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華民族5000年以來,從盤古開天辟地到現在,已經經歷了無數的朝代變遷,悠久的歷史造就了淵源的文化長河,其中漢代時期是文化藝術繁榮發展的鼎盛時期,我國古代的舞蹈文化藝術的發展史上,漢代是在這個時期的發展最為著名,并且也作為當時較為重要的文化角色,保留下來,得以繼續傳承和發展。在漢代,文化藝術奠定了自己的文化藝術和基礎,并且造就了當時舞蹈的獨特魅力。本文主要針對漢代時期典型樂舞的風格,并從不同的方面進行剖析和研究,確定漢代舞蹈的發展特性以及與其他時期的共性,并通過分析漢代舞蹈的藝術特色來簡要的對舞蹈的發展提出自己的觀點,希望能夠為以后舞蹈的傳承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關鍵詞】:漢代舞蹈;傳承;藝術風格
中華民族長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漢代作為較為強盛的國家之一,為我國藝術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國家基礎,也極大程度推動了各種藝術的傳承。從漢代舞蹈的方面來說,不論是從舞蹈的編劇還是從舞蹈的服裝和表演藝術力等方面都可以稱為是歷史的新時期。由于國家的鼎盛和政策的開放,舞蹈的魅力從宮廷中走出來不斷向百姓生活中盛入,也從典型的宮廷儀式走向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每到逢年過節,或者是親友聚會的時候,便會出現舞蹈表演。舞蹈的表現形式也變得豐富起來,雜技,幻術等與舞蹈的融合式的舞蹈的藝術魅力,更加炫目多姿。同時,漢代還設立了專門的樂舞機構用來培育樂舞術表現能力和天賦的專業人員,這些機構的出現,使得漢代的舞蹈實現了新的突破與發展,并且為舞蹈以后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一、漢代舞蹈來自于春秋時期,并且為魏晉時期開啟了新的篇章
秦國之后出現了漢朝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發達的第一個國家。在這個鼎盛的國家,也創造了輝煌的人類文明。漢朝在中國歷史上,其實還是比較有代表性的,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漢朝時期,按照時期分為西漢和東漢這兩個時期,并被后代的歷史學家稱為兩漢。在漢朝皇家權力高度集中,在地方上分別設置諸侯王,形成了郡國交錯的現象,這種政治制度的出現,整體上出現高度的中央集權也充分發揮了各官職的價值,讓各個官職能夠更好的管理國家事務,實現人們物質水平的提高,同時也極大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人們的藝術生活開始變得豐富多彩。陶瓷,青銅器,繪畫,書法等開始興旺起來,并且從萌芽走向成熟,出現了高度的突破。同時,樂舞也改變了秦朝以來縱向為主的局勢,開始了縱橫吸收,結合發展的新局勢。舞蹈更加重視表演藝術力,民間也出現了更多著名的舞蹈作品和舞蹈演員,樂府機構對民間的舞蹈開始進行廣泛的收集與采納。舞蹈形式變得空前的興旺起來,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主要娛樂手段。可是由于封建思想的傳遞,盡管漢代時期,對于秦朝時期的古雅樂做出了較多的改變,可是漢代舞蹈依然離不開祭祀的歌曲,所以有些舞蹈是為了祭拜天神,有些舞蹈是為了歌頌高祖的偉大業績,也有些舞蹈是為了向天地祈求百姓的健康與安樂。舞蹈在表現的過程中,場景十分浩大,氣勢也較為龐博。這些舞蹈的出現,不但為了鞏固民心,而且宣揚了君統天下的思想。
漢代舞蹈除了對秦國雅樂舞的少部分傳遞,其實在女樂方面也繼承了楚代舞蹈的藝術風格。它不但流傳著前朝留下來的舞蹈藝術特色,而且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更多極具漢代風韻的舞蹈。這些舞蹈具有一個共性就是他們源自于民間,并且在民間表演,實現了雅俗共賞的藝術風趣。既向貴族服務,又來自于民間,服務于民間。
二、漢代舞蹈的藝術風格
(一)漢代舞蹈融于各家舞蹈,卻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特色
由于西周時期盛行的禮崩樂壞的思想,民間舞蹈在剛開始也得到了初步的發展。直到漢朝俗樂舞為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俗樂舞也被稱為是雜舞。當時時期還沒有完全和雜技分開而來,舞蹈中具有很多高難度的動作,不過這些高難度的舞蹈動作也受到了人們的驚嘆和喜愛,讓人們享受到視覺上的享受,因此,漢代樂府中有專門培養俗樂舞的場地。此后,俗樂舞大多在酒會、宴會上表演,同時也進入宮廷表演中供貴族們享樂。在漢朝的代表作品中,這些俗樂舞既輕盈飄逸,又靈動柔美,同時還充滿著女子身上的剛柔之美,深受當時貴族的喜愛。 在宴會的過程中,人們除了欣賞有趣的歌舞之外,還會跟著歌曲即興起舞,然后相互之間邀請對方,受邀的嘉賓一定要根據相應的舞蹈規則來以舞回應,如果受邀的嘉賓沒有根據禮貌來回應邀請人,這會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可見,在漢朝時期舞蹈已經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之中,甚至可以說無處不在。并且舞蹈也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藝術,彰顯了漢朝時期的社會風貌。
(二)漢朝舞蹈重視,大氣化,通俗化
漢朝更加重視民族群體的集中性和一致性,因此在舞蹈的藝術表現上也更加重視,體現舞蹈的渾然大氣之美。所以在漢朝時期,很多舞蹈形式都比較復雜,同時藝術形式也非常多樣,相較于普通的雜舞小調它顯得更為龐大和宏觀。另外,漢朝時期比較注重雅俗共賞之美,指那些比較正統的,常規的,官方的,高尚的藝術形態。俗是指那些與官方正統的文化相對的,比較民間的,大眾的,不規范的,粗野的等藝術形態。 漢代的舞蹈,就如一面社會的鏡子,將漢代的社會反射出來,讓我們在對藝術了解的過程中也對漢代的整體文化有一個把握。我們可以在對漢朝舞蹈的藝術表現過程中,了解漢朝人民的心理路程,了解漢朝人民的審美藝術,了解漢朝人民對藝術的執著和年輕的氣魄。
三、結論
我國舞蹈從前朝時期極具功能性的舞蹈,逐漸發展成為以娛樂性為主的漢代舞蹈,可以說是經歷了一種藝術從使用到純粹的審美的過程的傳遞。中國作為五大文明古國之一,漢代舞蹈的精美充分展示了中國古代令世人嘆服的藝術文化。漢代舞蹈中精妙絕倫的技藝和漢代人民熱情奔放的精神風貌,都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身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去維護自己的歷史文化,并且想辦法將自己獨具色彩和魅力的藝術發揚光大。
整體來說,中國舞蹈在漢城時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與成長,并且養成了漢朝時期獨特的藝術風格:宏偉大氣,悲壯神起。漢朝是舞蹈發展的重要時期,它不僅匯聚了前朝時期遺留下來的藝術風格,而且融合了民間通俗的舞蹈和其他地域的風情色彩,孕育出更加豐富多彩的舞蹈形式,同時也造就了自己具有特色的藝術魅力和審美風格,為中國舞蹈以后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能夠讓更多的人去發現,去創造我國新型的舞蹈藝術,要努力把中國舞蹈這一珍貴的文化藝術傳遞下去,并且將這種追求藝術,追求創新的精神傳遞下去,將中華民族的文化繼續傳遞下去。
作者簡介:馬雪萊(1992.11—) ,女,籍貫:河南焦作,單位:四川音樂學院,研究方向:藝術史。