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設計中軟件、信息技術等的發展,當代設計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IDEO作為國際頂尖設計公司有一套系統、精良的設計方法,IDEO是以人為核心的設計服務理念,IDEO的特別之處在于其不斷地從人的角度,而不僅僅是技術或商業的角度出發探索創新方法。本文對IDEO的設計思維進行了一定的剖析。
【關鍵詞】: 設計理念;IDEO;以人為本;設計思維;故事講述
IDEO是一家誕生于美國硅谷的設計咨詢公司,被譽為“工業設計教主”,世界第一臺筆記本電腦、蘋果第一個商用鼠標,Oral-B粗手柄兒童牙刷、寶麗來I-zone相機、自封口的自行車水瓶、Palm V掌上電腦……這些突破性的創新設計在人們今天看來,是理所應當而體貼易用的,在當時卻是爆炸式的驚世之作——這些設計都來自于IDEO。IDEO之所以成為世界一流的設計公司,是因為它有一只專業的設計團隊,先進的設計方法,系統的設計流程,更在于其先進的設計理念以及對未來設計發展方向的洞察。
獨樹一幟的設計思維過程:
以人為本、信息整合、頭腦風暴、建模實施
第一階段:以人為本開始做研究
1. 最特殊的角色:“人因專家”
在全球各家公司中,大概唯有IDEO設有一個特殊的角色——人因專家。在消費者調研時引入人因專家,這些人來自于社會學、心理學和語言學的教育背景,由他們一起和商業、藝術背景的同事一起找到消費者真正的需求。
當然在IDEO,人因研究的過程由整個項目團隊共同參與,并非人因學家獨自研究完之后再將信息傳遞給其他設計人員,這樣確保整個團隊的信息能做到隨時交流、同步,省去很多重復溝通的工作,確保每一個階段性成果都可以成為團隊下一階段共同努力的方向。
2.項目流程:帶著指導問題去量身定制
IDEO項目流程的第一步是內部研究,即考量一個項目,確認具體要解決的問題。一般客戶會帶著問題來找IDEO,而IDEO首先會做的是訪問客戶內部的相關部門,圍繞客戶最初提出的問題,確認及修正真正要解決的問題,同時也了解并計劃下一步訪談要涉及的對象。這樣在出發進行外部研究之前,IDEO都會擬定一個指導性的綱要,核心是“這個項目需要解決什么問題?通過研究需要尋求哪些核心信息?”帶著這樣的指導問題,第二步要做的是外部研究。
IDEO對此采取一些獨特的定性調研方法。
方法一:小組訪談。
方法二:一對一上門訪談。
方法三:自我記錄。
方法四:類比觀察。
方法五:深入式情景觀察。
方法六:專家訪談。
第二階段:信息整合過程
在許多接觸過IDEO的人眼中,信息的總結與提煉是IDEO項目流程中最為神秘的部分,一方面它們是透過表象的信息更深入地挖掘其中真正的洞察,而非簡單地復述事實和數據;另一方面則是在一大堆表面看似雜亂沒有關聯的事實之間建立起必然的聯系,使人們看到事實背后的規律和共性,使之成為可以指導項目團隊給出解決方案的規則。信息整合是創造意義和找到方向的藝術。它用來消化理解在調研觀察中的所見所聞。通過收集、編輯和提煉發現,分析總結讓創新團隊能據此形成一個全新的視角,并明確創新的機會點。
步驟一:分享所見,觀察得來的資料有圖片、有文字、有錄像,設計師每拐過一個街角,一個新的點子又會萌生,同時通過記錄所學先寫下受訪者說的話,具體講述發現,盡可能地具體描述。
步驟二:發現共有的規律和模式找出重要的主題,對調研習得進行重要性排序以及找到層級關系。這其中需要尋找共通性與主題,思考不同主題間的關系,嘗試不同的組合,討論不同組合與差異。
步驟三:提煉關鍵洞察。洞察是一種獨到的觀點,能夠重新看到設計挑戰里新的可能。
步驟四:分享調研習得當提煉出關鍵洞察后,需要找到最好的方式,分享最有價值的調研習得與信息。
步驟五:發現機會點。
機會點是創意和解決方案的跳板。需要重新清楚地說明問題所在和需求。確立機會點領域可以用“我們如何”這樣一句話開頭,來啟發對可能性的思考,從而探索機會點。
第三階段:頭腦風暴
產生機會點之后需要進一步做頭腦風暴。DEO關于頭腦風暴的規則是:暫緩評論、異想天開、不要跑題。這一規則的提出可以保證
每個參與者都對先前提出的想法有所貢獻,這樣會議才有機會往前推進。頭腦風暴法并不一定是產生想法的終極手段,也并不是每一個組織都可以從頭腦風暴中真正受益。但是當目標是找到各式各樣的想法時,頭腦風暴法就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在創造想法方面,沒有比頭腦風暴會議更好的方法。
第四階段:快速建模與實施
IDEO非常強調快速建模,在最短時間內以最具象的形式表現腦海中的想法。因為拿著越具體、越具象的東西與他人交流討論,能夠得到的反饋也越具體,也能越快速地幫助成員改進原有的想法。IDEO會反復“設計—建模—反饋”的過程,研究和設計兩者有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不斷地測試、糾正,快速地循環往復,這樣才能真正保證團隊隨時調整方向,修正設計,使之不偏離用戶真正的需求。
同時,團隊還很注重在不同的項目階段和客戶保持溝通和互動,在項目的進行過程中將一些早期的、初步的想法和客戶分享,而不是等到最后的時刻發表,最終的結果是和客戶充分接觸、溝通、共同合作的成果,這是使方案最大程度貼近客戶實際情況的最佳途徑。
第五階段:故事講述
人類傳遞信息的根本方式就是講故事。與客觀陳述、文字報告以及市場預測相比,用故事的形式講道理能夠建立起情感的紐帶。IDEO人因工程方面的“思想領袖”簡·富爾頓·蘇里從不要求對方立刻給出看法,自己也不妄下結論,也從來不提那些只能用“是”或“不是”來回答的問題,而是用這樣的開頭—“請你給我講個故事,談談移動公司的服務讓你失望的時候吧。”在接下來的談話中,還會以講故事的方法引發討論,進而建立起更緊密的個人聯系。每個人都渴望向別人傾訴,如果將觸角伸向人們的私人故事庫,要找的真知灼見就會漸漸浮出水面。
故事講述就是圍繞解決方案給出情景和內容,讓創意變得有吸引力。一個創意變成產品時需要人們能夠接受,故事是創造市場影響力的工具,向人們展示你的創意和解決方案在什么情景下可為人所用,這不是簡單的模型可以體現的。
總結
IDEO以人為本的設計思維原則實際上是長期盈利和持續發展的最可靠的來源。在商業世界里,每個想法都必須經受生存底線的考驗。企業要為其產品對購買者的身體、文化和環境所產生的影響負責。產品與服務之間的界限不可避免地變模糊,產品越來越像服務,服務越來越像體驗。
參考文獻:
[1] 蒂姆·布朗(Tim Brown)《IDEO,設計改變一切》[M], 萬卷出版公司,2011
[2] 托馬斯·洛克伍德(Thomas Lockwood)《設計思維:整合創新、用戶體驗與品牌價值》[M], 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3] 張凌燕《設計思維——右腦時代必備創新思考力》[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
[4] 洛可可創新設計學院《產品設計思維 》[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孫良娟(1994.1-),女,漢族,籍貫:山東省日照市,齊魯工業大學藝術學院,16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設計學,研究方向:工業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