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國
摘 要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從新穎導入、適當的表揚和鼓勵、有趣的游戲、利用多媒體教學、生活實例的應用著手,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合理應用教法,調動學生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7-0094-02
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探索是數學教學的生命線。”教師的作用是如何引導和組織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學習興趣的培養顯得很重要。興趣是學習的先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一旦形成,學生便會有強烈的求知欲,就能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學習。那么,如何培養初中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積極性,激發學習的興趣呢?
一、導課新穎,引起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于漪說“課的開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上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歌唱定了基礎。上課也是如此,第一錘應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在數學教學中,很多老師都是直接導入新課內容,講解例題、學生練習、課堂小結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覺得數學學習枯燥乏味,缺乏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其實新課導入法是靈活多樣的,可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問題懸疑法或趣味導入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習的興趣。例如講授相似三角形應用時,一開始就設下懸念,同學們,我不要測量旗桿和教學樓的高度,但能算出它們的的高度,你信嗎?通過設置懸念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產生了好奇心。
二、賞識學生,激發興趣
在平時教學實踐中,經常得到表揚的學生,學習興趣也在不斷的增強;而屢遭失敗,經常受批評的、斥責的學生,其學習興趣就會日漸衰減,直至完全喪失。由此可見,興趣和成功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所以,要激發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要創造條件,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課堂提問中,采用分層提問的方式,不可讓回答問題成為優秀生的“專利”,否則會讓差等生自暴自棄,降低學習的興趣。當學生在回答問題遇到困難時,教師應適時地、恰到好處地、巧妙地給以啟發指點和鼓勵,使學生能夠順利完成任務。這樣因人而異、難易有別的提問,使每一個學生都可能取得成功而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從而感受到成功的歡樂,學習興趣自然就濃了。例如我班有一位叫李娜娜的學生,其他學科都比較好,但數學基礎差,對數學不感興趣,不按時完成作業,上課不專心聽講。針對這一現象,我在課堂上提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她回答,在我的信任的眼神和鼓勵的話語下,她回答的很好。使該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數學成績一步一步提高了。經常運用表揚的方式鼓勵學生,特別是那些基礎較差成
績落后的學生,只要有進步,那怕是微小的進步,教師也要及時表揚,這樣才能使他們對數學這門課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創設游戲,提高興趣
在教學中,單純的知識教學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情出發,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游戲情境,把新知識寓于游戲活動之中,通過游戲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在游戲中得到知識,發展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授“列舉法求概率”時,我設置了這樣一個游戲,讓學生準備六張大小和形狀完全相同的卡片分成兩組,每組三張,分別標上1,2,3,將這兩組卡片放入兩個盒子中攪勻,再從中個隨機抽取一張。若取出的兩組卡片數字之和為奇數,則甲勝;若取出的兩組卡片數字之和為偶數,則乙勝。這個游戲公平嗎?若不公平,請你設計出公平的游戲規則。學生通過參與游戲,充分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能夠用概率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在游戲中得到了學習的樂趣,在樂趣中掌握了知識。
四、媒體教學,發展興趣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演員”,學生是“觀眾”,學生跟著教師在被動的學習。多媒體教學可以把電視機所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在一起,比較直觀形象,節約時間,提高課堂效率,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轉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教育方式,效果良好。例如,在講授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時,我將兩個半徑不同的圓在同一條直線上進行滾動的動畫演示,學生很清楚的得出了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及R、r和d三者的數量關系,學生很輕松的得出了五種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及d與R、r之間的數量關系。
五、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樂趣
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生產與科研的實際,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教學資源,因此在中學數學教學中,要把握教學內容“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注重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到學而有用,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既能體現學習數學的社會意義,又能最大限度地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時,有這樣一題:“某移動公司開設了兩種業務:a.全球通,使用者先繳20元月租費,然后每通話一分鐘再付話費0.1元;b.神州行,不繳月租費,每通話一分鐘,付話費0.2元,(指市內通話),(注:通話不足一分鐘按1分鐘計費)請問一個月通話多少分鐘,兩種移動通信費用相同?”這是一題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的題目,目的是讓學生感受一元一次方程應用的價值。學習數學要為生活服務,鼓勵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解答,解答完成后再進一步追問通話時間多少分鐘內用“神州行”好?通話時間多少分鐘以后用“全球通”好?若你辦卡會選擇那種業務?通過學生探究,小組內討論、交流展示,教師點評講解,學生很輕松的解決了問題,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后來在單元測試時遇到此類題目,全班同學無一出錯。事實證明,當一個學生真正認識到這門課成為他實際需要的時候才會對它產生興趣,只有把所學的東西和實際運用結合起來才是真正掌握。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從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運用各種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