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觀保 黃俊曉 吳上聰 高明
【摘要】 目的 探討分析經乳暈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與開放甲狀腺切除術治療良性甲狀腺病變的臨床療效。方法 85例良性甲狀腺病變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42例)和對照組(43例)。觀察組實施經乳暈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 對照組實施開放甲狀腺切除術, 觀察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經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的喉頭水腫、渾身無力、氣管內痰液阻礙、呼吸困難、四肢抽搐分別為11、20、7、5、0例, 對照組分別為14、27、11、9、2例,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經乳暈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治療良性甲狀腺病變臨床效果顯著, 且治療時間減少, 術中出血量降低, 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乳暈入路;腔鏡;甲狀腺疾病;甲狀腺切除術;對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1.014
Comparative study of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via the breast areola and open thyroidectomy for treatment of benign thyroid lesions MAI Guan-bao, HUANG Jun-xiao, WU Shang-cong, et al. Wuchuan Peoples Hospital, Wuchuan 524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via the breast areola and open thyroidectomy for treatment of benign thyroid lesions. Methods A total of 85 benign thyroid lesion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42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43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via the breast areola,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pen thyroidectomy.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time respectively as (70.3±21.4) min, (39.8±11.2) ml and (5.3±0.7) d, which were (83.1±23.7) min, (61.6±17.9) ml and (7.1±0.6) 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number of throat edema, weakness, tracheal sputum obstruction, difficulty breathing, limbs twitch respectively as 11, 20, 7, 5 and 0 case, which were 14, 27, 11, 9 and 2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mplications condition (P>0.05). Conclusion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via the breast areola shows remarkable clinical effect in treating benign thyroid lesions with less treatment time and lower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So it has clinical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 Breast areola; Endoscopic; Thyroid disease; Thyroidectomy; Comparison
甲狀腺病變在臨床中是相對常見的病癥, 患者中婦女較多,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 棕紅色, 分左右兩葉, 中間相連, 呈“H”狀, 約20~30 g[1], 基本構成單位是腺泡, 對碘具有很強的聚集作用[2]。隨著近幾年醫療技術不斷進步與革新, 臨床治療甲狀腺病變的治療方式也在不斷完善突破, 因此本次研究旨意通過探討分析經乳暈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與開放甲狀腺切除術治療良性甲狀腺病變的臨床療效, 為臨床治療甲狀腺病變提供參考資料,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5例良性甲狀腺病變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42例)和對照組(43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6~53歲, 平均年齡(33.9±6.1)歲;對照組患者年齡25~53歲, 平均年齡(34.2±5.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本次研究患者入院均行B超檢查, 所有患者均符合甲狀腺病變診斷標準。
1. 2 方法
1. 2. 1 觀察組 實施經乳暈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方法, 術前實施氣管插管全身麻醉, 患者取仰臥位, 兩腿分開, 對其肩下給予墊高處理, 致使患者頭部向后延伸, 操作者站于患者兩腿之間, 以腎上腺素鹽水在前胸欲造空間區作皮下注射, 以便減少出血量, 沿左右乳暈內上緣分別做5、10、5 mm的弧形切口, 切口至達筋膜淺層, 使用分離棒在頸闊肌與頸深頸膜間進行分離至皮下, 后經皮下疏松結締組織置入穿刺套管, 將其分離, 至頸部后沿頸闊肌深面處后采取超聲刀切開甲狀腺外層膜, 使其甲狀腺與結節完全暴露, 隨后采用超聲刀將結節及其周圍部分腺體切除, 取出包塊并沖洗術野, 待創面無明顯出血后, 置入引流管, 有右側乳暈處引出, 關閉切口、包扎, 引流管與術后2~3 d后方可拔出。
