅
摘 要:數學是小學階段的基礎性學科,對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小學數學教學,積極創新教學模式,促進小學數學的更好發展;數學閱讀能力是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都會忽視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發展,導致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比較低下;學生通過閱讀可以獲取相關的數學知識,閱讀是一種對信息加工處理的重要形式,這是小學高年級學生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為學生科學有效的學習數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討了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途徑。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閱讀能力;培養
隨著教育的發展,數學閱讀能力得到了更多的重視,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也逐漸實現了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這為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遇;但是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只停留在表面,學生不知道數學閱讀的意義和重要性,導致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降低;閱讀是人類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能夠促進學生數學語言水平和認知能力的發展,為學生數學探究能力和自主性學習能力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小學數學老師應該從實際的教學入手,強調數學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促進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
一、提高教師對數學閱讀能力的認識
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學習認知能力,在數學思維上也有一定地提升,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時候應該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促進小學數學的更好開展;很多小學數學老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都會把重點放到學生的學習能力上,忽視了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當學生在解答數學問題的時候難以自主的理解數學題目,有時候還會曲解題目的意思,造成解題思路的錯誤;因此提高教師對數學閱讀能力的認識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之前,必須對數學閱讀能力的重要性有明確的認識,并在日常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最大限度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
二、有重點的進行閱讀
數學是一門理論性和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它不僅涉及到很復雜的知識網絡,還包含了眾多的數學概念和公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和公式的基礎,只有具備了這種能力,學生才能更深刻的掌握和理解數學知識;小學五年級數學“分數”的知識點教學是重點,這一教學內容涉及的概念比較多,比如“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師首先應該利用本節內容的概念訓練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引導和組織學生找到概念中的關鍵字眼和詞語“大小不變”和“相同數”等;然后結合概念中的關鍵字眼和詞語,鼓勵學生深度分析分數的性質,加深學生的印象;最后教師可以利用一些與“分數的基本性質”相關的練習題,檢測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掌握情況,同時也強化學生對相關概念的認識和記憶,為數學教學的發展奠定基礎[2]。
三、以合作模式進行閱讀
數學閱讀能力是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時候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比如合作教學學習模式就是很好的途徑,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鼓勵和幫助,促進他們數學閱讀能力地提升[1];在小學高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留充足的時間給學生自行學習,鼓勵學生在小組內對不懂的數學問題進行討論,以合作模式進行數學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找到相應的解決答案;在學生完成討論后,教師要進行一定的檢測,并積極鼓勵學生思考,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合作學習模式對提升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還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地提升。
四、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與閱讀能力是緊密相關的,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對數學知識點有更深刻的記憶,因此教師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首先應該幫助他們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這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基礎;教師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要把正確的閱讀習慣傳授給學生,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另外教師要對每一位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進行了解和分析,掌握他們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強化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教師在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后,還要檢查學生的閱讀質量,最常用的檢測方式是提問的方式,教師可以選擇典型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解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總的來說,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閱讀能力不是短時間就能完成的任務,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強調數學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對學生開展一定的強化訓練,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為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效率地提升提供必要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厲小康.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14(2).
[2]楊渝川,王衛紅,張慶林.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