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崇芳
摘要:寫作是人類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我,傾訴情感的一種內(nèi)在需要,是對自我、對生活、對世界的一種碰觸、認知和對話,它應該成為每個學生的一種自發(fā)自覺的行為。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寫作文一向是學生頭疼的事情,而作文教學也一直是教師們的老大難。作者經(jīng)過教學實踐的反思、總結、積累了一些作文教學經(jīng)驗。在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踐和探索。
關鍵詞:激發(fā)興趣;感悟生活;樂于寫作
一、轉變觀念,培養(yǎng)寫作的熱情
很多學生認為,作文時老師讓我寫的,我不喜歡,作文沒意思。這導致學生作文積極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要想徹底扭轉這一現(xiàn)狀,教師必須使學生在心理上認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歡作文。引導學生認識到寫作是表達,它是人的一種內(nèi)心要求,一種心理需要。用寫日記的形式,留住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而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這就是一種寫作。寫作還是一種積極的情感活動的過程。情有所感,才會有所作,而且情感活動還會貫穿作文過程的始終。情感始終是寫作的動力。讓學生有自信可以寫出好文章,從而轉變態(tài)度,愛上作文。
二、激發(fā)興趣,放手讓學生寫作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是學生樂于學習的動力源泉,表現(xiàn)自我、展示自我是每個學生都愿意并積極去做的事?!傲粜挠^察事物,養(yǎng)成勤于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下來?!边@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對于作文指導要從興趣入手。在作文教學中,學生有了興趣,就可以形成一種強烈的樂于動筆的愿望。在這種愿望驅使下,他們樂意主動地、自由地寫出自己的見聞和想象,不把作文當成一種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種快樂的享受,美好的傾訴。有了興趣做基石,然后指導學生寫出自己的文章,漸漸地使學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針對于中學生的作文心理,我們可以對癥下藥,試著從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入手,放手讓學生去表現(xiàn)他們對生活的觀察和感受,從而改善寫作教學的模式。
(一)感悟生活,獲取素材
感悟生活是使寫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感悟生活就要時時在意,處處留心,逐漸磨礪出能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其次要握思考的方法:要善于問為什么。倘若多問幾個“為什么”,就往往能層層剝開事物的表象,使事物蘊含的思想和哲理漸漸顯露。例如下列問題:這是什么事情?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事情?這事情能表現(xiàn)人物什么思想感情?這事情的性質(zhì)是什么?這事情將有什么樣的結果……還要注意把握事物的象征意義。社會現(xiàn)象、自然生態(tài),大都蘊含著一種哲理,一種思想??吹搅魉?,想到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看到飄落的花瓣,想到“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看到螞蟻運食,想到“人多力量大”;看到孩童嬉鬧,就想到“天真”“可愛”……要及時定格對生活的感悟。寫日記、周記,作札記可以逐漸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茅盾說:“應當時時刻刻身邊有一支鉛筆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見所聞所為所感隨時記下來……”平時多記日記,多寫片段,將自己的情感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二)先說后寫,動筆成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可以看到:有些學生說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而作文時卻絞盡腦汁,無從下筆,難以成文?!翱陬^為‘語,書面為‘文,文本于語,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葉圣陶先生的這段經(jīng)典論述,生動地揭示了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辨證關系,也就是書和寫的關系。
在寫作訓練時,可以強調(diào)學生先說后寫,即在作文時,讓學生構思后,把要寫的內(nèi)容先說出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想法,然后再寫下來。也可以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鐘時間進行演講,培養(yǎng)口頭作文能力,引導學生將“說”和“寫”聯(lián)系起來,這樣說說寫寫,寫寫說說,不僅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通過說話還可以提高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寫起作文來,中心明確,條理清晰,得心應手,學生的作文興趣倍增,作文水平也得以提高。
(三)展現(xiàn)個性,鼓勵想象
個性,是人的一種重要因素,即一個人帶有傾向性的、本質(zhì)的、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實施“個性化”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必然趨勢。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不能以一致的標準和答案強求學生,應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其潛能,依據(jù)學生的個別差異作靈活的要求。鼓勵學生自我選擇感興趣的學習主題,在其獨特的潛能領域進行深入的指導。”因此,我們的作文要求也要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心靈去體驗生活,體驗人生,并用各自獨特的視角及語言來表達心中的所感所想。
個性是文章的靈魂,想象是文章的翅膀,展示個性,鼓勵想象是學生作文的動力,讓學生在自己的空間拓寬思路,自由想象發(fā)揮,寫出屬于自己的文章,以提高其作文水平。
(四)積累材料,遷移運用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得多了,知識才厚實,才能博古通今,寫起文章來才能左右逢源,得心應手。閱讀是寫作的先導。葉圣陶先生曾說過:閱讀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飯吸收營養(yǎng)料一樣,閱讀就是吸收精神上的營養(yǎng)料……寫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達。把腦子里的東西拿出來,讓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說,或者用筆寫。閱讀和寫作,吸收和表達,這兩件事,無論做什么工作都是經(jīng)常需要的。閱讀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傾吐”,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學生作文所需要的遣詞造句,布局謀篇以及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他們的閱讀經(jīng)驗。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除了要使學生通過閱讀積累詞匯,掌握表達方法之外,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去引導學生大量地閱讀課外讀物,例如古今中外的名著、優(yōu)秀小說等。讓學生愛讀書,善思考,樂于寫作。
通過以上觀點和在教學實踐得到的觀點,在教學中教師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多了解學生在寫作的實際中的困難有針對性的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多從實際出發(fā),尊重初中學生作文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新,探求新教法,讓初中學生的作文寫出新意、寫出特色。
參考文獻:
[1]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之淺見[A]. 黃淑紅.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下卷(一)[C]. 2006
[2]巧激學生的寫作興趣[A]. 熊風齊.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華聲卷 2)[C].2015
[3]淺談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A]. 趙文廣.基礎教育理論研究論文精選(上卷一)[C]. 2004
[4]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A]. 陸金竹.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下卷)[C]. 2007
[5]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A]. 江春.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四卷)[C]. 2013
[6]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A]. 地麗努爾·吐拉洪.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五卷)[C]. 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