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斐
【摘 要】地理教學活動屬于一項個體之間交流與互動的行為,營造濃厚的氛圍能夠讓學習對象入情入境,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深度,領悟其中蘊含的深刻情感,有助于全面提升地理課堂教學成效。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氛圍;有效創設
在初中地理教學工作中,課堂教學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氛圍的營造不可忽視,本文主要針對這一方面進行簡要分析。
一、保持和藹態度讓學生感受學習環境溫馨
地理教師走進課堂給學生帶來的第一印象,對整個教學課堂氛圍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教師帶著陽光般的笑容走進課堂,和學生交流的時候慢聲細語,學生在地理課堂學習中的心情是愉悅的,對教師的教學活動也是樂于接受的。反之,教師帶著消極情緒走進課堂,板著一副面孔,言語簡單粗暴,對學生學習活動所產生的影響也一定是負面的。因此,地理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規范自己的言行,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筆者在地理教學中深有感觸,教學活動面的對象都是出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他們在學習活動中的心理敏感程度以及情感細膩程度,較之以往年齡段都有明顯提升,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都會在學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了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興趣,教師應當想方設法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首先要保持飽滿的情緒,其次要和學生交流的時候保持言語的溫和,讓學生在地理課堂學習中感受到心情的愉悅,消除學習的壓力,從而更加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
二、運用信息手段讓學生增強地理學習興趣
初中地理教材中包含的知識點很多,但是許多學生學習活動中感到吃力,一方面和地理學習有一定難度有關,另一方面和教師教學活動形象程度不足有關。試想一下,地理教學中的名詞術語、概念定律,如果全部以教師的口頭講解進行教學,學生在理解過程中難度加大,也無法形成直觀的印象,這就容易導致學生在地理學習活動中興趣低下,學習的氛圍明顯降低,不利于地理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為了解決這一方面的問題,筆者在教學中嘗試將信息手段引入到地理課堂教學活動之中,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形象程度,對提高教學吸引力、造濃地理教學氛圍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例如在《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單元教學中,筆者從網絡上下載了日本、印度以及東南亞各國的風土人情視頻短片,在教學中穿插播放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地理學習氣氛可以有效調動起來。再比如《世界的語言和宗教》課堂教學中,筆者以信息手段向學生介紹了中西方幾個主要流派的宗教知識,特別是一些宗教虔誠的祭拜儀式,更是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對提高教學氛圍的濃厚程度起到了較好的烘托效果。信息手段的運用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具有激發興趣、降低難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讓原本枯燥的地理課堂變得更加生動起來,對營造濃厚教學氛圍具有積極的意義。廣大地理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強化這一方面的研究,更多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及網絡資料,對地理教學工作形成有力的支撐,更好地營造教學氛圍,推動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三、引入新穎模式讓學生充分積極參與互動
地理課堂上教學氛圍效果與教學模式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系,新穎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興趣與參與愿望,能夠積極地推動教學工作深入進行。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廣大地理教師的公認,以往的教學活動中,許多教師習慣采取灌輸教學模式,學生更多的時候是進行被動聽講,和教師之間沒有能夠就地理知識點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對蘊含的地理規律缺乏全面的鉆研,教學氛圍淡漠,不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針對這樣的狀況,筆者強化了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索,主要采取小組合作模式以及專題談論研究兩種方式,引導學生更大程度地參與學習探究,營造了濃厚的課堂教學氛圍。在小組合作模式教學中,筆者將教學目標任務濃縮成為思考題,要求學生分小組進行學習研究,共同討論和解決問題,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例如水資源內容的教學中,筆者設置了一組思考題,要求學生從世界范圍內以及國內水資源的分布狀況、中國水資源主要特點及目前狀況、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性以及具體措施等方面,細致深入分析教材內容,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深度解讀教材內容,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再比如在教學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內容時,筆者設置了一些專題,如現代農業特點、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如何科學發展農業等,以這些專題為中心進行分析討論,幫助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加深對教材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拓展能力。無論是采取小組合作還是專題研究學習活動,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參與互動更加積極,教學氛圍非常濃厚。
四、加大激勵頻率讓學生體驗學習成功快樂
初中生在地理學習中具有強烈的成功期盼,他們希望自己的學習成果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教師對學生進行表揚和激勵,可以產生強烈的推動作用。針對這樣的需求,地理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加大表揚激勵的頻率,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地理學習的成功與快樂。學生在地理現象分析與研究過程中,思考問題的角度新穎、分析問題的深度有了提高等等,教師都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讓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研究。教師對學生在地理學習中取得的進步以及成功,一定要積極加以表揚,這樣的積極情感可以營造更加濃厚的地理學習氛圍。筆者在教學中經常開展激勵,注重發掘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的進步,特別是位于中后位置的學生,多讓學生感受成功,對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幫助較為明顯。
綜上所述,面對學生在地理課堂上的學習情感、思想狀態,地理教師一定要強化研究,既要結合學科特點設計和組織地理教學活動,同時也要滲入情感因素,讓學生在地理學習活動中感受到濃厚的氛圍,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地理學習活動之中。
【參考文獻】
[1]田洪.初中地理教學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9(01)
[2]侯凌云.初中地理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新途徑[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