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
【摘 要】教師工作的內在動力是由教師思想政治水平來支撐,以此固化教師對從事的工作充滿責任感、事業心,樹立終身從教的思想。教師對形成學生個人品格、思想道德品質、科學文化素素養起到很大作用,如果不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就無法展現其他相關科研及教學的潛能。所以,在教師培訓中持續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繼續教育質量的根本方法、首要任務和強力保障。
【關鍵詞】繼續教育;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對教師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對教師思想道德規范提出的要求內化為教師的思想道德品質,能夠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主動性及自覺性,對思想政治水平持續性提升有很大的實踐意義和理論意義。
一、新形式下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絕大多數教師一直以來對自己思想政治水平都沒有放松,可是還要承認的是,教師行為與教師政治素養不相稱的現象在教師隊伍中目前還比較突出,導致教師聲譽在家長、學生、社會中持續降低,對中小學教育質量的提高起到了阻礙作用。中學教師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危害具體表現如下:
欠缺愛崗敬業精神。有一些教師單單把教師做為本人謀生的一種手段,工作的責任心以及事業心不強,教書育人責任懈怠,敷衍塞責教育工作。廉潔從教紀律執行不嚴。一切以物質為中心,到處兼職并向學生推銷資料,有的教師不能嚴以律己,沒有以身作則做事,對學生家長的職位和權限過分“關心”,利用師生關系讓家長為他們辦私事;對學生健康成長產生不利影響,使教書育人效果也大打折扣。
缺乏嚴謹治學的態度。我國幾千年來教師的傳統美德“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但是一些教師明知本人教育教學水平不高,自身不主動增強業務水平,經常交際應酬,不考慮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有的不思進取,滿足現狀,教師對已有成績產生滿足心理,教學業務能力不能隨著新生事物而提高。既對教學質量有不利影響,又使學生和家長產生不滿情緒。
沒有真正熱愛學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就是熱愛學生,有一少部分教師對學生熱情冷漠,把對學生當成一種工作的對象,歧視、諷刺甚至體罰后進學生,嚴重損害學生的自尊心,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學生,讓學對學校、對社會的態度也感染為冷漠的態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使教師思想政治水平持續提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求做好政治教育,教師做為人類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傳播者,要運用傳播精神文明方式促進社會進步。歸納來講教師第一通過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水平促進社會整體政治水平。第二方面教師本身也是社會生活中的一分子,表現得非常積極非常活躍,在知識分子隊伍中分面最廣、數量最多的就是教師隊伍,教師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中有著深刻的影響,假如未做好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就會影響到全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對下一代的培養也呼喚思想政治教育,為了讓教師可以更好的踐行教書育人職責,較高的政治水平要在教育者中首先形成,提升教師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途徑就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對于教師的道德要求內化為教師道德品質的重要條件,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把科學的政治理論指導提供給教師,使教師樹立高尚人格追求,對本人的行為用政治原則規范嚴格約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職業道德素養進一步提升,促使其認識到從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可以使教師更好內化職業道德理論及規范體系,對本人的道德實踐做出更好規范,使自己思想政治得到提升。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緊迫性
一直以來中小學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總體是好的,在平凡的教學崗位上大部分教師嘔心瀝血辛勤工作,精心育人,在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工作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也出現了好的思想政治典型。但現在部分教師社會不良風氣不利影響下,過多追求物質享受,敷衍教師崗位,違規辦家庭補習班或者在工作時間到校外培訓機構代課,反而在本職教學崗位上不盡力教學。有的向學生推銷商品從中牟利或變相向家長索要錢財。有些教師不能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對教育改革理解認識不到位,實施素質教育能力不足,對教學方法不加以改進和鉆研,變相體罰、諷刺挖等不良現象還有存在,對人民教師的形象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損害,教育教學效果也大打折扣,教育事業的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所以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十分緊迫。
三、思想政治的社會作用
思想政治的社會作用是思想政治功能的發揮和表現,在學生思想道德成長過程中最直接的榜樣就是教師。第一,教師的一言一行,包括不合道德規范的行為和不良習慣學生都要模仿,一位具有良好師思想政治素質的教師會培養出政治合格的人才,一個思想政治不合格教師培養的學生在政治方面的容易產生問題。第二,教師政治水平對社會精神文明起到很大影響,表現的方式主要是學生受到學校教育活動后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表現,一方面由于教師有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使他們的學生政治水平有很大提高,學生又會把這種政治素養對社會周邊的人產生良性促進作用,另一方面教師政治素養是轉變教風學風更進一步影響校風的主要因素,一個學校的教師都能有良好的思想政治水平,能夠讓學校形成一個好的校風”。好的校風影響又會對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起促進作用。再者教師以自身高尚政治素養影響鄰里、親友,提高他們的思想水平,共同努力減少社會上不文明不道德的消極因素,創立育人大環境,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綜上所述,通過對中小學教師培訓過程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從多維度交往中催生引導、規范作用,提升學生及其家庭成員的思想政治水平。通過培訓在完成繼續教育的同時,打造一支政治素養強,教學水平高的中小學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趙宏叉主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修養[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2]張世欣,姜新茂主編.教師道德——社會文明的母體[M].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