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培杰+曹鶴洋
學校是2014年新建校,2015年,作為優質高中新建校區首次參加了北京市中考統籌二招生,由此帶來的學生情況差異尤為突出。針對不同的生源進行因材施教,是有效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前提和保障。
基于此,我們針對高二(2015級)和高一(2016級)年級學生進行全面和細致的學情調查,希望通過此次調查,對學生情況有更科學和全面的把握,為進行合理和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提供依據。
學情調查的目的是對學生學習情況和學習素質進行全面了解和把握。學情調查具體分為對學生目前認知水平和需求的調查。問卷的設計分為學習現狀、學習動機、學習過程、學習策略和認知風格五個維度。我們對問卷調查所得的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
1.學習現狀
高一學生在不分科的情況下,對各科的喜歡程度都較強,對各科的上課進度的接受度存在一定差異,對總體學習水平的滿意程度呈現一般及比較不滿意態度,對分層教學管理表現出較大的支持。
高二學生文理分科之后,對各學科的喜歡程度都有所下降,課上聽懂和接受情況也有不同程度下降,對目前總體學習水平的滿意度持一般態度的居多,沒有非常滿意的情況。在對學校分級教學管理的評價上,高二學生態度更為積極,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的比例超過70%。
根據調查結果,學生對不同學科進度的接受情況、教師授課方式的態度,以及課上聽懂程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評價,提醒我們要對不同學科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進。同時,各科教師應更多關注高一男生的聽課狀態,關注低分組學生的課堂接受程度和心理狀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2.學習動機
數據顯示,高一學生的學習動機中,內在目標顯著高于自我效能感、外在目標、學習好奇和學習焦慮。其中,女生在外在目標和學習焦慮的得分上較顯著高于男生;高分組學生在內在目標、外在目標、學習好奇上較顯著高于低分組學生。在高二學生的學習動機中,內在目標顯著高于其他四個維度;而學習焦慮顯著低于外在目標、內在目標和自我效能感。
調查數據顯示,高一女生的學習焦慮相對顯著,需要加以適當的關注和引導;高一、高二學生的內在目標均顯著高于其他四個維度,可通過適當的教育形式提升其他方面動機的比重,尤其是自我效能感及學習好奇心,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3.學習過程
高一學生對學習計劃性和學習總結的評價顯著高于學習監控水平和學習管理水平。高分組學生在學習監控水平上顯著高于低分組。高二學生的學習計劃性和學習總結水平也顯著高于學習監控水平和學習管理水平,但對學習管理水平的評價顯著高于學習監控水平。
高一、高二學生在學習過程的調查中呈現共同的特點,學習計劃性和學習總結性均顯著高于學習監控和學習管理水平,說明學生在過程性方法和效果落實上需要加強。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并堅持實施,是提升學習效果的根本保證。
4.學習策略
高一和高二學生在創新策略上的得分均顯著高于一般策略的得分。對高一和高二學生得分進行比較,高一學生在一般策略和創新策略上得分均顯著低于高二學生。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應恰當地鼓勵學生優勢策略的表現和運用,使其得到充分的發展,一方面應注意常規學習策略和方法的培養。
5.認知風格
認知風格分為“場依存-場獨立”“表象-文字”“直覺-分析”。高一學生傾向于場依存的學生占73%,傾向于表象認知的學生占68%,傾向于分析型認知的學生占73%。
高二學生傾向于場依存的學生占63%,傾向于表象認知的學生占78%,傾向于分析型認知的學生占78%。高分組學生在“場依存-場獨立”和“直覺-分析”上得分均顯著高于低分組。
學生在各個維度上均有差異,不同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特質,結合學科特點,更好地利用學生之間的差異,促使學生發揚優勢,改進不足,在鼓勵個性化發展的基礎上,促進全面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