1. 2. 2 對照組 實施開放甲狀腺切除術方法, 患者使用次全切除術, 按照觀察組手術步驟操作至暴露甲狀腺結節, 從腺體外緣將甲狀腺體向前內側翻開, 顯露其后, 確定切除腺體邊界, 切線下方必須保留甲狀旁腺沿外側預定的切斷線上, 用一排蚊式直血管鉗加注少許腺體組織, 在血管鉗上方楔形切除病變甲狀腺, 取出包塊, 將雙側甲狀腺殘面徹底縫合止血后, 整個創面無出血, 將有測孔引流管放置于甲狀腺創面處, 自胸鎖乳突肌內緣和切口兩角引出并固定, 切口逐層縫合, 胸前壁加壓包扎, 頸部引流管接負壓吸引, 術后2~3 d拔除。
1. 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后住院時間情況;記錄兩組患者術后1個月出現的喉頭水腫、渾身無力、氣管內痰液阻礙、呼吸困難、四肢抽搐等并發癥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分別為(70.3±21.4)min、(39.8±
11.2)ml、(5.3±0.7)d, 對照組分別為(83.1±23.7)min、(61.6±
17.9)ml、(7.1±0.6)d,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經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的喉頭水腫、渾身無力、氣管內痰液阻礙、呼吸困難、四肢抽搐分別為11、20、7、5、0例, 對照組分別為14、27、11、9、2例,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甲狀腺病主要有兩大類, 甲狀腺不夠活躍(甲狀腺機能減退)和甲狀腺過度活躍(或稱為甲狀腺機能亢進), 它是內分泌系統的一個重要器官, 與其他系統又有著明顯區別, 但和神經系統緊密相聯, 相互作用, 相互配合[3]。因此甲狀腺發生病變, 會對于患者身體造成嚴重影響。有關學者[4]成功實施了世界上首例腔鏡甲狀腺切除術, 此后隨著腔鏡外科技術的廣泛深入的發展, 腔鏡甲狀腺手術在頸部外科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其手術的適應證也得到了拓寬。有關學者[5]對一批患者成功實施腔鏡甲狀腺手術患者的分析中認為, 適合做腔鏡甲狀腺手術的患者甲狀腺單發結節量最大直徑應<3 cm, 并且為良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 醫療技術的不斷革新, 腔鏡甲狀腺手術又出現了新的兩條途徑, 經乳暈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與開放甲狀腺切除術[6-10], 2005~2008年我國相關研究中對女性甲狀腺患者行經乳暈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 在隨后走訪中, 其治療效果令人滿意, 不但有效治愈了甲狀腺疾病, 且具有較好的美容效果, 因此認為經乳暈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是安全可行的。
從本次研究結果中顯示出,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這說明兩組治療方式對于治療甲狀腺疾病均有顯著療效, 但經乳暈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效果更加明顯;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中, 兩組患者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喉頭水腫、渾身無力、氣管內痰液阻礙、呼吸困難、四肢抽搐等癥狀, 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說明兩種術式都會呈現不同程度的并發癥, 但觀察組引起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隨著治療時機延長, 均自行消失, 因此經乳暈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對于治療良性甲狀腺病變具有顯著療效。
綜上所述, 經乳暈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與開放甲狀腺切除術治療良性甲狀腺病變的臨床療效對比中, 較之開放甲狀腺切除術, 經乳暈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治療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術后住院時間短、并發癥發生率低等優勢, 在治療良性甲狀腺病變中, 是具有安全可行性的, 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朝暉, 全昌銀. 經乳暈腔鏡手術在甲狀腺良性腫瘤中的應用.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6, 20(1):62-64.
[2] 彭傳里. 經胸乳入路腔鏡甲狀腺手術與傳統開放甲狀腺手術臨床比較.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 8(4):116-117.
[3] 唐海峰, 唐程. 經乳暈入路腔鏡與開放手術治療良性甲狀腺結節的對比研究. 中外醫學研究, 2016, 14(13):26-27.
[4] 趙瓊. 完全乳暈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的遠期美容效果的研究. 暨南大學, 2016.
[5] 馮海龍. 改良全乳暈入路腔鏡甲狀腺手術在甲狀腺 疾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研究. 鄭州大學, 2016.
[6] 溫宜清, 萬仁輝, 陳益清. 經乳暈入路腔鏡與開放甲狀腺切除術治療良性甲狀腺病變的對比探討. 中國醫藥指南, 2013(17):472-473.
[7] 劉慶舉. 經乳暈入路腔鏡與開放甲狀腺切除術治療良性甲狀腺病變的效果對比. 中外健康文摘, 2013(46):156-157.
[8] 黃秉一, 張文興, 劉歡. 經乳暈入路腔鏡與開放手術治療甲狀腺良性腫瘤的對比研究. 腹腔鏡外科雜志, 2010, 15(4): 268-270.
[9] 張涌泉, 許景洪, 黃文文, 等. 經乳暈入路腔鏡與開放甲狀腺切除術治療良性甲狀腺病變的對比分析. 廣西醫學, 2014(6): 742-744.
[10] 王志家. 經乳暈入路腔鏡與開放甲狀腺切除術治療良性甲狀腺病變的臨床比較. 吉林醫學, 2014(35):7895.
[收稿日期:2017-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